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救灾日记
2008年5月12日 晴
下午2:10分,上课铃声响了,一切正常。我按往常的习惯,在二楼的计算机网络教室检查角落里两台有毛病的学生机,检查到第二台学生机的时间,突然感到脚下一动,心中一颤:不好,地震了!于是,赶紧从角落里跑出网络教室。这时,只见二楼的过道上已经挤满了惊慌跑动的学生,大地正在不停的晃动,学生正在惊慌的跑动。看到许多学生慌乱的样子,自己连忙大声说:不要慌,下楼梯时注意安全。为了不在撤离时摔倒,自己选了一根柱子扶住,让正在从教室中陆续跑出的学生先行,自己最后撤离二楼。当我最后一个撤离二楼脚踏在地面上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但是,更大的震动也来了:三楼图书室,在这次震动中掉下一堵墙和几扇玻璃窗,就掉在我的左前方不足三米处——好险啊。将学生全部集中到操场上,清理了一下人数:学生无一人受伤,只有两位女教师在下撤时,因摔跤而受了点皮外伤。
强震之后,自己立刻回到计算机网络教室——已经停电了,服务器、教师机、学生机全部黑屏,关好电源和门窗后回到安全区。这时有不少的家长来学校接自己的子女,放走了全部学生之后,我才回家。
女儿从重庆发短信过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汶川到成都的直线距离92公里,在九寨沟到成都的公路边上。
5.13日 雨
上午到学校,学校停电。
一位学生的两位家长,因为儿子一夜没有回家,来学校找人。幸好在场的另一位学生知道他儿子的行踪,于是,立马跨上摩托,开足马力,去市区里巡找。一个小时后,家长找到了儿子。老师一问,这位学生放学后到了市区上网,网吧因停电而停业。他只好随市民一起到石刻公园躲地震去了,半夜以后,有电了,才去了网吧的,他父亲和同学是在网吧里找到他的——好一个不懂事的儿子。
下午,学校曾老师提议去市二医院做“自愿者”,我便柳老师一道,去市二医院。还有更积极的:自己开着车来尽义务:广汉雒城的一位面包车主李元建,昨天下午就开车来接送伤员了,今天又自愿开车从绵竹市体育场到市二医院拉伤员,已经跑了3趟。于是,我们跟随他的车到了绵竹市体育场。
我们“自愿者”一行十人,我和其余九人:曾桂明(孝感中学),柳丽华(孝感中学),柳的女儿王杰(德阳中学学生),何强(城南社区),何平(广汉金雁中学),苏国涛(特变电工),刘震林(特变电工),蔡俊杰(二重),徐超(德阳中学学生)。来到绵竹市景观大道傍的市体育场。这里是绵竹伤员收治、转动站。我因为年龄偏大,所以提醒同行:帮忙不要添乱,帮忙要量力而行,帮忙要注意自身安全。我们来到了位于西北角的一个建筑物——看像网球馆——这里已经躺满了大约有一百多位伤员——多是外伤,医护人员是罗江县医院的,已经在现场工作了十几个小时。我们分头赶紧找事做,先抬伤员,上下跑了几趟,体力有限,于是就和曾老师再找一位护士长,她说:医护你们不懂,这里的环境卫生太差,你们帮忙打扫一下吧。
由于这里是昨天下午才临时开辟救治伤员的,所以治疗条件十分有限:伤员全都睡在地上,身边全是垃圾。于是,我们赶紧找工具,扫垃圾。今天的垃圾主要是泥土、运送伤员带来的稻草、垫布、饮料瓶、塑料袋、报纸等。倒垃圾时看到,网球馆傍边的一个末完工的建筑物中,横七竖八的躺着几具用白布包裹的东西——好像是尸体——生命就在这样一场灾难中结束了。
通过我们几个小时的努力,将有4个网球场地大小的网球馆基本打扫干净。
5.14晴
今天一早,我又到绵竹去继续做“自愿者”。
绵竹体育馆大门内的帐篷区,昨天我们离开时还没住一人,现在全住满了,解放军某部的战士开着卡车为灾民们发饼干和饮用水,一人一份。再到网球馆——这里更脏了,伤员也更多了——基本上住满了。 什么也不说,找到工具,打扫卫生。
今天的网球馆,一半属绵竹市医院,另一半属武警。先从绵竹市医院区域打扫,绵竹市医院也有两位护士帮忙打扫,帮忙的还有一位逃难的大姐,四人不停做了近三个小时,将绵竹市医院的区域打扫了一遍。
武警所属的地盘是“军事禁区”,门卫开始不让我推车进去打扫,但见我不停的地干活也只好放我进入他的“军事禁区”。这是从深圳空运过来的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医院医疗队,是5.13傍晚进场的。他们可以为伤员做一些手术,打一些石膏。他们这里的垃圾也不少。
下午,打扫的人只有我一个了。扫完一圈,又该扫第二圈了,扫完“军事禁区”,又该扫医院区域了。
一直打扫到17:30,该回家了。但回家的车却不方便。等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才遇到了一位从成都开车来的自愿者,让我上车为一位伤员举输液瓶,尽管坐不直,站不伸,蹬不下,车的速度也不是太快,我还是尽量克服困难——早点回家,早点睡觉。
5.15晴
地震后学校网络教室的服务器、教师机、学生机没有开过,我放心不下。上午到学校后,有电,到网络教室,先检查教室有无物体落下——只落下少数粉末。再通电,打开服务器——正常!打开教师机——正常!打开学生机——以前正常的全部正常!我终于可以放心了。
下午,姨妹夫要去什邡老家为老弟送水,那里是重灾区。
爱人把家中所有能盛水的瓶、盆、桶,大大小小十几个都盛满了水,还拿了一袋米,一口锅,几个碗,一袋蔬菜——表示一下心意。车过来,我和姨妹夫一同去。
车过什邡两路口后,广青公路因维修而路面太烂。我们选择一条路面稍好的小路,先走还顺,后有会车,才发觉路太小,不好会车。好在有吉星高照,走走停停地上了大道。过了什邡湔底乡,上了沿山公路,地震的后果惨不忍睹:沿山公路两边有的村组,竞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屋!
姨妹夫的老弟家在什邡洛水镇李冰村七组,灾情在当地还算好的,房屋还在,但房上的瓦掉了,墙上有大裂纹,也不能住人了。周围的邻居房屋可惨了,没有一间有顶的房屋。好像是上游有家化工厂出了什么问题,地下水和地面水都不能饮用。姨妹夫不仅为老弟家准备了饮用水,还准备了收音机、药、榨菜、电筒、矿泉水等物品。
5.16 睛
上午,到德阳市二医院,还没有走进大门,就有“自愿者”的货车去绵竹。到了德什路口,只见一队军车从成都开向绵竹方向——这是海南的海军陆战队,一身的迷彩服好漂亮,有的军车,还没有来及上车牌,就开了过来。看到这队军车,让人精神振奋。去绵竹方向的公路上,已经不是车队了,而是车流——全国各地的都有,本地的自愿者更多!如果你这时要想横穿公路,不等上个把小时是不行的。
绵竹县城的灾情,比什邡县城的灾情严峻多了。除了绵竹“中行”的8楼夷为平地外,许多楼房都将列入“危险建筑”。由于上午有较大的余震,汉旺是去不成了。只好掉头去绵竹体育馆。“士别一日,当刮目相看”,绵竹体育馆现在已经变成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医疗救助站点”!
里面更加热闹了:空军部队的野战炊事车前,“解放军报”的记者正在拍空军战士为灾民赈灾送饭的照片。这支部队是5.12下午就进入绵竹体育馆赈灾的。再往里走,是几家单位和社区的正在为灾民送饭。但是,这里的灾民更多了——从清平和天池逃生出来的灾民,都到了这里。原来的帐篷不够用了,又添了不少的新帐篷,原来的帐篷区里大慨有20×2顶,现在是20×14顶。并且还在四周空地上用钢管搭建临时用房。
走进网球馆一看,今天这里的清洁,已经是不用我再打扫了:他们请了几名清洁工。
进去后,有几位伤员已经是熟面孔了。他们热情地向我打招呼,我也就坐到了他们的身边,和他们拉起了家常。一对老两口,男的57姓付,女的54,是东北乡7大队的。地震发生时,两人正在家中,女的快跑了一步,伤得轻些,男的慢了一步,伤得重些——一双脚是从废墟拔出来的,脚上穿的胶鞋也被拔掉了!两位在这里已经住4天了。
这对老夫妻,特别感谢我:前天,他们欲将一个小木盒子扔掉,几次坚决让我扫走。我耐心地对他们说:看这个小木盒子,可能有与老哥的年龄差不多吧?那男的答到,比我的年龄大多了,可能是我父辈留下的。我指了一个饮料瓶对他们说,这些东西,有钱就能买到,而你们的这个小木盒子是你们祖上传下来的,可也能是你们这次地震唯一留下来的一个完整的东西,也是这次地震的见证物——这是买不到的。这次地震让你们人伤房毁,但是,你们人还在,希望还在,明天还在啊!
今天,这对老夫妻特意告诉我:“小木盒子是他们爷爷辈传下来的,现已经让女儿带回家去了,他们决定做为自己家中的地震文物传给下一代!”
他们也为今后的生活耽忧:“房子没有了,家具没有了,田里的庄稼还没有收回去。就算今后政府为我们修了房子,四壁空空的,怎样生活啊?”
我安慰他们:“这次大灾难,谁也没有料到。你们这次尽管受了伤,但政府正在为我们治疗。在这4天里,你们也有比较深刻的感受:刚来的时候,医护人员少,环境卫生不好,东西也没得吃。现在,这里所有的情况都有了好转。你看,那边绵竹市医院的医疗用具,比几天前多得多了,你们在这里的生活也有明显的改变。”女的接话道:“是的,这两天已经在给我们发吃的,喝的了”。我说:“这次地震,政府派出了军队救援,派出了医疗队为我们免费治疗。‘自愿者’也不少。尽管我自己的家也受了一些灾,但是,我们仍然坚持来这里做‘自愿者’,我在这里,我爱人在德阳市五医院。尽管你们两人都受了伤,但和别人比,伤不算太重,耐心养着,都会好的。‘大难不死,必有厚福’。社会是变化的,今后的事谁也无法预料。我们小时候想也不敢想的东西,现在不是都有了。今后,还有好日子在后面等看我们呢!”一番话,说得他们开开心心的,让打了结的眉头放了睛。
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医院医疗队的要开到都江堰去了,我和伤员们一起欢送他们。
体育馆里的救护车真多,湖北的,河北的,贵州的。
但是,这个“四川省人民政府医疗救助站点”的伤员转运点,却没有为“伤员转运点”的医护人员和待转运的伤员们搭一个遮风避雨的棚子。通讯运营商,银行等服务业并没有因为这里已经成为“四川省人民政府医疗救助站点”而把赈灾救难点设在这里,更看不见房地产商们的影子——他们并没有与赈灾同行。
从体育馆出来,上了绵竹的公交车——赈灾免费。在出绵竹市区的大转盘处意外的遇上了去汉旺送赈灾物资后回家的侄女,搭上顺风车,回家真快。
5.17 晴
还莫说,我还真不知道“洋洋百货”关了几天的门。今天一问“洋洋百货”的保安,才知道:从5.12地震开始,“洋洋百货”及几家较大的商场,均已关门,计划下周(5.19)开门服务。
但是,今天上午8:30的余震感觉强烈。所以,下午去德阳中学初中部时,发现大门处的知道变成:上课时间另行通知。
5.18 晴
上午,两个挂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四川救灾工作组”的“专家”,在实业公司的领导陪同下,来勘察房屋的安全性。到隔壁勘察后,建议隔壁单元停用。隔壁单元和我家共用一堵承重墙,隔壁单元停用,我们单元续用,有这样的“专家”?
5.19晴
我所在的学校也属于重灾区:教学楼、综合楼、大门及门卫室、宿舍楼都成了危房。上课被迫延期。
回家的路上,我想,明天要去学校,把“服务器、教师机”搬到安全地方。
“中医院”今天转伤员,要做事也不少。中医院已把门厅、院内帐篷中的伤员全部转移到了住院大楼内,自愿者们正在门厅帮助搬床扫垃圾。
中午12:10分左右,只见一队人马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我们家的窗前,不停地喘看粗气,说:可到安全地方了,可以慢一点——是楼上跑地震的!我们才知道:余震又一次光临了。
14:10分左右,余震再次光临,这次的比上次感觉更强烈。
下午,我们又和西小区送饭的自愿者一道,把赈灾的稀饭送到中医院。
5.20晴
昨晚的事太恐怖了!
大慨在晚上十一点过,四川电视台、广播电台、德阳电视台、广播电台开始播送“紧急通知”,要人们立刻撤离高大建筑,到安全地方去。德阳电视台十分重视“紧急通知”的播出,三个频道同时滚动播出,直到第二天早上6:40我们回家,还在滚动播出。
“紧急通知”播出的两个多小时后,于清晨1:52时,在平武发生了5.1级地震,这次5.1级比8.0级地震还恐怖。
学校的地震自救棚也更长了。 一台大型的挖掘机,在上午10:00左右,开进了学校——莫非学校要“旧貌换新颜”?
5.21晴
学校里,那台大型挖掘机等候在教学楼边。昨天,学校已经将计算机网络教室的计算机搬出来了。今天,搬教学楼的学生课桌和椅子。搬四楼“多媒体”教室的物品,搬一楼“光盘播放”教室的物品,然后,我再去计算机网络教室拆“HP”和电源,又到下面去帮忙搬学生课桌和椅子。一直忙到中午1:00过,今天觉得好累。
5.22晴
挖掘机还是停在那里,只有少数教师在学校里。住宿舍楼内的老师们已经在整理自己家中的物品,并开始往楼下搬用具了。
上午10:00左右,挖掘机已经开始拆教学楼了!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综合楼都要拆。
余震什么时候停止,新校舍什么时候开建,新校舍什么时候建成,下学期学生在什么地方上课,这些问题在心中乱成了团,当然,也不会有人告诉我的。
今天,学校宣布本期放假了。
2010年11月24日晴
2010年11月24日上午,德阳市第十中学(原孝感初中)内彩旗飘飘,花团锦簇,歌声飞扬。由澳门明爱、四川海外联谊会等爱心团体共同出资援建的德阳市第十中学灾后重建项目竣工典礼暨学校更名授牌仪式隆重举行。
澳门明爱总干事潘志明,香港汇博慈善基金会董事长叶炳钊,安徽省安庆市关工委副主任丁磊,旌阳区人大、教育局、统战部等单位负责人出席,援建方代表以及德阳市第十中学全体师生参加了工程竣工仪式。
德阳市第十中学灾后重建项目总投资2738.28万元,重建总面积11474.91m2,重建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招生规模900人。
332688967@qq.com
(此文章通过QQ邮箱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