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28|评论: 5

第一次发帖,介绍我家乡,请随消水白鹤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4 01:07 | |阅读模式
在四川营山距县城50公里外的地方,有一个山区坝子宛如亮翅高飞的白鹤,是形似神,曰白鹤村。

    白鹤村,借助消水小场镇发展的契机,在短短的几年时光里,发展迅猛,势头特别强劲,形式特别喜人。广大居民农户由东至西从千里大巴山的著名山脉黑马山下一直到消水往双河一带营万公路上纵深发展,涉及白鹤各个村民小组。

    在消水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那一只白鹤跨过巍巍黑马山的余脉。从那一个叫九道拐的地方蓦然回首,深情的同饮玉带似的消水河。


    再回首,看看消水镇的驻地,那也是白鹤村的腹地,消水的两条支流情意绵绵的流淌。绕山拥坝,在哪一个叫改河口的地方,向前方对面是消水的老场镇,侧边在那棵苍劲又茂盛的黄角树下,是消水中学的驻地。莘莘学子读书求学的地方。

    记得小时我们在校晨练的时候,周老师最爱带着我们从校外的马路上一直跑步到那高高的盘山公路顶上一个叫马脚迹的地方。一直到现在,我的强健体魄也源于青少年时期的努力锻炼。

    好多年没回家了,好多年没有与周老师联系了,说真的,我想念他,一直对他深深的惦记。

    站在马脚迹的地方俯瞰白鹤村,白鹤村的地形特别像在跃跃欲飞,就像一只驻足消水的白鹤。从神奇秀美的小太蓬脚下飘过的消水河,从那座全县最大的石拱桥——消水大桥上走过,在消水镇的河东街上,在消水小学校的驻地上,我们会看到白鹤村北依传奇的大营寨。

    大营寨也是消水老场的一个天然屏障,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从营山到新店在到琵琶岭的旧时官道,到了消水河的消水大桥脚下,大营寨的青石板古道就此连接。

    这一条古老的官道在历史的沧桑中曾经是营山通双河到通江,南江,巴中,仪陇,平昌最捷径的官道。

    沿途还有很多历史遗迹,伟大的爱国人士冯玉祥曾在大营寨驻兵与此,传奇将军许世友跃马营山会师巴中,曾经在此练兵。

    从那松涛阵阵的大营寨子飘过的微风,我会喜不自禁的大口大口的呼吸这一种家乡泥土的芬芳。

    在四合头,小河坝,可以吃上四季佳蔬;一路翻山越岭,来到白鹤脊梁上。恍若神仙的逍遥,跨坐白鹤,闲适自乐的啖上几口消水河里的野生鲫鱼汤,还有繁子鱼儿,团鱼乌棒···

    此等享受不知天上有没有,我是舒服的享受过多年,就是漂泊在外,最想吃,最想喝的还有消水老白干,一碟花生米,一盘豆腐干,还有那一种叫醪糟的米酒,那种巴适安逸的日子在那一个叫白鹤村的地方特别流连忘返。

    此情此景待追忆,我的心依然停留在白鹤的翅膀上。展翅高飞吧!到现在我还记得我毕业时曾经对她的一个规划:那是我10年前的一个想法,放弃零散居住的村落形式,沿着消水河的东西两岸靠近公路延续前行。那些一家一户占着2—5亩的大院子,大地坝一律返耕或退林,这样集约了土地,新增了耕地,添了植被,还增加了城镇居民建房用地,还扩大了工业用地。

    你看看现在的消水白鹤,拥有投资近百万的页岩红砖厂两个,酒厂,家具厂新增多家,小场镇的规模更是空前发展,已经越界发展,与金华,黑滩2个村落无缝对接;与樟树,老观2个村落借地发展,特别是小河坝,在力量很小,经济特别薄弱的情况下,主动用土地置换全镇几乎一多半的劳动力,硬是在白鹤的脊梁上开辟了一条标准的山区公路,把消水到孔雀乡的里程拉近了五分之二的距离。

    白鹤村,我心目中的白鹤,在继续深化小场镇的建设当中,继续完善场镇功能,大力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提升场镇建设的整体功能,朝着宜居宜商的路子阔步前进。把我心中的白鹤留住,用那繁荣健康可持续的市场氛围,欣欣向荣的市场经济留住他;用那鲜美,可口的饮食小吃,厚重深邃的历史文化来依恋他···

    白鹤,你从此就不会飞走了。在那片希望的热土上,依山临水,左拥麻柳依依,右环消水潺潺,我心从此就随消水白鹤飞,一直低旋徘徊,用深情勾勒蓝图,用行动实现腾飞···
http://b54.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faa66d5fb2da63cf83a17e98ae78752622c006f1a1327a48d7d12d5cb36e69ff0b402c0772ca55afa517604da8d8879a5982abfb74e5c4b7758815065ad465e00b24059dd603b1af826cbb47e14446f6b3d954ce&a=56&b=54
http://b54.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faa66d5fb2da63cf83a17e98ae787526cd8a566de1064b29c00a7f1476b3bb528693475a96fc882565955e71ac6517e15503ddc3e76dc61063d2cc594f6fcc23dee9e8bda38ec29b193531e1d6c4970ba6857428&a=59&b=54
    我房子对面的张哥哥特别是一个捕鱼的能手。

    每晚在消水河里都可以用渔网捞起好多野生的鲫鱼。每次,想吃鲫鱼了,就早早的蹲在麻柳树下,盼着张哥哥的小渔船靠岸。


    通常张哥哥一直是这样的规律,清早4.5点来到河边,就在消水河道上的麻柳树滩到新渡黑滩子这一段流域撒网捕鱼。张哥哥撒网的姿势就像跳舞一样优雅。稳稳当当站在小船儿的中央,那一叶扁舟似的小船儿。就只能够站在小船的中部位置。直直的站起身来,不急不缓的抖开渔网。

    假如专门捕巴掌大以上的鲫鱼,必须用那1.2米以上宽度的丝线网网,靠近河道的岸边以弧形的半包围形式撒网。经过7.8小时的时间,等那些在河底折腾够了的鲫鱼儿冒出水面,或在水中四处闲游的时候,那些鱼儿就会不明不白的走进十面埋伏。丝丝网网要么挂住鱼鳍、要么黏住脑袋、那些鱼儿就在张哥哥迎着夕阳收网的日子里,成为我们晚上最美的鱼汤佳肴。

    我经常看见,张哥哥收渔网的时候,总是会小心翼翼的把一些小一点被杂草挟带裹在渔网的小鱼儿,轻轻地分开束缚纠缠的丝丝网网、杂杂草草。然后蹲在船舷边,把小鱼儿依然放在水里。让那些小鱼儿在水面旋翼几下,小小鱼鳍一摆一摆的又回到了河底里。

    我看见了,总会想到这个问题:原来消水河的野生鲫鱼为啥这样多,原来打渔的像张哥哥这样的人实在太多,他们用自己的言行遵守了一个生命循环,自然回归的朴素道理。那就是小鱼儿是一定要让它长大的,必须要正常繁衍后才可以捕鱼的,这样河里鱼儿始终不会枯竭,才可以持续打渔。所以我也要严肃的倡议:两天晒网,三天打渔,作为捕鱼人这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
      

    用一个小小鱼篓,在张哥哥的小船里装上三五条巴掌大的小鱼儿,也就是一斤多左右,高高兴兴提回家。让妈妈为我做上精美诱人的鲫鱼汤,美美时时的全家人喝上一碗,那种高心不言而喻啊。

    往往我还会很留意妈妈做鲫鱼汤的方法:假如做清汤鲫鱼汤!!首先挑鱼:要手掌长的就OK啦!!而且一定要鲜活,鱼眼的颜色要明亮清澈,鱼身要滑然后是清理鱼:把鱼鱼鳃、鱼肚子、特别是鱼肚子上面的小鳞都要去掉洗干净,还有肚子里面的黑膜,不是每条都有的,有的话要去掉。可以看到在鱼腮下面到鱼尾有一条线,两面都有,最后要用刀从鱼腮下面的位置切下去,鱼尾再切一点你会看到鱼身体里面真的有一条线,用手抓住用刀轻轻拍拍把它拽出来,这条线有一种土腥味(加热之后)。开始下锅:鱼汤嘛,不用油就OK啦!!锅里加水,把鱼放里面加上两片姜,两段葱开始煮,开锅以后到小火,“千滚豆腐万滚鱼”!!等到汤耗去1/3的时候放入少许牛奶(不喜欢可以不放)。出锅之前:准备好蒜沫和香菜沫,你可以选择放进锅里还是放在即将倒进汤的容器里,依自己的口味在锅里加盐和胡椒粉,不要加味精了,鱼是天下第一鲜,出锅:一边喝一边吹,趁着热都喝掉,凉了就没有那个味啦!

    往往家里顽劣挑食的小儿子一闻到鲫鱼汤,就会猴急猴急的端起搪瓷碗,让奶奶先为他舀满一碗。我最担心把他的嘴唇汤破了,一定亲自用勺子一勺一勺的喂他 。那种感觉真的体谅舔犊之情啊!妈妈总是一定要等我喂完小儿子,才把汤端起出来,好好地分享。虽然汤水有一点冷了,但吃下去我的心头总是热烘烘的、、、
      

    还有一种烹调野生鲫鱼汤的方法,那才叫原汁原味。我清楚的记得,我老婆刚刚生产小儿子的时候,奶水不足。妈妈一清早就吩咐我早点到麻柳树下面等张哥哥的打渔上岸。张哥哥知道我急着等要鲫鱼下锅为老婆煲汤,张哥哥总是拿出新鲜的鱼儿让我跑步拿回家交与妈妈。

    妈妈会用一种原始的办法,就是活鱼进滚烫的锅里煲鲫鱼汤,具体是这样的:将鲫鱼去鳞及内脏洗净,加水适量,煮至半熟,加黄酒清炖。老婆每日喝上4·5两份量一碗的鲫鱼汤,两三日下去,奶水就很是充足,养的小儿子白白胖胖的。让我幸福的感激野生鲫鱼汤、、、
     

    真正的,欢迎来到消水,我热情的为您煲一罐消水河的野生鲫鱼汤,请你尝尝,什么叫原汁原味、、、 http://b54.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faa66d5fb2da63cf83a17e98ae7875264f8ebbc4cad97ed8716df31a5e7c679198b9f454ba35cf564f5086e05e53d1414eed6afa81b756fe61bc0aa038b4f14b2db5667f54ccf0dd5f67c5efb73aaa0989011b0b&a=54&b=54 http://b54.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faa66d5fb2da63cf83a17e98ae787526108d219431a2c4bae51de9b888a66dd357d70137878fe4db614ed885fd14e3bdeb064dfd14ea3f08c6d475803e60c5e1c39844ceb5ef60de467697959cc9da090a8f1012&a=56&b=54
http://b48.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faa66d5fb2da63cf83a17e98ae787526d9cd5efae489163730e1d04821eef88355604c2ce22e61a3fe7fd8bd1d10f6e4879a509d2b1d5656613c42ce8debc7946fb267435cdf17ed72235d93bc02279a7a29cd0d&a=56&b=48
http://b18.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faa66d5fb2da63cf83a17e98ae787526c28c58d08d85f03ac9ae409462fe06c9af4a5c218ab31b0b50f6bf4f5cfa86e532819754ab9e5288457b6f5a9a7de096cae6b0deab55fbbf7eab3dbda847b856e726cb6a&a=18&b=18
http://b53.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faa66d5fb2da63cf83a17e98ae7875261738216f2f3d89a7b02e99d875fd6e61aa8edc0322aafe1f2312eed9872e7da3753c41fd76a44c01850c871ba935c4d529ffc041c4e1a7d2f4f7addd775446d9325003c6&a=55&b=53
     
    在这广袤的空间,借此机会隆重推介营山上山区的中心镇-消水。消水,溪流淙淙,大小两河因水力发电的较好利用,水势缓缓。多情的缠绵巍巍蓬山,黑马山···
   消水,水陆兼济,车流舟楫,比较繁荣。一直处于四面环山的相拥,山区坝子的紧密相簇,如同颗颗珍珠镶嵌在大小太蓬,黑马山等山峦之颈项,更是一袭绿妆的丰台千丘田,蒋家浜,李家寨,翟家坝,遥相呼应的琵琶映月,黑马恋栈之起伏绵绵。消水,更具多情的风骨。

   特别是在形如亮翅高飞的白鹤上生活与长大的我,更是舍不得家乡的小桥流水,驿路的九道拐,特别钟情消水的野生鲫鱼,小河坝,二河头的绿色无公害蔬菜,还有许多许多,你一直想追寻还没追寻到的梦,那就是消水比较具有投资潜力,如搞一些亲水的农庄,主动融入太蓬山风景区的发展,为太蓬仙迹的追寻者沐浴一路风尘。

    赶快来吧,消水,就是传说中贵妃终老都是凝子如滑,娇艳如花的天然氧吧,水吧···我的家园,你可以两路并进,一路营万油路到消水,二路是广垫组成公路到消水,来消水,泡水吧,啖鲫鱼汤,吃盐皮蛋,坐在桥上看美女,行在小船叹风景!
   “ 五·一”黄金旅游假期即将来临,车辆蜿蜒行驶在山水如画中,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假如车辆劳顿,身体乏困,可以步行登顶小太蓬,通过痛快淋漓的流汗,释放憋屈式的心累,在运动后的愉悦中,您完完全全可以达到心满意足的特效。那就是在小太蓬山顶所有领略的感悟、、、
    从营山到小太蓬应该先到消水场,从营山到消水在营山汽车站乘车,大概只要10元左右就可以坐到消水场,车程时间大概1小时左右,就可以登顶小太蓬半山腰,我在我家乡四川营山消水镇蓬山村发掘多处道教场所遗址。具体位置也就是消水镇与太蓬乡接壤的村落,从消水河沿着登顶太蓬山的小径,到达一个叫小蓬观的地方,至今可以看见不知是哪朝哪代留下的道场遗址。气势恢宏,面向紫气东升的方向,临山而建,特别让人领略天地合一的道教法则,那些炼丹炉,那些道教场所是一个个值得研究的地方、、、
     在小太蓬的山顶中央,有一座开掘于农业学大寨时候的山平塘。听我家父辈讲,这些山平塘的好多青条石,还是把古寨的围墙拆掉,用于堤坝建设,真是可惜了。但是至今还有很多寨墙遗址留于至今,还有在哪一个任家窝的对面,那个小水库的侧边,还可以看见很多佛教塔林的遗址。只是经历若干年,巍峨的舍利塔已经倒下,留下许许多多的青色条石,还有栩栩如生的石刻雕花。这些都是很值得文物发掘的东西。
    我离开家乡好多年了,记得小的时候,一直上初中,每年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都会留恋松涛林海的美貌;抚摸古寨墙的沧桑,跃过紫气东升的东寨门,我们会纵深挺进。会看到老鹰茶茶园,还会去看那一个叫一碗水的地方。在哪一个硕大无比的青石头上面,上面留有几个天然留下的石坑,如同饭碗一般大。里面常年都盛满水,假如您舀去此碗的水,一会儿又有了。特别神奇,特别记忆犹新。记得每年伏旱季节,总是有善男信女去顶礼膜拜,乞得风调雨顺、、、
     在美丽的小太蓬半山腰,还有李小明别墅。那是川东北民居的最有特色的代表作,保存相对完好,值得发掘、、、
     总之,我一直从童年到青少年时期我都要去小太蓬玩。特别是踏青季节的清明节前后,我一定要去采摘一把映山红,好好的养一段时间,让我的陋室里一直香弥好几天。够我留恋的,也够我幸福的回忆。

    在小太蓬玩上一天半载,返回消水场。在这个季节,可以到消水河里砍火把鱼儿,就是桌上水鱼儿,一定记得要把渔网眼弄大一些,专门捉那些个头偏大的,呆头呆脑的叉口繁子鱼儿。喝上那些巴适的鱼汤,全身通泰,一身的劲儿可以忘却整个的疲惫、、、
    消水是我家,柔情似水消水消魂地,来到这一方山水诱惑,乐不思蜀再也不想以前的她、、、
    消水是我家,打造消魂人家处处家,吃香的、喝辣的、饱览山水如画,尘嚣喧泄,凡事绝决、、、
    消水是我家,愿所有热爱大自然,从那城市有如鸽子笼间走出来的旅游者,请飞跃巴山蜀水,溯源宕渠之水—消水欢迎您、、、 http://b59.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faa66d5fb2da63cf83a17e98ae787526195deeb4ef1bb6d8ea2dccfa07509196293b020f531c50b7421abb4a200b97ce237a867b79f069216e8c16adaddce5ef8d47417c8e0c8c2df6f3730268af02d5e954bfa7&a=48&b=59 http://b48.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faa66d5fb2da63cf83a17e98ae78752604f85dcaca52581c910b90fce428d21aefa0fe32083b779f0e0f19bf4751ece7032b2687e6000f1436979b1d6f308bbaf6ecbc0e772cbb24aeecb1139079df8d601fdbcd&a=55&b=48http://b48.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faa66d5fb2da63cf83a17e98ae787526b0b547420504892ce126ca7cbb16124cc9c9f05c1eb7cc93438d54f9ce7addddb00bbb99f930c1442244baed3936644e615f0570fa2830b339a764647cc2db3af787530d&a=54&b=48http://b53.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faa66d5fb2da63cf83a17e98ae7875260d38d7eef8e831425195401bf04987716ab98bbf73b98adb169ae6179dcabf407807113d43bccadc038e040629966e53c5199cb5dc8913473f32d3f0929e96f4ead105b5&a=56&b=53  犹如蓬山之巅的迎客松,一如既往的真诚欢迎您的光临—消水白鹤,那山那水、山水如画、、、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01:34 |
谢谢坛友的片片,让我家乡藏在深闺人也识,让我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所以分享我对家乡的赘述、、、

2015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0-11-4 21:12 |
好帖的图片看不到,遗憾。:(:)

发表于 2010-11-6 10:58 |
有啥,没啥

发表于 2010-11-6 11:45 |
跑到我老家论坛来宣传呀!!

发表于 2010-11-13 23:01 |
无图无真相,且文字太长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