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335|评论: 22

记忆中,那些最西昌的东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0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光飞逝,我早已不是那个穿着白衬衣,蓝裤子,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而我们的西昌也早已不是那个三街十六巷的南方小城。但记忆是杯酒,有时候我们是应该生活在记忆中一段时间,哪怕只是那么短短几分钟,也是种精神的满足。
  什么是最能代表西昌的东西?恐怕仁者见仁,不一而同。但我以为那些尘封在记忆中,拥有泥土元素最质朴的能打动人们心扉的东西,能物化于人,推动人们前进的东西,并且可以慢慢回味无穷的东西。虽然我们的社会正在从传统的农耕文明向现代的工业文明过渡,但我们需要感动,更需要精神动力。
  我也仅仅就一些快要消失的东西,做些最后的挽救,可能是徒劳,象唐吉可德大战风车那么可笑,但我仍然喜欢孤独的一路前行,执着的去追求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5-20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lol建昌板鸭

发表于 2011-5-20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lol建昌板鸭

发表于 2011-5-20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抓牛肉!:lol

 楼主| 发表于 2011-5-20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1.西门坡--大巷口---工农兵电影院。
   这里是西昌多年的市中心,也是几十年来对西昌记忆最深刻的地方,繁华的背后有太多的辛酸。当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来的时候,那第一批在西门坡练摊的小商小贩,早已经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但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时尚。但那时他们是没有正式工作,游离于城市和农村的边缘人。他们中有些已经华丽转型,更多的是已经退出江湖,但记忆中八十年代的西昌不可能没有他们的身影。
   大巷口是西昌繁华的代名词直到今天,虽然目前有点走下坡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灵魂,王府井之于北京,南京路之于上海,春熙路之于成都、、、、、。而大巷口无疑是西昌曾经最时尚的代表,引领我们西昌几十年,说她是几代人的寄托一点都不为过,是我们曾经西昌的名片。走遍天涯只要是西昌儿女,提起她,没有不潸然泪下,因为她代表了我们太多的乡愁。
  工农兵电影院是八十年代西昌的招牌菜,耍朋友,玩时尚的最佳去处。也是西昌二流子的发祥地。八十年代的西昌刚和凉山合并,与四牌楼为代表的老西昌,和与三岔口为代表的老凉山,经常在这里战争。因为这里是两股势力必争之地,也是范围模糊之地,就象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对耶露撒冷的争夺。但少林战武当谁也占不了上风,百年战争不可避免。严打了几次,抓了许多“街娃”效果仍然不明显,只到九十年代拜金主义盛行,大家才化干干戈为玉帛,忙着去挣钱去了,方才做罢。所以工农兵电影院是西昌承载了太多悲欢离合的地方,不过现在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发表于 2011-5-20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洋芋的执着,干杯!

发表于 2011-5-21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西昌是九街十八巷,西昌商业中心不要忘了上下西街。七八十年代才是西昌的商业中心。

发表于 2011-5-21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石码子二首市场

发表于 2011-5-21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下滨河路的鸽市,好热闹。:lol:lol

2014年度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1-5-21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中的西昌新华书店,小时候只要存够了2角钱就会跑到西街上的新华书店去买小人书(西昌人叫娃娃书),高高的木柜台,不苟言笑的女营业员。。。
我现在还保存着小时候买的一些娃娃书,像《三国演义》现在都还有30多本。

发表于 2011-5-21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极品洋芋 的帖子

http_imgload.jpg

记忆中的小时候,喜欢在邛海边摸小鱼、捉虾。

发表于 2011-5-21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极品洋芋 的帖子

http_imgload01.jpg

长在大通门墙外面生命力极强的树,也是我小时候记忆最深的事。每次走到那里,我都喜欢多看它几眼。耶!:victory:

发表于 2011-5-21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上世纪60年代西溪山上原生态的树木和清澈的溪水,离开那里30年后,98年去故地重游,可惜已经面目全非

发表于 2011-5-23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巷口的那家“冰糕店”;工农兵电影院;可以在琼海头洗澡,……

发表于 2011-5-23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巷口、工农兵电影院门口一带的街头争霸战,确实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一大景观哈。那时候各地方都是封闭排外的,今天的文明进步确实值得称道。

发表于 2011-5-24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昌是一座没有记忆的城市 :'( 大家有空时多到会理去看看吧 ;P

发表于 2011-5-25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焱淼 的帖子

在工农兵电影院门口的游戏室耍,遭别个“街娃儿”剐。

发表于 2011-5-25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记得第一回喝咖啡,是在州一医院下面家拐角处,城墙上有些旧的平房,我同学单位的宿舍在那儿,那时候西昌的烧烤规模还小,可味道很好。

发表于 2011-5-25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怀念背起卖的西昌菱角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大家我有点忙,没有及时更新。
2.龙眼井---毛线街-----长征旅馆。
  任何城市都有暧昧的地方,西昌当然不能免俗,老北京不是有八大胡同么。龙眼井是西昌优美自然的记忆,不过今天好象井都不在了,水也干枯了。但那流淌的水流永远是人民挥之不去的记忆。不用自来水,不加漂白粉,水依然是那么清澈见底。不过现在也只能活在记忆中了。
  毛线街具体地址不详细,但就在龙眼井周围的背街小巷里,它可没有龙眼井那么清澈是罪恶的代名词。典型的说法是,西昌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人民思想很封闭,但作为人的欲望是不因为地方而压抑的,相反越是封闭的地方人们对性的渴望越厉害。当然那个时代要顾及廉耻些。毛线街其实八竿子和毛线都不沾边。通俗的说法是,一个女人(当然称不上良家)为了生存,一般是晚上坐在街边门口打毛线衣(姜太公钓鱼),一般懂行的人就知道这传递着无限的暧昧,于是通过一系列比较含蓄的语言对白,完成苟且之事的过程。所以毛线街是那时诽闻中心,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花边新闻的发源地,乐此不疲。
  如果说毛线街是一棵大树,那么长征旅馆无疑是这棵树上开的最艳的花,正经人是不会光顾那里的,光顾那里的一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是那时人们最原始的想法。那个时候要去寻花问柳,无疑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就象第一个吃螃蟹的那样。那时的社会对这些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只要东窗事发,口水都能把你淹没,不象现在那么开放和正常。所以到长征旅馆住宿是一定有讲究的,太早了容易暴露目的,太迟了去挺尸索然无味,晚上8、9点种比较合适。对于旅馆服务员也非常有讲究,那时没有身份证,得看介绍信,正经服务员登记了就走。有目的的,那毛线的道具绝对不能少,然后10点过还在你房间吹牛,大家心有灵犀一点通,水到渠成。可惜那时我们是小孩,这些都是老辈整理而来,可能有些出入。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