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个其它单位都已经捐建几年了,东西都用坏了,你们科技局在县目督办通报批评后才姗姗来迟。还好意思在这里炫耀。
(第16期)
中共平昌县委目标督查办公室
2010年11月1日
关于全县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情况
督 查 通 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巴中市委办公室、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通知》(巴委办[2010]154号)文件精神和县委书记李映“要干就干好”的重要批示,近期,县委目督办会同县教育局以抽查方式对县级各部门、各中小学校关爱留守学生活动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现将基本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督查以平昌委办[2009]165号文件确定县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惠民连心行动”联系村新捐建留守学生之家规划表为依据,对县级相关部门在响滩镇、白衣镇、高峰乡、兰草镇、坦溪镇、元山镇、土兴镇、云台镇、板庙乡等21个乡镇的“部门建家、干部结对”和学校“管家用家”情况进行督查,总体看来,大部分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级部门积极参与,中小学校认真实施,常抓不懈,关爱留守学生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
一是阵地建设。县级有关部门积极投身于关爱留守学生活动之中,不折不扣落实援建“留守学生之家”任务,用心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县法院、县国土资源局、县环保局、县工商局、县农发行、县供销社、县事保局严格按“六个一”标准援建“留守学生之家”,同时按“五个一”要求与留守学生进行爱心结对帮扶,并适时开展各种关爱活动,使留守学生及家长深受感动,社会反响较好。
二是保障机制。大部分乡镇重视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年度目标工作考核,建立了关爱留守学生的组织机构,完善了职责制度,落实了相关工作措施。得胜镇下发关爱留守学生专门文件,并出资10000元在得胜小学建“留守学生之家”,镇上干部主动结对帮扶新场村小学留守学生。
三是常态化管理。大部分学校通过完善制度,细化责任,逗硬考核、常态化管理等措施以“家”为载体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家”的活力,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学校的温馨。驷马小学、元山小学为培养留守学生的爱好,专门设置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和塑胶运动场所,开展的“大手牵小手”、“小手拉小手”活动和组织的运动会、演讲赛、艺术节活动、与父母亲网络视频活动和预约谈心活动等,对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良好的习惯、塑造良好的品行都起到了积极向上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够、行动不力。个别乡镇和县级部门认为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是学校的事,家长的事,与己无关,既无安排,又无行动。在督查的21个乡镇中,还一些县级部门、企事业单位至今未按规划援建学校“留守学生之家”。(相关部门见附表)
(二)帮扶责任落实差,心灵沟通不深入。部分县级部门在“部门建家、干部结对”工作中未落实责任,帮扶不到位,特别是个别部门捐赠的废旧电视、电脑,根本无法正常使用。“干部结对帮扶”与学生互动交流甚少,淡化了留守学生最需要的心理疏导和精神引领。
(三)阵地建设参差不齐,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乡镇中心校及村小由于校舍紧张,将“留守学生之家”与其他工作活动室混合设立,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功能室”,根本不能充分发挥“留守学生之家”的关爱和教育作用。
三、几点建议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关爱留守学生的责任意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抓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根据平昌委办[2008]71号和平昌委办[2009]165号文件要求,各乡镇、学校要成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关爱留守学生办公室。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主动衔接帮联部门组织开展行之有效的关爱帮扶活动。县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督查机制,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关爱行动实施情况,协调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强化宣传,正确引导。各乡镇、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报道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塑造典型并抓好典型宣传工作,让全社会都关注留守学生,动员引导人人关心关爱留守学生,营造浓厚的关爱氛围。
(三)摸清底子,建立档案。县级相关帮扶部门和各中小学要对留守儿童生活、思想、学习和监护人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汇总分析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因地制宜探索研究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办法,全面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并坚持对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化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四)创造条件,寄宿住校。寄宿制学校是目前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问题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各乡镇和各中小学要进一步增添措施,进一步加强寄宿制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和集体生活,有助于父母不在身边,缺失家庭教育的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抄送:各镇乡党委和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县级领导。
(共印40份)
未按平昌委办[2009]165号文落实捐建“留守学生之家”任务一览表
单
位 | 捐建留守学生之家学校 | 结对帮扶学生 |
档案局 | 大寨乡宝堡村小学 | 宝堡村小学生 |
经商委 | 龙岗乡高阳村小学 | 高阳村小学生 |
邮政局 | 龙岗乡庙垭村小学 | 庙垭村小学生 |
电信公司 | 土垭乡大岭村小学 | 大岭村小学生 |
盐业公司 | 佛楼镇大松村小学 | 大松村小学生 |
烟草公司 | 佛楼镇光华村小学 | 光华村小学生 |
农业局 | 白衣镇复元村小 | 复元村小学生 |
武警中队 | 涵水镇明德村小学 | 明德村小学生 |
银监办 | 岳家镇向阳村小学 | 向阳村小学生 |
农业银行 | 驷马镇龙台村小学 | 龙台村小学生 |
工商银行 | 驷马镇柿园村小学 | 柿园村小学生 |
信用联社 | 兰草镇里仁村小学 | 里仁村小学生 |
移动公司 | 澌岸乡中和村小学 | 中和村小学生 |
人寿公司 | 粉壁乡火花村小学 | 火花村小学生 |
石油公司 | 青云乡龙寨村小学 | 龙寨村小学生 |
自来水公司 | 得胜镇四化村小学 | 四化村小学生 |
巴河公司 | 双鹿乡公平村小学 | 公平村小学生 |
百坚燃气公司 | 五木乡前锋村小学 | 前锋村小学生 |
小角楼公司 | 元山镇新华村小学 | 新华村小学生 |
统战部 | 土兴乡小湖村小学 | 小湖村小学生 |
工商联 | 土兴乡风凉农科村小学 | 农科村小学生 |
老干局 | 灵山乡在街小学 | 在街小学学生 |
总工会 | 云台镇铺垭村小学 | 铺垭村小学生 |
妇联 | 青凤乡赵垭村小学 | 赵垭村小学生 |
农办 | 鹿鸣乡尖锋村小学 | 尖锋村小学生 |
科技局 | 笔山镇千秋大坝村小学 | 大坝村小学生 |
统计局 | 镇龙镇民兴中心小学 | 中心小学学生 |
民政局 | 望京乡大沟村小学 | 大沟村小学生 |
县志办 | 望京乡高桥村小学 | 高桥村小学生 |
消防大队 | 界牌乡和平村小 | 和平村小学生 |
发改委 | 镇龙镇万家村小学 | 万家村小学生 |
卫生局 | 江口镇金宝竹元村小学 | 竹元村小学生 |
安监局 | 江口镇荔枝照灯村小学 | 照灯村小学生 |
文体局 | 元石乡云顶村小学 | 云顶村小学生 |
电视台 | 南风乡望崇村小学 | 望崇村小学生 |
农机局 | 白衣镇磴子天井村小学 | 天井村小学生 |
水利局 | 岳家镇中民村小学 | 中民村小学生 |
气象局 | 驷马镇民众村小学 | 民众村小学生 |
国税局 | 粉壁乡金寨村小学 | 金寨村小学生 |
地税局 | 青云乡华严村小学 | 华严村小学生 |
工商局 | 得胜镇五星村小学 | 五星村小学生 |
药监局 | 双鹿乡利民村小学 | 利民村小学生 |
社保局 | 五木乡爱国村小学 | 爱国村小学生 |
医保局 | 土兴乡福顺村小学 | 福顺村小学生 |
房管局 | 云台镇中嘴村小学 | 中嘴村小学生 |
人民银行 | 石垭乡长林村小学 | 长林村小学生 |
中华联保 | 笔山镇千秋天池村小学 | 天池村小学生 |
开发办 | 镇龙镇卧龙村小学 | 卧龙村小学生 |
2007、2008年未完成捐建“留守学生之家”任务的部门、单位(至今未建)
单
位 | 应捐建留守学生之家学校 | 结对帮扶学生 |
银监办 | 坦溪镇中心小学 | 中心小学学生 |
农发行 | 福申乡长胜村小学 | 长胜村小学生 |
移动公司 | 青云乡龙寨村小学 | 龙寨村小学生 |
人寿公司 | 涵水镇禅林村小学 | 禅林村小学生 |
财险公司 | 青凤乡红宝村小学 | 红宝村小学生 |
石油公司 | 土兴乡芙蓉村小学 | 芙蓉村小学生 |
四川巴河公司 | 澌滩乡中心小学 | 中心小学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