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994|评论: 14

科举“四大家族”之一:西充何氏家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5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序:
   马紫岩、刘金岭;宋元三何,明清李,堪称西充科场的四大家族。
   所谓科举,就是“开科考试、举士任官”的制度。朝廷一方面要保证皇室贵胄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又必须给寒门子弟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以此笼络人才、缓和民间矛盾。光靠那帮八旗朽木,国何以国?而泥腿子的忤逆胡为,又使得宝座上的帝王忐忑不安。于是,长达1300年的科举制得以延绵不衰。从此,路无遗贤。国君冀科举与贤人共治天下,举子冀科举可展“致君尧舜,使民小康”之抱负!
   自庶民有了入仕参政的机会,社会上便出现了一支浩浩荡荡、亘古相继的考碗族。官方谓之“举子”,民间叫“读书人”。其蜂拥之势,不亚于当下之公务员考试。由于国家政治直接干预,所以上至大夫,下至庶人,一是皆以中举为荣。传统中国以家庭伦理为中心。家庭教育比之书房教育,无所不及。得益父母、昆仲之熏陶,为光宗耀祖,自北宋以来,西充县地方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家族式的政治暴发户和文人专业户,其中典型的有四大家:                     

                                     一、西充何氏家族
  活动年代:北宋庆历—元代  

  时间跨度:一
暴发户:何金、何群、何坤
  黄金时代:第二、三代
1、进士何群家。   
  第一代:何群,字通夫,西充县观凤乡人,北宋进士。  
  第三代:孙子何勉,元代进士,官营膳司。何群于北宋庆历年间入太学,被推为学长。他认为三代取士都从乡里举拔,后世却专主文辞,而文辞中害道最深的莫过于赋。于是上书请求革除以赋取士的弊政。当其主张受阻时,忿然烧掉已赋800余篇,被讲官逐出太学,遂返观凤乡草堂寺隐居,号安逸居士。后信佛,入北福寺青岩洞修炼。何群死后,益州太守赵拤奏何遗稿有益时政。
2、凤和乡何金家。
  第一代何金,字品三,西充县人,南宋进士,治平年间官学士。
  第一代何涉,字济川,何金之弟,宋代进士,官著作佐郎。死后安葬于九宝室山,宋神宗为表其功,御封此山为太保山。双凤说葬在凤和乡的太保山,但府、县志均记载何涉墓地在县东三十里,两相矛盾。尚需考证。又东太乡网友何锟如反映,何氏老祖墓地在东太乡享堂堡村。
  第一代何贱,何涉之弟,宋代进士,熙宁年间官仆射,又拜左宰相。死后安葬于九宝室山,宋神宗为表其功,御封此山为太保山何氏三兄弟均出生于凤和乡太保山村。即双凤场后之凤头山。
  第二代何安常,何金之子,宋代进士,元丰年间官中书舍人。
3、进士何坤家。  
    第一代何坤,西充县人,元末进士。  
    第二代何继善,何坤长子,元代进士,官宝藏库司务。
  第二代何继言,何坤次子,元代进士,官御史。
  宋元三何在西充可谓风光至极。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5-25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何涉了,据网友反映墓地在东太享堂堡。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啊,我写了的。你认真看下

发表于 2011-6-28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何渉墓为何在东太还需考证,县志应是不会错的

发表于 2011-7-8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ffgfggff

发表于 2011-7-8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ffgfggff
发表于 2011-7-26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上去

发表于 2011-7-27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什么时候弄个现代滴?古代滴都是浮云。:lol

发表于 2012-3-1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是四川省西充县凤和乡太保山一村六组的 俺在太保山脚下长大:$

发表于 2012-3-2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哇,我娃儿也是县城姓何的哦。;P

发表于 2012-8-14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氏老祖的墓可能就在我老家太保山村西花厅后山,据前辈人讲我们的祖先是从湖南桃原县移民至此。但是,有很多何氏老祖遗迹至今可寻。 
              题太保山水库
         太保山水库在四川省西充县凤和乡境内,建成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
山湾碧钰潭,
倒影水云间。
细雨吹和风,
微波泛潋涟。
缀鱼翔浅底,
野鹜戏湖边。
堑壑沟渠绕,
喷浇万亩田。

发表于 2012-8-14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发表于 2012-8-17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悠悠太保山,恋恋凤和情;辈辈何氏族,世事总惊人!

发表于 2012-8-17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愿你常吃红苕干饭!

发表于 2012-8-20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迢迢千里路,悠悠家乡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对联   西充充国国是家
     双凤凤和和为贵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