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书去看戏别一肚子都是气
曾有网友发帖称:川剧《别宫出征》源自清代天藏主人所编著的《梁武帝传·郗夫人承宠妒人》,在该书中是“丁妃”和“苗妃”,而在川剧《别宫出征》中却成了“金妃”和“苗妃”,因此应将“金妃”更正为“丁妃”。对此,我曾发帖说明“戏”不等同于“书”。这里的“书”包括史书、小说等等。那些由原著(“书”)改编而成的“戏”,已经是再创造了的一种艺术形式。这“戏”的情节、人物(包括人物姓名)都可能同原著不同。不了解这一点的人,看了‘书’去看‘戏’,认为‘戏’与“书”不同,而对‘戏’大不了然,就会产生满肚子的怨气。川剧《别宫出征》的剧本把其中一位剧中人命名为金妃,虽然同“书”不同,但不应该去要求它“改正”,我们应当尊重剧作者的再创造。再举两个例子来阐明这一点。在川剧《江油关》中,剧作者黄吉安让邓艾把马邈给杀了;而在正史《三国志》中或小说《三国演义》中,邓艾都没有杀马邈。川剧《归正楼》取材自清代著名作家李渔的小说《十二楼·归正楼》。川剧《归正楼》中的“贝戎”和“苏月娘”这两个人物,在小说《十二楼·归正楼》中分别叫做“贝去戎”和“苏一娘”。贝去戎是小说《十二楼·归正楼》的主人公。川剧《归正楼》的男一号邱元瑞在小说《十二楼·归正楼》中连姓名都没有。能去要求这两个戏的情节和(或)人物姓名同“书”里的一样吗?!很明显,是不能去这样要求的。
看到川剧《死水微澜》同李劼人的原著不同,自然也不应当憋一肚子的气。君不见,新版的电视剧《三国演义》就同罗贯中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有许多的不同。事实上,川剧传统戏里的“水浒戏”同施耐庵的《水浒传》也不完全一样。愚以为,改编后的这另一艺术形式的作品好不好就看它是不是比原著更能吸引人。取材自李渔的小说的川剧《归正楼》,我们认为它改编得好,就因为它的确比原著好看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