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川戏从前可能是口授亲传,现在学戏还那样吗?
可不可以按乐谱学唱呢?
我想到太极拳,口授亲传的时候圈子很小。有了拳谱,打太极拳的人才多起来。据说现在练太极拳的人超过一亿。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我想,既然是唱的,一定会有谱。
关键是拿到谱,我们是不是能看得懂呢?
必须弄出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段如:
京剧的《苏三起解》、豫剧的《花木兰》、越剧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湖南花鼓戏的《刘海砍樵》……
我看川剧的《天上人间》好多网站有下载,但都是那个1.8M的,录音质量太差,背景声中还有人在唱京戏。
但说明喜欢川剧的人还多。
为什么没有好东东在网上传播?
不要什么都不传,到时候就失传!
现在用的还是简谱,拿倒谱唱都还是难。何洪庆教一个人唱<<访友>>,再加上我千百次的纠正,还是只能说一个字:不太像,没到家。
川剧高腔是入门难,提高也难。一个很奇怪的原因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在记托国的第一句谱,难得很~~~不好写,要不要学学?
四川金钱板都可用简谱记腔,何况川剧。
川剧高腔也有简谱。文化大革命前出版过两本《川剧高腔曲牌》,均由四川省川剧研究室音乐组整理,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都是用的简谱:
《川剧高腔曲牌》(第一集) 1956年9月第一版;
《川剧高腔曲牌》(第二集) 1959年2月第一版。
这段唱是用[四朝元]曲牌,陈妙常所唱。其中运用了G─F─bB─bE─bB─bE─F─C等屡次旋宫,深刻地吐露了陈妙常“惹动人愁肠千万缕”的焦虑心情。演唱者陈书舫,善用真假声结合,唱来刚柔相济,音色纯美,感情真切。
能不能传一份给我见识一下。
传不传都谢谢了!
当时都只出版了1000册,分别定价1元和1元1角。文革后可能未再版。网上旧书店前阶段有第二集叫卖,16元,但是我刚才查,已经出售了http://cache.baidu.com/c?word=%B4%A8%BE%E7%3B%B8%DF%C7%BB%3B%C7%FA%C5%C6&url=http%3A//www%2Ekongfz%2Ecom/bookstore/37/book%5F580962%2Ehtml&b=0&a=69&user=baidu。
但是。我有收藏。
五九老先生真是川剧通!谢谢。
现在还找得到吗?
为什么那以后反倒没人搞了呢?
如果不断的做下去,现今可能有总谱出版了。
若有谱,还是快得多。
为什么其它戏都有谱,起码主旋律的谱在网上可以下到,而独独没有川戏的呢?
是要藏诸名山,传诸其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