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515|评论: 0

说说灾区这两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4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说灾区这两年
成都市华西小学  陈剑

青川的核桃盛满筐,北川的番茄红艳艳,都江堰的猕猴桃大丰收,绵阳的莲藕进了车间……灾区人民的生活比蜜甜。 连排古朴的羌藏民居,气势宏大的地震纪念馆,设施先进的乡村卫生院,映秀小学有如童话一般……今日灾区已旧貌换新颜。
   再回首,这灾后的两年—— 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干部群众信心高涨。7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抚平了灾区的伤痕,重树起生活的信念。老百姓住进了新房子,过上了新生活,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期盼。 羌族、藏族、汉族……手挽手,肩并肩,各族儿女团结自信迈向前。四川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
算一算,这灾后的两年——震后一年内,363.8万户震损城乡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48.5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9万户城镇居民住房基本完成。3002所学校和1362个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完工,灾区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 两年重建,在对口支援省(市)的支持下,四川地震灾区建设了22个产业园区,总投资503亿元。在去年外需急剧萎缩的不利情况下,全省产业园区实现进出口额增长92.7%。如今,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已经建成,灾区正在成为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绿色经济的聚集区、示范区。
想一想,这灾后的两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四川2000多万人受灾,600多万户城乡住房毁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放在重建者的心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受灾群众早日住进永久性住房作为恢复重建的第一目标,顺应了灾区老百姓希望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期盼。“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解放军好、灾后重建好、对口援建好”。灾区群众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党和政府真诚的感激,由衷的赞叹。
赞一赞, “城乡互动交融”、“产业互动提升”、“安居乐业兼顾”、“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系统推进”,这些崭新的发展理念,早已“走出”政府的文件和会议,“成为”灾区群众的发展观。精巧的藏式小楼,色彩缤纷,错落有致……漫步在黑水县新城区,藏族文化的视觉大餐让人流连忘返。绵竹市棚花村将新农村建设与绵竹年画融为一体,实现了“一院一画一景”。罗江县白马关新村将农房重建、新农村建设和三国文化景区建设融为一体,形成了“一户一个三国故事”的三国文化村。
听一听,这灾后的两年——“我文化低,没技术,但胆子大了呀!”村民刘兴如说,他半辈子没离开过大山,没出过远门,可现在敢上巴塘县打工。因为:“房子住得好,上学国家包,看病能报销,养老靠农保,我就能放心大胆地出去闯一闯……”“这里可以看书,可以上网,还可以打乒乓球……”在都江堰市向峨乡棋盘社区活动中心,13岁的小姑娘许可向记者介绍她的快乐家园。
一望无边的大棚,成片延伸的绿洲,取代了土地的满目疮痍。星罗棋布的现代产业带,是灾后重建中抓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杰作”。5000亩辽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辽宁援建方和安县政府联手为当地农民打造的一个“致富园”; 安县建起了生猪、獭兔、高端土鸡养殖区,养、产、销一条龙;上海援建的的10万亩现代农业聚集区环绕着青城山;理县绿色产业集中区万吨脱水蔬菜项目正式投产; 绵竹市山区和沿山区把发展核桃作为实现农民增收、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西南最大的果蔬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北川维斯特商品交易所正式交易;松潘沙棘很有名,但它成为农民的“摇钱树”,也是因为重建……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提出“抓重建就是抓发展”,要把产业恢复发展与优化经济布局、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增强灾区自身发展能力,让农民参与,让农民受益,让农民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利益给群众,风险政府担。江苏无锡援建后让汉旺这座普通小镇成为川西的交通要道,起于汉旺镇的德阿公路一直延伸到九寨沟、阿坝等地,逐渐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将为汉旺带来新的生机。四通八达的公路,缩短的是城市与乡村间的差距,带出的是又好又快发展的勃勃生机。灾区的路,是长足发展的翅膀,灾区的路,承载着明天的希望。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