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25|评论: 14

[文朋诗友] 千古佳联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2-17 15:34 | |阅读模式
1,

重重叠叠山青青山叠叠重重;


弯弯曲曲碧水水碧曲曲弯弯。


2



天上月圆,地下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日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3



坐北向南吃西瓜,皮朝东甩;


思前想后读左传,页往右翻。


4



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二更鼓四面锣,哐哐哐哐。


5



东典当,西典当,东西典当典东西;


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6



一犁耕破路边土,今日“芒种”;


双手捧住炉中火,明天“大寒”。


7



洞庭八百里,
波滔滔、浪滚滚,宗师由何而来?


巫山十二峰,云重重,雾霭霭,本院从天而降!



8,

雨打沙滩,沉一渚,陈一渚;


风吹腊烛,流半边,留半边。


9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10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11



趵突泉啸八声,石上四声,石下四声,声绕一池春水;


寒山钟声十响,寺内五响,寺外五响,响传百里客船。


12



水底日为天上日;


眼中人是面前人。




13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14,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15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沈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6



一对船儿港湾,一船秀才,一船官。当官本是秀才作,先做秀才后做官;


两个女人一样长
一个女儿,一个娘。为娘本是女儿做,先做女儿后做娘。


17



什么贵?什么重?风吹什么动?什么里面能藏风?


书为贵,情为重。风吹秋波动,哥心深处能藏风。



18


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起;


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19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下联: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子莫言回。
   原对:无!
  此联相传为【清代】钟耘舫之岳父下雨时挽留女婿的话,看似平常,实则用心良苦,绝妙异常。因为它巧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全联皆是古代人名。为:夏大禹:【夏】王名;孔仲尼:孔子字仲尼;姬旦:【周】武王之名;杜甫、刘禹锡:【唐】诗人;子莫、颜回:孔子的弟子。因难度太大,据说至今无人能对。


烟锁池塘柳
  出处和典故:
  陈子升在其《中洲草堂遗集》中,作了三个对句,寓于四首《柳波曲》诗中。皆以五行对五行。其一为:
  灯垂锦槛波。
  所在之诗为:“烟锁池塘柳,灯垂锦槛波。回波初试舞,折柳即闻歌。”“灯垂锦槛波,烟锁池墉柳。妄梦五湖湄,郎家大堤口。”一般地说,诗中之对仗,若未单独使用,不当作对联看。但陈氏在两诗自序中说:“客有以‘烟锁池塘柳’五字具五行以属余为对句,因成《柳波曲》二首,与好事者正之。”可见 “灯垂锦槛波”是专为对“烟锁池塘柳”而作的,相对独立,故这里作对联看了。灯垂,亦作“灯填”。其二为:
  烽销极塞鸿。
  所在之诗为:“烟锁池塘柳,烽销极塞鸿。东枝罢春水,南翼怨秋风。”(《续作锁柳销鸿之曲》)其三为:
  钟沉台榭灯。
  所在之诗为:“烟锁池塘柳,钟沉台榭灯。灯心红缕密,柳眼绿波澄。”(《烟锁沉引》)
  “烟锁池塘柳”这一千古绝对的上联,多少年来,无数贤人才子试对,均无佳句。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对联果真没有完美答案吗?清代一文人指出:遍览汉语之字,亦难得其精妙恰当,意境更甚之。不过,多少年来,还是有不少仁人试对。据说民国年间,某地出土一碑,上刻一对:
  烟锁池塘柳
  桃燃锦江堤
  此对一出,震惊四海。此联堪称无可替代的“绝对”对法。无论在格律、 意境、机关之上完全契合。清一色的左五行偏旁,无一与上联雷同且顺序一致(上联“火→金→水→土→木”,下联“木→火→金→水→土”),平仄工整,意境深远。如果说“烟锁池塘柳”是一副美丽的晨暮画卷,而“桃燃锦江堤”更体现出春日生机盎然之景象,一为轻柔婉约,一为热烈奔放,两副画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一“燃”字,其用笔之工完全不逊于“锁”字,堪称绝笔也。如果给诸下联评分的话,“炮镇海城楼”句只能给65分。其优势在于五行顺序竟与上联完全相同,但意境相差实在太大,只能称得上“的对”。“灯深村寺钟”与“烽销极塞鸿”意境绝妙,惜五行不齐,平仄各异。70分。“茶烹凿壁泉”之句五行工整,意境较好,应得75分。而而“桃燃锦江堤”可得90分。
  当然,“桃燃锦江堤”句也是有缺点的,不能说是完美答案,只可说是相比之下的最佳答案。一方面“锦江堤”非通用名词,“锦江”与“池塘”相比非通用也,故:“锦江堤”与“池塘柳”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此外“桃”与“烟”也有同平仄问题。不过,能得出如此的下联,已是非常的不容易。不过作者已无可考,或许来自民间。可能他很聪明,料定此联未来必将震动天下,故刻于碑埋之地下,其法亦妙也。


(古)铁瓮城西 金玉山三宝地
(今)华夏国中 孔孟墨子一圣人
(古)烟沿艳檐烟燕眼
(今)雾捂鸟屋雾物无
(古)寂寞寒窗空守寡
(今)俊俏佳人伴伶仃
(古)游西湖 提锡壶 锡壶掉西湖 惜乎锡湖
(今)过南平 卖蓝瓶 蓝瓶得南平 难得蓝瓶
(古)南通前 北通前 南北通前通南北
(今)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古)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今)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今)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淡水湾, 苦农民, 戴凉笠, 弯酸腰, 顶辣日, 流咸汗, 砍甜蔗, 养妻教子育儿孙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难, 难求人, 人人逢难求人难
以下是绝对
钟鼓楼中,终夜钟声撞不断。
?;;;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况愈下。
岑溪山水今奚在
好女子己酉生,
门口何人可配
霜降降霜,儿女无双双足冷
说明:清除某落魄文人,于霜落之日以“谐音”撰一上联
夏大禹,孔仲尼,旦姬,杜甫,刘禹锡
说明:明代江南着名才子吴梅村,在秦淮名***卞玉京宅中宴请诸名士。
席间有人以「谐音」出一上联,举座无人能对
今夕何夕,两夕已多
说明:民国初年,有人作一“拆字”对的上联,令人百思不得其对
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县令
清末光绪年间,江西南昌知县江某主持正义,被洋教士所杀,全国为之愤然。北京名流江亢虎在陶然亭( 亦名“江亭”)为江知县举行追悼会。当时曾有人作一上联求对,可惜无人能续联:
大凉山山山小,小凉山山山大,不论大山小山,都是锦绣河山
四川彝族居住地在大凉山,小凉山,大凉山占地面积远不如小凉山,当地人为此作一上联
嗟叹嚎啕哽咽喉
泪滴湘江流满海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驶驽骜马骤
植檀栽桂森木荣
荷花茎藕蓬莲苔
芙蓉芍药蕊芬芳
湛江港清波滚滚
渤海湾浊浪滔滔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寄寓客家 牢守寒窗空寂寞
迷途逝远 返回达道游逍遥
逢迎远近逍遥过
进退连还运道通
迎送远近通达道
进退迅速游逍遥
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
细水淼淼,江河溪流湖海
元中叶隐居不仕的南宋文人黄 潜身浙东山中,日日与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木相对, 某日,以「木」为偏旁作了上联,下联为后人所对。
冻雨洒窗、东二点(冻)西三点(洒)
分片切瓜、坚八刀(分)横七刀(切)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闲看门中月 思耕心上田
一明分日月 五岳各丘山
踏破磊桥三块石
分开出路两重山
骑奇马,张长弓,
单戈成战 伪为人,
张长弓,骑奇马,单戈作战
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束棘为薪,截竖开横成四束(李调元)
阊门启户,移多补少作双间(管家)
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少水沙即现
是土堤方成
树影临池,鱼在枝头鸟在水。(绝对)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2-17 16:24 |
欣赏!

发表于 2011-2-17 16:26 |
紫墨江南 发表于 2011-2-17 15: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

重重叠叠山青青山叠叠重重;

欣赏学习了!
发表于 2011-2-17 16:29 |
妙 !

发表于 2011-2-18 09:35 |
一位寡妇:lol:lol征下联;寂寞寒窗空守寡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09:50 |
回复 一事一议 的帖子

寂寞寒窗空守寡; 惆怅忧怀怕忆情。出句是一副古联,据说是一大家闺秀,及笄之年向求婚者悬一副联。声言谁若对上此联,便许出嫁。当时无人应对,其女也“寂寞”而死。下联为近人所对,平仄似乎欠妥,但做为巧对,是可以的。听罢李翊君的《沙漠寂寞》,灵光一闪,其实歌里的女子已经帮她对出了“寂寞寒窗空守寡”的下联——“沙漠泪海渐涨潮”。寂寞寒窗空守寡; 伶仃佛侧倦作僧。寂寞寒窗空守寡退避迷途返逍遥(古)寂寞寒窗空守寡(今)俊俏佳人伴伶仃相传,有一富孀旁居朋友家中,时有形单影孤之叹,遂出一妙联征婚,愿以万贯家财随嫁。其联云:“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一时无人应对。一天,忽然来了一游方和尚,身着敝衲,形容丑陋。那和尚提笔便写下下联应对:“倘修仙佛,休偕佳偶但依僧。”众人一看,对仗工整,妙语双关,于是齐声称妙。那富孀见后大窘。再看那和尚时,口念“阿弥陀佛”,飘然而去又另一版本,话此联乃一尼姑出,谁能对上即还俗嫁人,终未得佳对。伶仃佛侧倦作僧江海汹涌泛波涛

发表于 2011-2-18 13:32 |
真是好对联学习了!

发表于 2011-2-18 14:42 |
真得好好学习

发表于 2011-2-18 16:20 |
真是好对联学习了

发表于 2011-10-27 20:53 |
耐人寻味

发表于 2011-10-27 22:16 |
山石岩,岩上一古木,古木枯,此木为柴!
长巾帐,帐中一女子,女子好,少女真妙!

发表于 2011-10-28 10:30 |
值得欣赏、学习!

发表于 2011-10-28 11:55 |
万里长江江水永流千古月:一潮烟雨雨花深锁六朝春

发表于 2011-11-5 23:46 |
    相传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少妇>
    迷途遇道退还连迳返逍遥   <道人>
发表于 2011-11-7 08:56 |
3,


坐北向南吃西瓜,皮朝东甩;


思前想后读左传,页往右翻。


貌似是“从上到下读左转,书往右翻”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