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陈子昂与遂州山水 胡传淮 初唐著名诗人射洪陈子昂,现存诗歌127首,文110余篇,不少诗文描绘了遂州美丽的山水,表现了诗人对故乡风物的热爱。 据《陈子昂研究》(韩理洲著)记载,陈子昂一生有三次到过遂州(四川省遂宁市)和长江县(今大英县回马镇长江坝)。《旧唐书·地理志》:“剑南道遂州,隋遂宁郡,武德元年,改为遂州。领方义、长江、青石三县。”陈子昂第一次到遂州为唐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8年),21岁的陈子昂第一次离开故乡射洪金华,沿涪江南下,经过长江县、遂州,穿三峡,到达京城长安,入太学(国子监)学习。第二次为武则天光宅元年(684),27岁的陈子昂赴东都洛阳考进士,道经长江县和遂州。第三次为武则天长寿二年(693)秋末,36岁的陈子昂守丧期满,入朝仕宦,由射洪沿涪江南下,经长江县、遂州、忠州、万州,转江陵,北上归东都洛阳,任右拾遗。陈子昂每次经遂州时,都深深为遂州山水所陶醉,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武则天长寿二年秋末,陈子昂丁母忧后,再赴东都洛阳,道经遂宁时,遂宁诗友们在遂州城南郊涪江岸边,设帐置酒宴为陈子昂送别。当时,秋风瑟瑟,寒蝉凄切,朋友们热情地劝陈子昂饮酒,祝愿他仕途、旅途都一帆风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陈子昂被故乡朋友们的深情感动,挥毫写下了《遂州南江别乡曲故人》一诗,赠给诗友们。他在诗中说:“故人悯追送,置酒此南州。”可见诗友们与陈子昂多么难舍难分,长亭更短亭,相送一程又一程,直到孤帆远影碧空尽,遂州诗友们才念念不舍地离开了涪江边。 武则天圣历元年(698)秋,陈子昂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于是辞官归里,在射洪西山构茅宇数间,种树采药,徜徉山水。归田后,陈子昂到过安居溪(今遂宁市琼江),作有诗《入峭峡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一首。安居溪是诗人家乡涪江的一条支流,陈子昂在诗中描绘了安居溪一带景物的幽邃:“烟沙分两岸,雾岛夹双洲。古树连云密,交峰入浪浮。岩潭相映媚……猿鸟暮春秋。”诗中浸透着陈子昂对故土的一片深情。 【原载】《芝溪集》,胡传淮著,2003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