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90|评论: 3

工人日报:假新闻,难看的“伤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7 16:36 | |阅读模式
“西安市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金庸去世”、“"偷菜"游戏或被取消”、“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这些2010年流传甚广的假新闻,入选最新一期的《新闻记者》2010年十大假新闻。《新闻记者》盘点出2010年假新闻的几大特点:涉假者多为职业记者;微博参与造假;“标题党”大行其道;“善意的错误”频频发生;涉假老总主动辞职。  这些假新闻中,除了明显荒唐、恶搞的,如“一女生世博排队被强奸怀孕”,有的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如“炒蒜高手掷千万买走百斤金条”;有的是张冠李戴以至“关公战秦琼”, 如“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也有的是一时疏忽、不小心导致的,如“金庸去世”。
  梳理假新闻的出炉,我们可以找出多少缘由?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微博风起云涌,海量消息中难免真假混杂,假新闻防不胜防,这算一个“时代背景”。
  社会浮躁,作假成风,官员身份可以作假,学者学历可以作假,大学生可以冒名顶替,名牌商品可以假冒,那么,似乎可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媒体上出个把假消息,也并不稀奇。这可以算溯及社会风气的一个因素。
  当今媒体竞争激烈,要夺人眼球,总要出奇制胜,一旦把关人“打了个盹”,极可能为假新闻放行。这也算沾几分业内实情。
  基于公众对某些社会问题的不满与痛恨,新闻人高度敏感,听到某学者专家的一通高论,即当成官方意见,印成白纸黑字,迎合了读者“宁可信其有”的焦虑。这也算“事出有因”。
  还有,不同部门的说法、发布的数字不尽一致;有的公众人物或官员出言不够谨慎,被媒体报道出来后又紧着澄清,使得事实真相多了几分扑朔迷离。
  当我们检讨了若干主客观的因素之后,我们发现,我们再没有退路。因为是真是假,就新闻而言,事关底线,更是性命攸关。
  当媒体报道一次次因揭示真相而引来公众喝彩时,其重要前提即报道的真实。因为真实,所以新闻才有力量,媒体才能赢得亿万读者的信任,这个行业才是不可或缺的。所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正是此义。一旦离开了真实,媒体上的消息跟街头满天飞的小道消息无二,那么,这个行业的存在价值就大可怀疑了。
  无论如何,假新闻是一块难看的伤疤。何时提起,总有着挥之不去的隐隐的痛。铭记这样的伤痛,会让我们的职业责任感更为清晰。
  “这是真的吗?”今天,不少人对“轰动性”报道有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怀疑。这多少与公众理性意识增强有关,也多少与假新闻留下的后遗症有关。更令人心忧的,它反映了一种缺乏互信的社会心态。
  有人说,今天,信任是一种稀缺资源,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以及百姓对商家、对政府部门的信任等。而要建立起相互信任,政府有政府的职责,在法规、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该出手时就出手;各个行业有各个行业的责任,遵守国家法律及行业规范,都是分内之责。其中,媒体也推不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是为信任缺失的社会氛围推波助澜,还是尽己所能,坚守职责,视真实为生命,最大可能避免假新闻出炉,让白纸黑字在读者中的分量重起来,确是对媒体的严峻考验。 (来源:工人日报)
(人民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4-27 17:27 |
There is little cost to tell lies in public, so ...

发表于 2011-4-27 19:15 |
进来加分的

发表于 2011-4-27 21:02 |
假信息的背后,是人民对官方的媒体已经产生不信任感了!天天看新闻联播就知道了,几十年了,都是一个版本,祖国山河一片红啊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