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54|评论: 0

润物无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 15:05 | |阅读模式
 胡静

ouguangr@qq.com

 4月25日通过邮箱投稿

  
  社会工作与都江堰的水文化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社工似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能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社工似水,能激发群众的思想火花,融化人们内心的坚冰,激励群众斗志;社工似水,能折射光明,点燃每一个人的希望。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在都江堰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般的恢复重建历程中,在上海社工的带动下,都江堰社工从无到有、迅速成长,两地社工以润物无声的独特优势在重塑群众信心、帮助就业创业、促进社会融合、帮扶特殊群体、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灾后重建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

  (一)社工是点亮生命与希望的航标灯

  地震发生之初,因亲人伤亡、财产损失、社会生活失序、就业无门等多重因素叠加,灾区群众心灵受到巨大创伤,对现实和未来倍感迷茫。在这极端特殊的困难时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幸的从志愿者投身到社会工作中与“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在震后第一时间进驻都江堰各活动板房安置点,以“灾区重建”为理念,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协助灾区人民开展自救和自建工作。

  通过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愁、暖百家心活动,积极安抚疏导群众情绪,重树生活勇气和信心。社工为受灾群众开设了300余期社区课堂,举行生命教育、健康教育、应急教育、心理辅导讲座,并推行“爱心加油券”,设立“慈善爱心超市”,组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板房自治自理等活动,帮助受灾群众自觉增强重建主人、主体、主力军的责任意识。

  (二)社工是促进社会融合的润滑剂

  地震使全市居民的家庭、邻里、社区网络关系受到重创,人际关系极度脆弱,我们及时从社会关系的基本细胞入手,全力助推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重建。提供再生育知识的辅导咨询和红娘服务,帮助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200对夫妻实现再生育,并帮助多位丧偶群众重组家庭。在灾后恢复重建期间,我们以板房区“和谐巷”创建为载体,召开巷巷会、弄堂会、坝坝会共500余次;调处和化解邻里矛盾纠纷600余起,加快形成了邻里互助、互帮、互谅、互让、互慰的友好氛围。通过国庆联欢会等大型文体娱乐活动的举办及“新家园、新风貌、新风尚”活动的开展,切实增强群众的社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提高社区凝聚力。为维护灾后社会大局的稳定,社工通过入户走访调查、设立居民信箱,深入了解并及时反馈受灾群众的疾苦和需求,协助政府解决群众实际问题800余件,在政府与百姓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三)        社工是灾区群众就业创业的引路人

  在灾后恢复重建期间,社工秉承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以技能培训为基础,以项目开发为载体,以营销扩市为目标,大力拓展受灾群众就业渠道,提升群众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受灾群众持续增收。社工免费为低保边缘户举办了8期专题技能培训,并让5000余人在妇女绒绣培训、羌绣就业技能培训、电脑技术培训等多种增能培训中受益。“火凤凰”绒绣、“乡村绣娘蜀绣”、“阳光半边天妇女”、“计生开发”等就业项目,实现了3000名妇女居家就业创业;实施的“就业信息平台”项目,提供就业信息近500条,帮助2100余名受灾群众成功就业。目前,蜀绣、绒绣等特色产品已销往海外市场,一名绣娘最高月收入可达1500元以上。

  (四)        社工是完善社会救助与福利事业的添加剂

  社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对社会福利和救助政策边缘的困难群众实施有效救助和服务。福利院社工通过实施“幸福家园•老年驿站”、“夕阳美•健康农场”、“快乐老年宫”项目和“银龄计划”长者关怀项目,为老年人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良好氛围;为恢复残疾人的正常生活、提振生活信心,社工积极联系基金会和企业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共为55名残疾人员安装假肢,提供康复治疗10000余人次。诺基亚“阳光生活社区中心”等社工组织,积极开展“青春路上青少年项目”、“诺亚之光”少年儿童成长关怀行动等活动,对孤残、贫困、辍学、心理自闭的少年儿童,进行重点跟踪,个案辅导,及时给予助学助医、疏通心理等救助,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五)点亮生命的灯塔,普照阳光之路

  社工们热心帮助居民解决个人困境,重拾生活信心,通过走访社区内的老年人、残疾人、单亲家庭、困难户等特殊群体,针对他们的需求或问题,做出相应的服务,如定期关怀探访、个案服务,或将他们转介到其它活动中、小组中或者转介到其它的服务机构(包括学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等),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如:滨河新村社工站的个案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社工通过对孤老牛大爷连续三个月的跟踪,了解他的病痛,联络医疗救助资源,成功为他争取了两次白内障手术机会,使老人重见光明。在市综合福利院对外运营后,社工推动管委会及社区为他办理了“三无”老人入住手续,老人得以重拾生活信心,在良好的环境中安度晚年。又如:幸福家园社工站为失学少年寻找助学资金帮助其重返校园、勤俭人家社工站帮助地震中失去孩子的母亲缓解家庭矛盾,制定再育计划等等

  (六)润滑人际关系催化社区融合

  无论是地震后设立的临时板房安置点,还是灾后重建时期的永久性农村和城市社区,对于灾区人民而言,一切都是新的。陌生的环境、邻里和居住方式,使灾区人民难免产生不适应感,难以融入社区。社工以促进邻里和睦,重构社区关系为主旨,在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丰富社区生活,营造温馨祥和的社区环境。

  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办事处 胡静

  2011年4月21日

  联系电话:8523060315196648233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