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781|评论: 100

枪炮传说:一场七百年前开始的中欧军备竞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5 19:59 | |阅读模式
  上篇:要枪有枪,要炮有炮

  一:要枪有枪,要炮有炮


  1:枪声阵阵,炮声隆隆

  不知是有些人别有用心地故意隐瞒,还是专家们学问不过关,又或者是宣传得不够,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史实被很多人遗漏、忘记了,那就是中国军队使用枪炮的情况。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英国人带着枪炮打上门来时,很多人认为当时中国军队用的全是要你命老三样:大刀、长矛、弓箭。实际上不是,当时英国军官在那边大喊fire(开火)的时候,中国这边也是开枪的开枪、打炮的打炮,火力还非常猛烈。

  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鸦片战争时,是清军的枪多,还是英军的枪多?有人以为是英军枪多。其实不是,当时中国军人手里的枪,比英国人多多了,同时炮也比英国人多。

  当时清军的武器配置是,除了少数省份的军队,一般都是一百个士兵配五十把枪,广东士兵的配枪率最高,一百个人六十把。当时广东的士兵如果是五万人,那就有三万枝枪。沿海其他的军队,即使是按一百人五十把来算,枪也多得不得了。而英国军队人数最多的时候是两万,也就是他们只有两万枝枪。所以清军手上的枪加起来,是英国的好几倍。

  至于大炮,卷入战争的沿海地区,清军总共有大炮将近一千门。虎门当时有六个炮台,重型大炮平常是两百一十二门,其中9000斤重的大炮一门,8000斤重的大炮二十三门,7000斤重的大炮四门,6000斤、5000斤、4000斤重的大炮多得是,这么说吧,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是1400斤以上的。后来林则徐搞战备,又添置了几十门,仗打起来的时候,虎门实际上有三百门左右重型火炮。顺便说一下,林则徐这个人很有意思,搞战备买军火他从来不拿政府的钱,都是让当地的老百姓捐款,但官员的吃喝都是由财政支出。

  而英国军队的大炮,总共只有七百门不到。

  虽然清军的将近一千门大炮分置于沿海各地,被摊薄了,但英国军队每次打仗也不是把所有大炮都用上。1842年的吴淞、宝山之战,开始时双方先进行了激烈的炮战,当时清军的大炮是一百八十一门,英国军队只有一百六十八门。

  如果这还没吓着你的话,那我再告诉你一件事。明朝末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皇帝跑出宫,最后在煤山上吊自杀,你可知道他出宫时手上拿的是什么武器?你以为是像金庸《碧血剑》里写的,拿了一把宝剑吗?错了,他当时拿的,是一把手枪,并且还是连发的哦。

  实际上,地球上的第一声枪声、第一声炮声,都是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响起的。真实的历史总是让人害怕。中国在明清两朝铸造的大炮,应该有十万门,铸造的火枪,应该有三十万枝。你别把眼睛睁得大大的,说我在胡吹。我就是怕你觉得我说大话,才给了你一个保守的数字,如果按史料上写的告诉你,你可能真的会被吓着。根据《明会典》记载,明朝在开国后的一百三十七年内,每三年造大炮三千门、火枪三千枝,那么仅仅在明朝前期,中国就造出了十三万多门大炮,十三万多枝火枪。再加上后来造的,中国在明清两朝的枪炮数量,真是海了。

  接下来你可能会问:既然我们的军火制造业这么发达,既然鸦片战争时清军的枪、炮、人都比英国多,那为什么我们还被打败了呢??广告之后,马上回来。

  2:广告

  一八二零年广州市民住宅区,一辫子男肩扛火枪,身背野鸡、山鹿、野兔等猎物,雄赳赳气昂昂上,到了家门口,一小脚女喜滋滋出,她一边从辫子男身上拿猎物一边道:“又打了这么多,辛苦你了。”辫子男坐下,托着火枪枪托作瞄准状:“有了这把枪,打猎一点也不辛苦。”小脚女对着镜头,作卖力吹捧状:“自从咱家添置了这把火枪,我家的野鸡、野兔成天吃不完。”辫子男一手轻抚锃亮的枪身,一手竖大拇指:“大清牌火枪,火力猛、打得远,是你打猎防身、杀人灭口的好帮手!”

  一七、八岁小孩蹦蹦跳跳上,用天真的口气提醒:“想要让人绝户,不要忘了还有将军牌大炮哦。”三人作幸福状进门。

  一个低沉的男中音在画面外响起:大清火枪,源自欧美,至尊品质,人挡杀人,神挡杀神,偷自军营,质量保证。为防备官府追捕,购买时请用眼神联系。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2011/4/1319:20:23编辑过]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0:00 |
  二:缘起

  1:从源头说起

  做人要有信用,既然你看了广告,我就要告诉你答案。为什么鸦片战争时清军有那么多大炮、那么多火枪,还被打败了呢?是清军不英勇吗?不是。要想知道答案,你得再往下看。

  一切都要从七百多年前东、西方的一场军备竞赛说起。那时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和多头并进的欧洲之间,默默地展开了一场制造军事武器——枪炮的竞赛。这种竞赛,由于当时交通落后,双方都没有察觉到,实际上,直到现在,也很少有人意识到东西方曾有过这样的比赛。

  要想弄清楚这场竞赛的经过,就得先说说枪炮的灵魂——火药。没有火药,枪炮就是行尸走肉。说到火药,爱国青年们立即自豪感大起:那不是我们中国发明、制造的吗?答对了,确实是madeinchina。

  爱国青年们自豪过后,有些历史没学好的就开始对着火药感慨,我们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只会拿来做鞭炮,欧洲人学会后,却制造了枪炮,回过头来把我们打得半死。这么一想,欧洲人就有了忘恩负义的味道——这些不知恩图报的白眼狼。

  实际上不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火药,一开始并不是为了做鞭炮,而是为了吃。有些人可能惊讶:什么?!吃?对,吃,你不会连吃都不知道吧?就是那种送到嘴里吞下肚去的吃。要想弄清楚火药为什么开始时是用来吃的,就得先说说金庸和他的武侠小说。金庸的武侠小说里不是有一种名堂叫内功吗?还有什么《九阴真经》、《九阳真经》、《葵花宝典》吗?就是这个。

  千万不要以为我扯远了,一点也不远,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火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然,你不要以为我是想考证出火药是金庸或者他笔下的人物发明的,然后靠着这个科研成果去拿证书、做专家。这个就真的扯远了。你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高尚着呐。

  我们中国古代有一群意淫家。现代中国人意淫,小的一般是想想自己发了财、得到了美女什么的,大的则是国家很强大,别人很怕我们之类。这些没用的东西,连堕落都堕落得那么没格调、那么没品位!古代的意淫家们就豪气多了,人家从不爱国,人家意淫的内容十分有创意,那就是长生不老,永远不死。现代科学这样发达都做不到这点,在科学还没起步的古代,当然更不可能做到。不过你别笑他们,至少他们不像现在的意淫家,只想不做,他们是既敢想,也敢做。那是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

  为了给计划生育工作增加难度,古代的意淫家们孜孜不倦地追求上了。做起来时,他们分成三派,一派是老实巴交的内丹派,也就是练内功。往地上一坐,眼观鼻,鼻观心,动也不动,像个乌龟似的。当然,有的是观丹田。究竟是观丹田还是观心,这个在古代起过学术争论,最后好像是观丹田的胜利了。现在就说说观丹田的吧。观啊观,一直观到丹田发热,这时意淫一股热气,过裤裆,上脊梁,到达脑门,然后搭天桥,下重楼,再回丹田。这个就叫一循环,也叫小周天。据说循环过很多次后,就能成仙。这种成仙的门路,最后被金庸大材小用,赐给了武林大侠,成了他们打架的资本。

  中国古代讲练内丹的书多如牛毛,有一套集子叫《道藏》,里面收集了几千本这样的书,金庸说的《九阴真经》、《九阳真经》、《葵花宝典》,如果真的有,其实就是这类东东。所以你不必为没看过《九阴真经》、《九阳真经》而烦恼,你要是真想练这个,可以去《道藏》里找,里面的书比《九阴真经》、《九阳真经》还神奇,很多都号称只要学会,不但能长生不老,而且还能飞天入地,无所不能。并且《道藏》还唾手可得,上网随便搜一下,就能找到电子版本的,随便下,不像《九阴真经》、《九阳真经》,要冒被人追杀的危险。

  练内丹能练成神仙吗?《道藏》里有几千本这样的书,按一本书产出一个神仙来算,那我们中国现在最少有几千个神仙的生产量,可现在我们一个也没看到。所以效果如何,不问可知。不过神仙没产出,倒产出了武侠小说,也算是歪打正着。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0:00 |
  另外一派是投机取巧的外丹派。他们的口号是舞照跳妞照泡,神仙照做。这一派就比较保险,即使神仙没做到,该享受的也享受到了,没白来世间一趟。外丹派的做法是,看到世上有什么珍贵、奇怪的东西了,像珍珠、硫磺、燕窝、硝石什么的,就放到火上烤一烤,或者放到锅里烧一烧,然后吞进肚子里,一不小心,吃到了好东西,说不定就成仙了。

  外丹派最著名的人物是秦始皇,不过他是投机取巧派里的投机取巧派,他不但不练内丹,外丹也不炼,一切都交给别人做,他负责成仙。但是你也别以为跑去替秦始皇炼丹的全是骗子,其实有些是想去沾光的,因为皇宫里的好东西多啊。先让秦始皇吃,要是管用了,自己再跟进不迟。看出来没有,其实人家是拿秦始皇当小白鼠。

  第三派是内外双修的,就是内丹也练,外丹也不错过,为了做神仙,什么招都给他用上,这样保险系数就高。不是说高跟鞋、低跟鞋,总有一款适合你吗?我现在把所有的款式都买回来,这样神仙就跑不掉了。

  中国古代外丹派的炼客们为了求得一个仙方,炼出一颗仙丹,每个人都贡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失败就意味着死亡,当然,不是那么悲壮,你怎么死,他们也怎么死,唯一的看点是人家花了一辈子的时间,避免那样死。失败了也不要紧,死了一个,立即站出来一双。就这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炼丹的器具、方法、材料不断地创新、改进。什么单炼、双飞、三人行,纷纷出笼。开始时炉子里的东西只有一样,后来成了两样、三样、四样……等等,大家逐渐向化合物方面发展。

  对于炼丹用的东西,这些人一般是采取排除法,大家在失败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着经验教训,把不能做成仙丹的原料一样一样排除在外。虽然我们现在知道他们的事业永远都不会成功,但你不得不佩服人家的毅力。这就是愚公移山的精神啊。

  几百年、甚至千年如一日的辛勤劳动,使得这些炼客们的丹炉里,产出了大量奇奇怪怪的、直到现在也没完全弄清楚的东西,当然,之所以没弄清楚,是因为现代的人觉得他们太蠢,不愿意花时间去做全面的研究。这些东西包括最原始的毒品,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们争先恐后吃的五服散,很可能是和现在的摇头丸、白粉一样的毒品。还有春药,仙丹成了春药,听上去蛮讽刺的。可这是被消费者逼的。

  古代的皇帝,五十多岁时,大头发昏,小头不举,很自然就开始害怕死亡,就想起被人骂臭了的那些传统文化里的炼客来,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把他们找来。买卖关系确立下来后,问题随之而来。最大的问题是,长生不老这种事没办法考量。一粒仙丹吃下肚,卖家说:好了,你从此以后就能长生不老了,买家会不会说:啊,谢谢你,你辛苦了,这是一万两黄金酬劳,然后四处对别人吹嘘说自己已经永远不死了?

  谁这样谁就是缺心眼。即使是真的,只要一个人智商稍微正常点,也不会信。那么怎样来确定这粒仙丹有用呢?那时又没有药物的随机双盲实验,就是有,皇帝也不肯,仙丹啊,怎么肯随便给别人吃,万一就是给别人吃的那粒有用呢,那不是眼睁睁看着别人长生不老,自己为别人做了嫁衣裳?为了博取顾客的信赖,以争取后续资金,炼丹家们动足了心思。

  一粒仙丹出炉,皇帝吃下后,全身春意盎然,小肚子里热烘烘的,小头昂昂的,当时就一边脱裤子一边往后宫跑,完事后出来,浑身依然充满了干劲,仿佛回到了青春时代。皇帝这才觉得仙丹有效,于是一竖大拇哥:传统文化,我看行!于是炼客们保住了脑袋和饭碗,而仙丹也华丽丽地完成了向春药的转身。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0:01 |
  写到这里,一些爱国青年可能已经开始不耐烦了:其实我们早就知道火药是这些炼丹的意淫家发现的了,你就快宣布吧,这样你完事,我们happy!爱国小将们,不要着急,好事马上就要来了!爱国也要有性子嘛。下面我再给大家说说阿拉伯和欧洲炼客们的事迹……。哎哟,是哪个王八蛋朝我扔的砖头?!算了,顾客是上帝。话说有一天,炼丹家们的炉子里,忽然冒起一股浓烟,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一件大杀器诞生了!除了冒烟,当时有没有“咔嚓一声巨响、天王闪亮登场”,发生爆炸,典籍中没见记载,但愿不要因为没有死人,就扰了爱国愤青们的兴头。

  就在爱国青年们兴高采烈的时候,炼客们却是眉头紧锁、叹息连连:又失败了!发现火药对长生不老没有任何帮助后,炼客们对它就没有了任何兴趣。不过出于责任感,他们还是将这件事记了下来。一般说来,在公元808年,也就是唐朝后期时出现的《铅汞甲庚至宝集成》这本炼丹家的书里,出现了火药的身影。当然,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大喜功心理,我可以在不违反学术原则的情况下,给大家再提供点猛料:火药出现的日期其实还可以往前推一推的,因为以前炼丹家们的书里,就隐隐约约出现过火药不全的芳踪。如果不要脸,这种日期甚至可以前推到汉代。

  火药由中国的炼丹家们发现出来,可以说是天造地设,合情合理到了极点。火药的成分有三种:硫磺、硝、木炭,在化学这门学科还没有出现之前,能够在几万甚至几十万种可能性里,找到一种可能,将这三种东西撮合在一起的,只有这些炼丹家们。只有他们才有这种精力、激情、时间、金钱。只是他们不知道,恐怖的大门从此在人类面前打开,打开这扇门的,就是他们自己。

  一群想要长生不老的人,却发明了让人丢命的利器,并且还以药来命名,人类历史上最讽刺的事,莫过于此。

  主角的伟大往往是建立在配角们的陪衬上的,幸好在火药上我们是主角。既然这样,就让我们狠狠地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吧,接下来我就真的说一说欧洲和阿拉伯的配角们是如何衬托我们的。炼客不但中国古代有,欧洲和阿拉伯也有。大约在我国的南北朝时期,欧洲就出现了炼客的身影,只不过他们的境界比较低,不像我们的想要长生不老,他们的炼客只想要黄金,所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整天想的是怎样把土坷垃炼成金子,这就难怪他们的炉子里出不了火药。当然,他们也有想长生不老的,不过那只是他们炼客中的一个很小的支流。我一直怀疑这种境界是从我们这里偷的师。

  虽然我们在这上面得了优势,但也不能太骄傲,还得给别人留点面子,最少要提一下别人的长处。别人强大,我们的胜利才更有价值。实际上欧洲人也没有白炼,在他们的炉子里,最后诞生出了化学这门学科,而他们对黄金的热情,则引导他们发现了美洲,最后征服了世界。最逊的是阿拉伯人,我想夸他们都没地方下嘴。同样是痴痴地守在炉子前,我们中国的内丹派炼出了武侠小说,外丹派炼出了火药,欧洲人则总结出了化学,阿拉伯人却一事无成,炉子还是炉子,土坷垃还是土坷垃,什么成果都没出,白糊涂了那么多年。都是意淫,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我们中国人从来都不自私,有什么好东西了,一定会和其他人分享。不分享也不行,不怕贼来偷,就怕贼惦记,家里有什么好东西,藏是藏不住的。火药传到欧洲并且开花结果后,欧洲人越用越顺手,越用越厉害。但武夫们只知道使用,从来不知道感恩戴德。学者们就讲良心得多,看到因为有了火药,欧洲的武力值噌噌往上窜,他们开始思考火药是怎么来的,最后闻着味儿,摸到了我们中国。可能在明朝中期的时候,我们中国的一些人就已经知道了欧洲人的这种感激之情,因为当时已经有一些欧洲的知识分子常住在中国。可能是因为当时我们中国人享受的荣誉太多,所以对欧洲人的这种景仰,往往是不屑一顾,甚至连记也懒得记下来。

  不过到了清朝末期,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因为满清人的盲目自大、固步自封、蛮不讲理,我们被欧洲人揍得鼻青脸肿,耻辱的条约签了一个又一个,包括当时的主子满清人在内,所有的中国人都自动在欧洲人面前矮了半截,所有的荣誉似乎都离我们远去。这时欧洲人旧事重提……,这次才漏了那么一点口风,包括爱国青年、学者、官员、诗人在内的所有中国人就嗷地一声扑了上去,一个缝,立时被舔出了一个洞。从此大家死抱住这根稻草,仿佛那是生命的斤两,再也不肯放手。

  知道欧洲军队的发动机、元气弹——火药是我们发明的后,所有的中国人心情都十分复杂,有自怨自艾,觉得我们这些后代子孙太没用的;有暗地后悔,觉得当初不该把武功心法传给欧洲人的;有满脸通红,觉得欧洲人忘恩负义的;有十分高兴,觉得欧洲人并没什么了不起,我们不过是被自己打败的;也有悄悄发誓,准备到传统文化里找秘诀,然后学成不世武功,将大清龙旗插遍全欧洲的。五花八门、五光十色、五彩缤纷,什么样的想法都有。不过所有的人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心态,那就是脸上有光焉。靠着祖上传下来的宝物,我们终于在欧洲人面前挣到了一些面子。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0:02 |
  2:杂音

  可恶的是,总是有那么一小撮反华势力不愿顺我们的心。由于当时我们国力孱弱,一些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欧洲人就觉得我们不配享有这一荣誉,于是关于火药发明的各种各样说法纷纷出世。我们生的儿子,长大后五大三粗,却认了你做老子,我们心里本来就不服气,现在我们厚着脸皮凑上去,不过是想沾点光,你却不让,这点小小的满足都不给我们,这还得了?君子成人之美。咬人屎橛,不算好狗。别以为我们好欺负,我们可是有专家的!我们的专家可不是吃素的!别怪我们下手狠,都是你们逼的。兄弟阋于墙,但御辱于外。这一回,我得挺一挺我们的专家。

  一开始,欧洲人把他们的隔代老祖宗希腊人抬出来压我们中国人的风头。希腊人为了火烧敌军,在历史上曾经发明出一种叫“希腊火”的东西。这种东西仿佛偷情女人身上的病毒,希腊人有了,欧洲其他地方的人、阿拉伯人后来也就有了。欧洲人的裤子、阿拉伯人的长袍,都曾经被希腊火无情地扒下来过。

  阿拉伯现在有些人整天忙着搞圣战,这件事实际也是跟欧洲人学的。欧洲人信的是天主教,而天主教的圣地耶路撒冷以前在阿拉伯人的地盘上,为了夺回圣地,欧洲人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圣战,历史上叫十字军东征。双方干起来时,都用希腊火烧对方。阿拉伯人的希腊火配方里,后来出现了硫磺、硝石、木炭,欧洲人将这一配方学过来后,就认为希腊火是火药的前身。大家认为,欧洲的希腊火配方里,开始时之所以没有火药的身影,那是因为老祖宗传下来的宝物,自己没有学全,却被阿拉伯人学了个十足十。什么好东西都是自己老祖宗的,但最后都被别人学了去,在这一点上,欧洲人和中国人倒是一个鬼样。

  消息传出来后,就好像晴天打了个霹雳,我们中国人目瞪口呆,个个都有拿砖头拍人的冲动。可欧洲的学者打的是学术争论的幌子,不能对他们下黑手,怎么办呢?这时不得不佩服我们的专家,他们不紧张、不服输,以知己知彼的精神,努力学习欧洲的语言,最后深入虎穴,强奸了虎子,找出了欧洲人的马脚。所以说,别看专家们现在在媒体上张着嘴胡说,但人家也是有资本的。

  是什么马脚呢?这事要怪就该怪希腊人自己,冒领别人的荣誉,本来应该像偷人一样,只能做不能说,更不能留下纸面上的证据。希腊人偏偏像网上热炒那个韩峰局长一样,什么事都爱记一笔,公元前350年,一个希腊人生怕别人不知道,就把希腊火的配方写了下来,我国专家拿来一看,原来根本没有火药。而阿拉伯人用含有火药的希腊火攻击欧洲人,是在第七次十字军东征、也就是1248至1254年间,那时候,我们中国人已经发明火药几百年了。

  证据在手,火药我有!希腊人历史上亡过国,其实很悲惨的,但这时我们也管不了了,当时我们是专家、学者、愤青一起上,那声势、那阵仗,比灭了希腊人的罗马人还浩大。人怕狠,鬼怕恶,希腊人就害了怕,赶紧退缩。其他欧洲国家见希腊是扶不起的阿斗,只好算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欧洲人后来又祭出了“海之火”。现在很多中国人都把“希腊火”和“海之火”混为一谈,其实两者虽然都是火,但根本不是同一把,这个海之火比希腊火出名、猛烈多了,它在历史上曾经保护过一个国家。这个火是公元七世纪时一个叙利亚人发明的,本来他想把它献给自己的阿拉伯君王,可阿拉伯君王不识货,没要。科技成果不应该被埋没啊,这个叙利亚人就怀着科学无国界的精神,去阿拉伯的敌人——东罗马帝国那里碰运气。东罗马帝国的皇帝一眼就看出了这一科技成果在杀人方面的先进性,当时就花大价钱购买了专利。公元717年,阿拉伯人分水陆两路,大举进攻东罗马帝国,一直打到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下。这时就看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了,东罗马人将海之火装在火焰喷射器里,朝阿拉伯人喷,一喷就喷出老远,将阿拉伯人烧得大败而逃。这个叙利亚人从此就成为“阿奸”焉。

  这个海之火喷出来时根本扑不灭,用水浇也没用。欧洲人心想,那个希腊火被你们中国人灭了,这个海之火你们总灭不了了吧?火药不是烧起来也扑不灭吗?告诉你们,这个就是火药的前身!险情就是命令,我们中国的专家这次又雄赳赳气昂昂地上了路。可这次遇到了麻烦。原来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嘴特别严,他为了保住军事上的优势,一直没有对外公布海之火的配方,专家们这次就是深入了虎穴,也摸不到虎子了。狗咬老天无处下嘴啊。

  幸好这次出现了“欧奸”,一些以公道为己任的欧洲科学家为了弄清海之火和火药的关系,主动做了大量的实验,最后终于认定海之火里面不含硝,因而真身不全,不能算是火药。我们中国人这回白捡了个便宜,躲过了一劫。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0:02 |
  欧洲人还真是能折腾,不久又有人提出,英国人培根是火药的发明人。这个培根不是那个写《人生论》、说“知识就是力量”的培根,写《人生论》的培根叫弗兰西斯•培根,他可是我们的国际友好人士,他曾经一口咬定我们中国人为世界贡献了四大发明。这个被抬出来和我们中国人争火药发明权的培根叫罗吉尔•培根,也是个不得了的人物,据说眼镜就是他发明的,他曾经在牛津大学里教过书,被人称为那个时代“大百科全书式的学者”,1914年,英国人出版了他的一本著作,这本书里有一封他在1249年写给巴黎主教的信,信里有一个火药配方。

  我们中国的专家跑过去,拿起书来一看,嘿,还真是如假包换的火药,这下蒙了,后来一想,反正他是在1249年写的信,那时候我们中国人早就把火药发明出来了,要不,就给他个“在我们中国人发明出来之后发明出来”的荣誉称号吧。再说,瞧欧洲人这架势,你不给他点甜头尝尝,他们是不会罢手的,没办法,落后啊。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0:03 |
  就在我们考虑要不要让这个培根沾光的时候,让人想不到的是,日本人不干了!日本一个叫有马成甫的学者站了出来,大声反对: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闲杂人等,全部闪开!他当时就写文章、做报告,在国际上为我们中国人争名誉。可把我们的专家乐坏了:关键时候,还是以前在一个锅里吃过饭的人仗义啊。

  那么日本学者为什么要为我们中国人说话呢?除了学术方面的原因,你还得了解日本人的心理。日本人在发达之前,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小弟,他们老祖宗的荣誉,全和我们的老祖宗有关。所以日本人要想为他们的老祖宗争荣誉,就绕不过我们老祖宗这一关,他就得把我们的老祖宗给带上啊。只有我们中国老祖宗有吃的了,他们的老祖宗才能就上那么一口——还要看我们给不给。当然,我觉得应该给,毕竟人家出了那么大的力嘛。

  在这一点上,日本人还是很老实的,不像韩国人。韩国人面对这一历史窘境,所采取的突围方法,是动不动就谋朝篡位。我们的老祖宗发明端午节,本来是出于好心,带着韩国人乐呵乐呵,没想到他们乐着乐着就给贪污了,并且再也不肯交出来。太不像话了。

  由于有日本专家的鼎力相助,我们中国人又赢了一局。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0:04 |
  写到这里,一般人就会歇手,只有比较厚、价格比较高的书里,才会还告诉你另一个更加气人的欧洲人关于火药发明的说法。为什么花钱多得到的知识就多、花钱少得到的知识就少?太不公平了,小弟我今天就要打破这人间的不平!好好揭发一下欧洲人的阴谋。

  话说蒙古人带着我们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往欧洲打的时候,生活在欧洲东边的德国人老祖宗算是尝着了鲜,虽死犹荣啊。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作为受害者,应该得到一点补偿,于是就认为火药是德国人发明的,准确地说,是一个叫贝索特•斯瓦尔茨的德国修道士发明的。德国人动作也是快,那边一咋呼,这边就有人在弗雷堡给这位老先生立了铜像,最后忽悠得法国和比利时人都给他建了纪念设施。

  好就好在德国人在欧洲一直不招人喜欢。这次没用我们中国人出马,欧洲人自己就起了内讧,更有英国人大声提醒,要大家小心德国人的阴谋,说德国人主张火药是他们发明的,是想在火药和大炮方面谋取类似于专利权一样的利益。这么一吵,就把学者招来了,学者们举着放大镜过去调查。没想到这位贝索特•斯瓦尔茨先生就像我们中国现在的干部,他不经查,不查还好,一查,连有没有这个人大家都说不准了。法国人和比利时人趁机落井下石,把纪念设施给拆了。德国人闹了个灰头土脸。

  总之,在人类的交流不是特别频繁的时代,在那些不方便的日子里,关于火药是谁发明的,欧洲人是争得面红耳赤,有幸在其中插一杠子的,除了阿拉伯人,还有印度人。就是那些坚持中国才是正宗的人,心里也不是很有底气。后来中西交通变得容易,欧洲的汉学家们把我们中国记载着火药的古籍带了回去,很神气地往大家的桌子上一掼,欧洲这才鸦雀无声,从此山呼万岁。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0:04 |
  三:猛虎出笼

  1:走上不归路

  火药出世的最大意义,是从此之后,在战场上人力不再是第一要素。以前一支几万人的部队,打一次仗要出几千万甚至上亿斤的力气,现在却显得多余了。举重冠军上战场,照样要缩着头,掩掩藏藏,不然就会被人撂倒,只能是空有一身蛮力。在科学的伟力面前,人类是那样的猥琐、渺小、不堪一击。

  武林人士有一句话: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武侠小说里,内功好像永远比外功重要。而事实恰恰相反,外丹家弄出来的火药,很轻易地就打败了内丹家弄出来的内功。什么武功、招式、九阴真经,在火药面前,是那样可笑。

  火药向人类打开了一扇快速杀戮的大门,不过好消息是,人类在尝到甜头后,肯定会掘地三尺,在其他方面也寻找相同的捷径。问题只有一个: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方的人最先醍醐灌顶,开始这种寻找工作。

  不得不承认,我们中国人受到了上头的眷顾。火药出现后,过了四百多年,才传到阿拉伯、欧洲。也就是说,在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垄断了这一高科技四百多年。

  四百多年啊!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0:05 |
  按照二十年一代人来算,四百多年就是二十代人,只要其中任何一代中国人福至心灵,参透火药的玄机,那我们都能无敌于天下,什么蒙古人,什么满清人,那时还有他们说话的份儿?在我们面前,他们只能跪倒,不跪倒就叫他被子弹打倒。他们想在这个世界存在,就只能指望我们的善良,不然他们只能亡国灭种,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这个民族一直人口众多,那时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能冲出亚洲,占领阿拉伯,征服欧洲,想发现美洲就发现美洲,想在非洲殖民就在非洲殖民,什么澳大利亚,什么南极、北极,整个地球都是我们的!外星人要是来抢地盘,我们不满意,都可以给他一枪。

  大家有没有闻出我上面那些话里的意淫味儿?其实我是被逼的,现在的愤青意淫,撑死了都是占领日本、收复台湾、威慑美国之类,显得那样小家子气。都已经靠意淫过日子了,为什么就不能往大里搞?!我是实在看不下去了,不得不亲自出马,示范一番。要是占领地球还没满足你的兽欲,那我可以替你考虑在宋代我们中国人占领银河系的可能。当然,占领了银河系之后,我们一定要爱好和平,要善待银河系里的各个民族,不能依靠武力欺负他们,要给他们说话的权利,给他们公平,唉,最让我担心的,还是那时日本人的命运……

  忽然发现我在意淫方面的才华也是大大的,可怕可怕,提防提防。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0:05 |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我前面说过,有人认为我们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只会拿来做鞭炮。这是不对的。我们的老祖宗可没这么爱好和平,可没这么玩物丧志,可没这么傻。在中国独占火药的这四百多年里,他们是想尽了办法,用火药来杀人。只不过过程十分曲折。

  火药在丹炉里现出狰狞面容后,耽搁了很多年,才正式走上战场。这中间是个什么过程,比方说是哪位高人在炼丹家那里知道了火药,又是哪位高人觉得火药很有军事价值,典籍里没有任何记载,结果造成了历史的缺失。古代的写手们真是目光短浅,居然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如此重大的革命题材。你就是在文章里稍微带上那么一笔,现在也能混个脸熟啊。不过要怪只能怪那个时代,那时的文人成天想的是如何替圣人立言,为高官立传。脑子里整天装着三个代表、眼睛始终盯着庙堂上政客的作家,当然写不出有分量的东西。

  火药第一次在战场上运用,据说是在唐朝末年,也就是公元904年,当时杨行密的军队攻打现在的南昌,战场上出现了一种叫“飞火”的东东。之所以是据说,是因为当时的人没有说明飞火的成分,认为飞火是用火药制成的武器的解释,是宋代人做出的。在考证上,这难免有不严格之嫌。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0:06 |
  但不管怎么说,在北宋初年,也就是公元1000年左右,火药在我们中国露出了闪光金身。虽然这时已经浪费了将近两百年,但我们也不用着急,反正还有两百多年呢。两百多年,足够我们统治地球了。有独创性的民族就是幸福啊。

  公元970年,当时国家军火部门的头头冯继升非常神秘地给皇帝打报告,说不好了,一种终极武器被他带人制造出来了!大家跑去一看,原来是火箭。现在的火箭,其实都是冒牌货,都不应该叫火箭,冯继升说的火箭,那才是正品:它真的是箭!但箭杆上裹了一团火药。这个东东是专门用来烧敌人的。我们不得不自豪地宣布,地球上有史以来第一件火器诞生了!不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见冯继升受到通报表彰,并且领到了奖金,接下来,两个低级军官——一个叫唐福、另一个叫石普的,分别激动地宣称自己发明了高科技杀人武器。当然,大家不用高兴,说是枪炮终于出世了,不是的,这两个人发明的东西其实只是冯继升科研成果的改进版。

  这些最原始的火器虽然被记了下来,但在研究时,只能用来做参考,因为史书只记了这些事,并没有详细记载制造方法、过程。真正能拿得出手、带得出场、让外国专家们服气的,是北宋前期,也就是公元1044年,由北宋官方赞助出版,由曾公亮等人编写的《武经总要》这本书。这本书给火药命了名,第一次把这种东西称为火药,我们现在叫它火药,其实是跟着这本书来的。同时这本书给出了三个火药配方,还介绍了如何用火药制造武器。当然,这些武器都是最低级别的。

  这本书就像一个分水岭,火药的金身第一次被扒光衣服,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他长啸一声,从此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上了杀戮这条不归路。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0:07 |
  虽然北宋的军火系统里已经有了制造火药的部门,但在摸索火药威力的道路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火药有两个特性,一是烧得快,二是脾气急,一旦被关在密封的地方,一点就爆炸。我们要的是它的爆炸性,我们好的就是这一口。这才是王道,其他的都是歪门邪道。虽然我们这些后人很着急,但在北宋时,大家就像初尝风情的处男,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北宋时利用火药造出的武器,可谓花样繁多,什么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烟球、毒烟球、火箭、铁咀火鹞、竹火鹞等等,所有的这些武器,不是用火药去烧人,就是在火药里加上毒物,用烧着后冒的烟杀人。这就难怪北宋会灭亡,给你好东西,你却不会用,不灭你灭谁?

  北宋虽然制造了大量的火药,但史书上详细描写的火药用于战场的实例,却是北宋末年的宋金怀州之战、宋金两次汴梁之战。第一次汴梁之战时,金军挨火药烧,吓了一跳,回去之后,立即仿制。那边在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北宋这边却一头钻进了传统文化。金军第二次攻打汴梁时,山寨来的火药武器嗖嗖地往汴梁城里扔,北宋却派神棍作法,说是请天兵天将。不知是天兵天将半路上塞车,没来得及下凡,还是他们嫌北宋朝廷临时抱佛脚,没有诚意,因而不肯来,反正汴梁城头最后出现的,是金军那寂寞的身影。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0:07 |
  在1127年北宋灭亡时,我们已经浪费了三百多年的时间,这时离火药传到阿拉伯、欧洲只有一百多年了。我们再不抓紧时间把枪炮弄出来,统治地球的机会就再也没有了。要知道,欧洲人可是狡猾狡猾的。幸好这时终于有人注意到了火药的爆炸性,利用火药爆炸性来杀人的武器终于被制造出来,这就是铁火炮。

  千万不要以为铁火炮就是后来的火炮,火箭不是那个火箭,铁火炮当然也不是那个火炮。我们是火药的发明人,在命名上就拥有特权,所以可以随便乱叫。这个铁火炮其实和现在的手雷、炸弹差不多,就是把火药装在铁罐子里往外扔,火药爆炸,铁罐子被炸裂,碎铁片乱飞,沾着死,挨着亡。讽刺的是,发明了这种武器的,却是金人。最先挨这种武器的,却是发明了火药的汉人。这一件事,隐隐约约预示了我们中国人后来的命运。

  战争永远是新式武器的催产婆。北宋灭亡后,当时北方是金国,南方是南宋。金兀术的表哥表弟和岳飞的堂兄堂弟开始以死相搏。1221年,金军带着秘密武器攻打南宋的蕲州,这种秘密武器,就是铁火炮。当时金军用抛石机将铁火炮抛进蕲州城,炸得南宋守军魂飞魄散,有些士兵的头被炸得只剩下了半个。现代战场上的惨状,活生生地穿越到了南宋。对此我能说什么呢?难道你要我赶紧宣布,我们中国人是第一个挨爆炸性武器炸的?觉得这虽然不怎么光彩,但好歹也是个荣誉?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0:08 |
  有些专家很不服气,所以就考证说利用火药爆炸性造出的武器其实是北宋发明的,这种武器的名称叫纸火炮,也就是用纸包火药,然后点着朝外扔。问题是这种武器爆炸后,它不能一击必杀,威力不大啊。其实你既然已经想到用纸包火药,为什么想不到用铁去包?那不是傻么?所以,说北宋的纸火炮是鞭炮的前身,那还可以听听,说他是爆炸性武器,实在有点勉强。

  不久南宋就将这种新式武器铁火炮仿制了出来,战争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你仿制我、我仿制你的过程。南宋后来拥有这种武器的数量,已经超乎现在人的想象。1257年,南宋的一个大臣在一份给皇帝的报告中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惊人的数字,当时的荆淮地区,常年保存着十万只以上的铁火炮,而对于制造能力,他说的是,仅江陵府一地,每月就能造出一千到两千只此类武器。

  南宋这种武器多,金人当然也多。所以当时的宋金之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火器的攻防战。那时候打仗,你要不带几件火器出去,都不好意思出发。不要说对方瞧不起你,自己首先就觉得丢人。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0:10 |
  虽然直到现在枪炮还没有出现,但你不用着急。该来的总会来。我们都知道,火药就像美女,人类一旦成熟,肯定会对着她猥琐地掏出一根又粗又长的条状物事。果不其然,悲剧很快发生了。幸好夺取了火枪贞操的是我们勤劳、善良、爱好和平的中国人,这才没出大事。公元1132年,一个叫陈规的南宋地方官员第一次将火药装进了竹筒,制成了竹火枪。任何一本讲火器的书都会提到这件事,但他们不会明说的是,第一次以身试法的,不是外族人,而是我们汉人自己。当然,陈规弄出了这件新式武器后,其实是想对付金人的,没想到一支被金人打败的南宋乱兵做了强盗后,先闯到他的地盘上,结果遭到了竹火枪的痛击。

  就像我上面提醒你的一样,对于古代的火器,你一定要放下现代的概念。陈规的火枪和现在的火枪完全是两码事。陈规竹火枪里射出的,不是子弹,而是火焰,其实就是把火药放进竹筒,然后朝外喷而已。据说这种枪操作起来需要三个人,一个人拿,一个人点火,一个人在旁边帮忙。虽然竹火枪名不副实,是假的枪,是葡萄胎,但它好歹让我们中国人拿到了火枪的初夜权,这就是陈规对当代爱国者的巨大贡献。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0:11 |
  终于,终于,在陈规竹火枪出现一个世纪后,也就是公元1259年,真正的枪面世了!虽然我写文章时,为了不让别人读起来不爽,很少直接照抄史料,但这个必须要引用一下。《宋史。兵志十一》是这样记载这件事的:“开庆元年,寿春府……,又造突火枪,以钜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寿春府是现在的安徽寿县。这段话的意思是,安徽寿县的人民,依靠集体智慧,造出了一种秘密武器,叫突火枪。这种枪用巨大的毛竹做枪筒,枪筒里平常放着“子窠”,打枪的时候,先点火,火灭后,“子窠”射出,声音就像铁火炮爆炸时那样响,一百五十多步内都能听到。“子窠”相当于现在的子弹,它究竟是用什么东西做的,是铁还是石子,记这件事的人没有说。

  在等了四百多年后,在我们等得泪流满面后,在火药这时说不定已经西传、我们可能已经丧失了垄断权后,安徽寿县人终于立功了!虽然史书上没有说明子窠是什么东西,但它毕竟被人用火药从管子里打了出去!打出去就是胜利,打出去火枪就是我们的。打出去后,即使不世之密火药已经传泄,但我们照样处于领先地位,我们还是有统治地球的机会。

  中原大地,终于响起了地球上自有人类以来的第一声枪声。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0:12 |
  2:你的就是我的

  高兴完了,接下来就是悲伤。我老是说统治地球、统治地球,说着说着,就把蒙古人给招来了。这一下,祸事来了。不知是他们听到了我的话,还是他们本来就有野心,总之,蒙古人真的要去统治地球了。

  就在宋金两国隔三差五摩擦一回的时候,在中国北方,一个原本弱小的民族慢慢撅起了他们瘦而骨硬的屁股,这就是蒙古人。别看人家原来弱小,但他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见风长。风一吹,嗖地一声,蒙古人就五大三粗了,又嗖地一声,他们就和原来的老领导金国人干上了。金国人知道不妙,赶紧抡起板子,对着蒙古人慢慢拱起的屁股狠拍,想把他们拍进地平线下去,可越拍蒙古人皮越厚实,越打他们越经打。

  这时候,陈规的竹火枪已经在宋金两国流传开了,金国军队打仗时,也用上了火枪,当然,不是现在说的那种火枪,它还是用来放火的。金军的火枪据说不是用竹子做的,而是用一层一层的黄纸裹成的。这时铁火炮在金军中已经升级成了震天雷,里面的火药更多,威力更大。不过因为金国灭亡时突火枪还没出世,所以金军无缘沾惹科学之福。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0:13 |
  蒙古崛起后,先和南宋签订了和平条约。南宋当时没想到后来的这个更狠,所以抱着祸水东引的外交政策,乐观其成。没有了南面之忧,蒙古人这才专心东向,猛攻金国。金蒙两军干仗时,蒙古人就像乡下土包子,可没少受火药武器的罪。当时火药武器改变战场胜负格局的最著名战例,是1232年的金蒙开封之战。震天雷在此战中一战成名。

  当时战场的态势是蒙古人攻,金军守。蒙古人为了攻城,造了一种隐身武器,叫牛皮洞子,就是用木头做一个架子,然后在上面蒙上厚牛皮。它就像一个移动的三居室。厚牛皮能防水防箭防石头,还兼带隐身功能。看过我文章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时金军应该用火箭了,但金军没那个耐心。当时蒙古人隐身在牛皮洞子里,摸到开封城墙下,正有滋有味地挖金军墙脚时,透过缝隙,忽然发现上面吊下来一个大礼包。蒙古人正考虑要不要收这份厚礼,一声巨响,牛皮和蒙古人都被炸得粉碎。不用我说,你也知道大礼包就是震天雷了。蒙古人对这种新式武器十分忌惮,不久就撤了兵。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0:14 |
  当时的中国就像一个艾滋病重灾区,无论谁进来,都会立即得一身人见人怕、佛见佛藏的世纪病毒。很快,蒙古人就也学会了制造各种超级武器。之所以学得快,是因为他们出台了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不过蒙古人眼中的知识分子,不是什么专家、学者、诗人,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在蒙古人眼里,那是一分钱也不值,就是孔子,蒙古人也不待见。蒙古人稀罕的知识分子,是当时中原地区的汉人工匠。

  蒙古人优待这些知识分子的方式十分奇特,那就是杀人。蒙古人有一个爱好,攻下一座城池后,把城门一关,对城中居民男的杀、女的奸,不杀光奸光绝不罢手。但是如果你会一门手艺,比如说会打家具、造房子什么的,你就可以免死。假如你会造火药、铁火炮,不得了了,你就是蒙古的院士了。本来安全地活着是我们天然的权利,可现在别人都被杀了,却不杀你,那么本来属于你的很平常的权利,这时就成了杀人者恩赐给你的特权。本来就是你的,现在却成了别人赏赐给你的,蒙古人的这种优待,可谓惠而不费,不花他们自己任何资源。受了这种优待后,工匠们想不加足马力搞生产都不敢,只能一心一意跟着蒙古人闹革命。

  .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