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朋七绝<桐花鸟>赏析
南山种豆翁
五色毛衣比凤雏,深花丛里只如无。
美人买得偏怜惜,移向金钗重几铢。
―――《桐花鸟》全唐诗卷849_4
【题解】:可朋七绝《桐花鸟》诗载《全唐诗》第849巻,《唐僧弘秀集》卷九亦载。“桐花鸟”: 亦名“桐花凤”。 据古人记载这种鸟常出现在蜀中。因这种鸟每当春天桐花开时出现,专以桐花为食,而桐花一旦开过此鸟便也之随即消失 ,人们故名之曰“桐花鸟”, 又因其形似雏凤,故又名之“桐花凤”。
【赏析】:可朋这首小诗描绘了美丽的桐花鸟玲珑美丽的形态,以及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状。
“五色毛衣比凤雏,深花丛里只如无。” 起句先描写桐花鸟羽毛色彩斑斓,犹如小小的凤凰鸟。第二句极写桐花鸟体形之娇小,说它出没花丛之中稍不注意根本发现不了。这两句诗的大意是说:桐花鸟羽毛色彩斑斓,犹如小小的凤凰鸟。由于它体态娇小在花丛之中稍不注意根本发现不了。
“美人买得偏怜惜,移向金钗重几铢。” “偏”:副词,特别。“金钗”:妇女插于发髻的金制首饰。“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约等于旧制一两。据张鷟《朝野佥载》补辑云,桐花鸟体态娇小,只如人的手指大小,羽毛颜色五彩斑斓,鸟头上又有肉冠形似凤凰头冠,因此十分的好看。而且这种鸟性格温顺极易驯养,深得爱美妇人们的喜爱。她们接待客人时常将此鸟放在头上的金钗上,作为装饰,这种鸟儿也极乖顺直到客人终席离开也不飞走。三、四句诗就是描写当时人们喜爱桐花鸟的情景的。这两句诗的大意是说:那些爱美的妇人买到这种鸟后对它十分地珍爱,常将它放在金钗上作为头饰,因为它体形娇小,放上它也不过在金钗上增添几铢的重量罢了。
【附录】:
1.张鷟《朝野佥载》补辑“剑南彭、蜀间,有鸟大如指,五色毕具。 有冠似凤,食桐花。每桐结花即来,桐花落即去,不知何之。 俗谓之桐花鸟。 极驯善,止于妇人钗上,客终席不飞。 人爱之,无所害也”。
2.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七二“益州。 桐花色白至大,有小鸟,燋红,翠碧相间,毛羽可爱。 生花中,唯饮其汁,不食他物,落花遂死。 人以蜜水饮之,或得三四日,性乱跳踯,多抵触便死。士人画桐花凤扇,即此禽也”。
3.《东坡志林》卷二“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有桐花凤四五,日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之诚信于异类也”。
4.但历代以来人们常误将“桐花凤”与“绿毛么凤”、“倒挂子”的禽鸟混为一种。如:
(1).《集注分类东坡诗卷》卷一三、卷一四 “[赵]次公西蜀有桐花鸟,似凤而小。[陈]师道人谓之倒挂子、绿毛么凤是也”。
(2).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九八《桐花鸟》:“《湘烟录》:桐花凤小于玄鸟,春暮来集桐花,一名收香倒挂,又名探花使。《名物通》:倒挂鸟即绿毛么凤,性极驯,好集美人钗上,惟饮桐花汁,不食他物。身形如雀而羽五色,日间闻好香,则收藏尾翼间,夜则张尾翼以放香。出成都”。
(3).杨慎《升庵集》卷八一《桐花凤画扇》“李德裕《画桐花扇赋序》云:每至春暮,有灵禽五色,小于玄鸟,来集桐花。刘缋《霏雪录》云:即东坡《西江月》词所谓绿毛么凤,俗名倒挂。一名收香倒挂,又名探花使。性驯,好集美人钗上,宴客终席不去,人爱之无所害,尤为异也”。
5.而“桐花凤”与“绿毛么凤”、“倒挂子”并非同一种鸟。对此,明人王世贞已曾提出怀疑。他指出两鸟在出现的季节上,前者“桐花凤”出现在“暮春”,而后者“绿毛么凤”则出现在“早春”;另外两鸟在出现的地方上,前者“桐花凤”出现在“剑南”, 而后者“绿毛么凤”则出现在“岭南”或“广南”;而“桐花凤”所在的“成都”,并没有听说南宋人范成大所称的“五色倒挂鸟”。而苏轼在惠州、今广东惠州市所见“绿毛么凤”,乃是来自于“东海”。 如《苏轼诗集》卷三八: “岭南珍禽有倒挂子,绿毛红啄,如鹦鹉而小。自东海来,非尘埃中物也”。对此, 庄绰《鸡肋编》卷下中也指出:“广南有绿羽丹觜禽,其大如雀,状类鹦鹉,栖集皆倒悬于枝上,土人呼为倒挂子。而梅花叶四周皆红,故有洗妆之句。二事皆北人所未知者”。
6. 近来又有学者专门撰文进行辨析,指出“桐花鳳”乃雀形目花蜜鳥科的?藍喉太陽鳥”、“綠喉太陽鳥”;而“綠毛么鳳”、 “倒挂子”,緣其“倒挂”的生態特徵,則爲分類上屬於雀形目極樂鳥科、棲息地爲今分隸于印度尼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兩國的伊里安島及其附近區域的“藍極樂鳥”、“紅極樂鳥”。《中國動物志—鳥—雀形目》“藍喉太陽鳥,別名桐花鳳。國內分佈於西藏南部和東南部、四川、雲南、貴州、陝西南部、廣西、湖北、湖南。國外分佈於西自印度西北部,東至中南半島一帶。雄鳥頭頂和喉輝紫,背呈暗紅色;腹腰皆黃,胸部或與背同爲紅色,或與腹部同爲黃色,或黃色雜以紅色”。“綠喉太陽鳥,國內見於西藏南部、昌都地區西南部、四川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西部、西南部,中部、南部。國外分佈尼泊爾、不丹、錫金,東抵中南半島一帶。頭背及尾閃綠,下背暗紅,腰鮮黃色,喉輝綠有光;胸黃而雜以紅色細紋。西南亞種雄性成鳥前額至上背頜、喉暗綠而具金屬光澤,頭側黑色,頸側和下背暗紅;下背和腰間呈橄欖綠;腰鮮黃色,羽上覆羽輝暗綠,中央尾羽與尾上覆羽同色,先端黑,其餘尾羽黑色。”
7.有兴趣者可参阅《海外珍禽“倒挂鳥”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