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249|评论: 92

皇帝来过四川巴中!!!!!!

  [复制链接]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0-10-3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武周朝时期,女皇武则天权心、疑心过重,不惜杀儿弑女,以保皇位,太子李显性格懦弱,才保得性命,被贬至当时的蛮荒之地巴州【今巴中】,随附一道密旨给巴州县衙,严加对李太子的监管,如李太子有串联同党之行为,无需上奏,可以就地处决。

     当时的县令也是墙头草、外忠内奸、阿谀奉承之徒,油滑之极,于是指示其妻弟牛生,对李太子百般刁难,牛生本是市井小人,自幼不学无术,吃、喝、嫖、赌样样俱全;仗着其姐夫的势力,鱼肉乡邻、欺男霸女、强拆民房、圈民地,修建行鱼水之欢的红楼;牛太岁自认为有监视李太子的“重任”在身,更是有恃无恐、无恶不作,毫无法理朝纲之言,当然牛太岁收刮的民脂民膏、美女也不忘其姐夫,县令大人也是一一笑纳

     猖狂至极的牛生,兽性大发,竟然把李太子的随身女侍从掳走、霸占,生性懦弱的李太子,含恨忍辱,一人跑到巴州一山头,望着皇朝方向痛哭流涕【此山后称 望王山】。

      天道循环、法理昭昭,武皇乱淫祸政,残杀李氏忠良,天怒人怨,武周朝的宰相张柬之暗聚力量,领头发动的宫廷政变,软禁臭名昭著的武则天,接李太子回京,扶上皇位,还政于李姓。

   
令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深知欺辱当年落难太子、如今的皇上,后果的严重性,为落个全尸,图个痛快,于是全家连夜自缢身亡。果不出已亡县令所料,李太子一登基,急密令心腹干将,下巴州抓捕当年凌辱他的一干小人,心存侥幸、正在歌舞升平、淫乱的牛生牛太岁,及其相关族人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男丁一概砍头、割其阳具喂狗,女的则是押送妓院卖淫而亡,族人的祖坟也被刨开,夷为平地、、、、、、、、、
                                                                  后坝村农民

                                                                          2010 10 3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5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中宗李显(又名李哲)是高宗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武则天所生的第三个儿子。他一生两得立储、一次被废、两次登基,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番登基的皇帝。起伏波折的帝王生涯,使他的精神遭受极大刺激,称帝以后,政治上无所作为,生活上窝窝囊囊,武则天改朝换代,废了李显做女皇。但事后,因为众人不平,迫使武则天让位于李显。于是李显便登基两次。



太子都遭了,还不说老百姓,小时候家里穷,常常向大人要吃的,外爷就给我讲了这个故事,好吃要割嘴,割鸡鸡,以至于几十年过去了,我这个土老百姓,现在都不吃零食。新闻报道某某地方贪官倒了,不知这些贪官小时候听过这个故事没有????

发表于 2010-10-3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这本来是我们巴中的一点资本,可惜啊,没有谁打这张牌啊,你看哈,广元有个女儿节,距离广元不到200公里的巴中为什么就不能搞个太子登高节呢?还有阆中大打张飞牌,其实说穿了张飞套用现在的行政级别也不过是一个地委书记或者省军区司令而已。我们巴中有这么多的灿烂的、悠远的历史掌故,为什么就不能拿出来呢?就只拿“红色旅游”说事情也太单调了吧。

2015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严逊


    朋友说的:victory: :victory: :victory:

发表于 2010-10-3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kai锁

发表于 2010-10-3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望王山因此而来

2015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彩练当空舞


    谢谢朋友。

2015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ton5948

:P :P :P :P :P

发表于 2010-10-3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重了吧

发表于 2010-10-3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liness::victory:

2015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再爱一次


    朋友说罚重了,说实在的,我觉得不重,你看现在这个社会,贪污受贿、杀人放火,只要有钱就可以摆平,如果学习古代,杀几个,你看社会秩序会不会好一点。

我不是崇尚暴力,只是这个社会让普通老百姓有点失望!!!!

2015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白兰儿


    谢谢、朋友关注!!!!

发表于 2010-10-3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乱说!
当年被贬巴州的是李贤,
并被武则天赐死巴州,后移葬长安。
后来追封为章怀太子!

2015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lixiaoguilang

小时候家里穷,常常向大人要吃的,外爷就给我讲了这个故事,好吃要割嘴,割鸡鸡,以至于几十年过去了,我这个土老百姓,现在都不吃零食。新闻报道某某地方贪官倒了,不知这些贪官小时候听过这个故事没有????


还有朋友有空的时间去查查 李显、李贤都被武则天贬到巴州过,谢谢你的关注。
   

发表于 2010-10-3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章怀太子李贤,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生于永徽五年(654年)十二月,文明元年(684年)三月在巴州被迫自杀,享年32岁。由于他的死因十分神秘,引起了古往今来不少人的猜测与争论。  

史载李贤是在上元二年(675年)六月被立为太子的。尽管当时朝廷内外对李贤评价颇高,但武则天却对他不太满意。她屡次下书训诫儿子,并让人撰写了《少阳政范》和《孝子传》二书供李贤研习忠孝之道。仪凤四年(679年)五月一天夜里,深得唐高宗、武则天宠信的正谏大夫明崇俨被杀,有传说是太子派人干的。不久,武则天就以太子好色、与奴仆赵道生“押呢”等为由,下诏立案拘捕太子,搜查东宫。结果在马坊里搜出甲胄数百具,赵道生也在刑讯之下供认受太子指使暗杀了明崇俨。次年八月,李贤被定作谋反罪,废为庶人,囚于别所。同党非流即斩。开耀元年(681年)十一月,又将他迁往距京城2300里之遥的巴州(今四川巴中)。两年以后,李贤终于被武则天派遣的酷吏左金吾将军丘神绩逼令自杀。  

武则天为什么要一再逼迫以至于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呢?一说以为是母子争权。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早在高宗朝后期,她就取得了与高宗—— “二圣临朝”的权利,把高宗当做傀儡而独揽朝政。然而,自从李贤继立为太子之后,多次受命监国,深受高宗与朝臣的赞赏。仅仅一二年的功夫,当朝宰相除了刘仁轨与武则天关系密切之外,其余的人几乎都倾向于听命太子。武则天对此当然不会无动于衷,听之任之。更令她恼火的是,李贤居然召集了一批学者注释《后汉书》,大有与后党北门学士们分庭抗礼之势。及至明崇俨被杀,李贤又喜形于色。武则天一气之下,立即找借口废太子为庶人,并放逐到边远地区。但碍于高宗的庇护,不敢进一步加害。高宗死后仅三个月,便立即除掉了这个仇恨已久的政敌。此说得到了众多史料的佐证,似较合理可信。  

另一说为身世说。认为李贤本是武则天姐姐韩国夫人所生,在母以子贵的古代,武则天自然要千方百计地除掉他,另立自己的亲子为太子。据记载,韩国夫人早年守寡,永徽中武则天再次进宫为昭仪后她便以大姨身份出入官禁,颇得高宗的宠爱。联系起李贤生于岁末去昭陵进谒的途中,有人推测武则天的这个孩子可能早产夭亡,而此时韩国夫人恰巧也为高宗生了一个男孩,于是抱来顶替妹妹死去的孩子。此时的武则天尚在全力对付高宗的元配王皇后及萧淑妃,多一个儿子对她是有益无害,自然不会违背高宗的旨意。一个月以后,高宗就匆忙地同时将李贤和已经三岁的哥哥李弘册立为王。这样急于确立李贤的地位,似乎证实了以上的猜测。李贤继立为太子之后,武则天与他的矛盾便开始激化。当时宫中也纷纷传说太子是韩国夫人所生,甚至传到了李贤的耳朵里,可见李贤非武则天亲生一说还是有一定根据的。

第三说为谋反说。本来李贤就是因为在宫中抄出数百套甲胄而被定为谋反罪的。在流放期间,他真的萌发了造反的念头,后因事泄反遭杀身之祸也不是不可能的。李贤作为太子时曾多次受命监国执政,在朝臣甚至百姓中一直有很大的影响。他死后仅半年,徐敬业等人在扬州举兵反叛,就曾找了一个面貌类似李贤的人四出招摇,以示自己是奉李贤之命起兵的,号召天下迅速响应。可见只要李贤仍然活着,随时都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朝野反武势力的领袖,而卷入到谋反之类的事件中去。

此外,遭谗说也是一种较为可信的说法。早在李贤仍是太子的时候,以能通鬼神而深受高宗、武则天宠信的明崇俨就散布过太子不能继承皇位,应该另选英王或相王取而代之等言论。1972年考古工作者从李贤墓中发掘出了《章怀太子李贤墓志铭》,文中多次以晋献公听骊姬之言杀申生、汉武帝听江充之言杀刘据、晋惠帝听贾后之言废愍怀太子司马遹之类的典故来暗喻李贤之死。看来李贤遭谗而死,不是妄言。以上四说孰是孰非今天已经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诸说都有各自的道理,很可能李贤之死是其中多个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60年代初,郭沫若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说法,认为李贤实为宰相裴炎陷害致死。他推测武则天在废掉唐中宗后有意起用李贤,立即派丘神绩去巴州,看看李贤是否已经悔过自新。裴炎出于篡夺朝廷大权的阴谋,设计暗害了李贤。所以李贤之死既不是出于武则天的指使,也与丘神绩无关。郭沫若认为丘神绩此后不久被贬官是误以为丘逼死了李贤,后来发现他被冤枉了,就召回他官复原职。此说基于大量的推测,缺乏直接证据的支持。有人注意到李贤死后不久的扬州反武兵变中,裴炎的外甥薛仲璋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薛真是受裴的指使,那么为什么他们一方面要奉一个假李贤为号令搞兵变,一方面又派人杀了真李贤。须知当时远徙巴州的李贤,即使回到京城也很难立即对裴炎构成太大的威胁。因此裴炎如果真想暗害什么人的话,武则天或李显一定会首当其冲,而不会是李贤。总之,裴炎暗害李贤说只是出于推测,聊备一说,很难信以为真。

李贤死后被追封为雍王,就地葬于巴州,至今仍在当地留有遗迹。神龙二年(706年),中宗李显将其灵柩迁回长安、陪葬乾陵,景云二年(711年)又追赠他为章怀太子。1971年至1972年,考古工作者对章怀太子墓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发现了一批三彩殉葬品和许多精美的壁画。今天,人们驱车前往位于陕西省乾县乾陵乡东金村南约300米的章怀太子墓,沿着那阴森森的墓道走进墓穴,欣赏着那些精美、罕见的唐代壁画,吟诵着他那脸炙人口的《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搞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报蔓归。”一个整天忧心忡忡仍不免死于母亲之手的悲剧王子的形象,恍然若现。


李贤(653~684年),字明允,唐高宗之子,武则天所生。永徽六年(655年)封王,上元二年(675年)立为皇太子,受令监国。后与母亲武则天生隙,于永隆元年(680年)被废为庶人,徙巴州。
武则天临朝后,其被命自杀。陪葬乾陵,后册赠章怀太子。

  唐章怀太子李贤,字明允,武则天所生,唐高宗的第六个儿子。武则天亲生了四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长子李弘为皇太子,性情仁厚,高宗欲禅位给他,李弘每次见到专权擅政,就旁敲侧击地加以劝谏,渐渐引起武则天的反感。已被贬入冷宫的萧淑妃生有二女,一个是义阳公主,一个是宣城公主,此时也因母亲得罪武则天被幽禁于掖庭,年龄都三十多了,也嫁不出去。李弘对她们十分怜悯,要娶为妻子。武氏大为怫意,不久便以药酒毒死了李弘。

  高宗又立二十二岁的次子李贤为皇太子。李贤也是武则天亲生。他自幼“容止端雅”,小小年纪就已读了《尚书》、《礼记》、《论语》等,过目不忘。曾受封为雍王,高宗对李贤也十分爱宠,因李弘已故,便令李贤继立。李贤聪明好学,处事果断,在士人中有一定声望。读过《后汉书》的人都知道有“章怀注”,注者正是李贤。李贤组织一批名儒注释《后汉书》,尽管得到父皇的褒奖,但也引起母后的猜疑,因为《后汉书》载有后汉大权落入皇后和外戚之手的史事,带有讥讽时政之嫌。

  两年后,高宗下诏改元为调露,与武则天巡幸东都洛阳,命李贤监国。原来武则天害死了皇后与萧淑妃,心下也觉得很不安,在夜里常见二人披发沥血,向她索命。于是武则天去洛阳,免得冤鬼纠缠。

  李贤在长安监国,处事明审,然而明崇俨却密告武则天说:“太子福薄,不堪继体,惟英王貌类太宗,相王旦貌当大贵,两子中择立一人,方可无虞。”武则天十分信任明崇俨,只因李贤无过错可指摘,只得勉强容忍。她屡次下书训诫儿子,并让人撰写了《少阳政范》和《孝子传》二书供李贤研习忠孝之道,还“数作书以责让贤”。书中暗寓训斥的意思。李贤本是个聪明人物,窥出奥妙,也怀疑母后别有用心,于是母子间生出许多嫌隙。

  第二年,武则天的宠臣明崇俨在路上被强盗所杀,武则天怀疑由李贤主使,大索盗犯,数月没有结果。李贤对母后的做法心怀失望,于是有些自暴自弃。他开始狎昵女色,放浪恣行。武则天召李贤至洛阳,派遣薛元超、裴炎、高智周三人去东宫搜查,三人竟在东宫查得皂甲数百具,又诱令赵道生讦告太子,硬把明崇俨被杀之案加在李贤身上。武则天遂提出大义灭亲四字,打算把李贤置诸死地。高宗代子求情,将废李贤为庶人,幽锢一室,不久又流徙距京师两千三百里的巴州。武则天又恐怕李贤谋变,因为李贤曾做《黄台瓜词》:“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这首诗与曹植的七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武则天越发怀疑他心怀怨望,于是让邱神绩驰赴巴州,逼令李贤自杀。然后佯贬邱神绩为叠州刺史,过了一段时间事情渐渐平息,又召邱神绩为金吾将军,宫廷里才慢慢得知武则天杀李贤的事。

  李贤死时年方三十二岁。今人见到的乾陵章怀太子李贤陪葬墓,是中宗神龙年间迁回灵柩后重新安葬的。武则天为什么要一再逼迫以至于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呢?

  一说李贤与母后争权被杀。武则天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早在高宗朝后期,她就取得了与高宗“二圣临朝”的权力,把高宗当作傀儡而独揽朝政。然而,自从李贤继立为太子之后,多次受命监国,深受高宗与朝臣的赞赏。仅仅一二年的工夫,当朝宰相除了刘仁轨与武则天关系密切之外,其余的人几乎都倾向于听命太子。李贤地位的上升,严重妨碍了武则天篡权称帝,当然令她不安。武则天曾说过,制马有三物: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鞭之不服则锤其首,锤之不服则断其喉。怎么对付李贤可想而知了。

发表于 2010-10-3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史籍载,开耀元年(681)十一月高宗第六子李贤被贬巴州,文明元年(684)三月“逼令自杀”,李贤在巴州生活了不到三年时间,但却令巴州人民思念不忘。清•朱锡谷纂修的《巴州志》在卷十杂纪志中记载:“人第知章怀太子(李贤)徙巴州,而不知尚有纪王、悼王,亦徙巴州。盖章怀太子有德于巴,而以冤死,故民思念之不忘,……”

“太子因此瓜辞,为武后所忌,既徙巴州,命金吾将军邱神勣,逼令自杀,葬于此,墓在南龛山麓。”(《巴州志卷三建置志下•冢墓》清•朱锡谷纂修)

发表于 2010-10-3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巴中人很多都知道太子坟,在南龛坡脚下,棉纺厂附近。太子尸骨迁至长安,随后葬于乾陵。在巴中最后留下的是衣冠墓,七十年代毁了。史书、巴中县志等均有记载!

2015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weales6


    唐中宗李显(又名李哲)是高宗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武则天所生的第三个儿子。他一生两得立储、一次被废、两次登基,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番登基的皇帝。起伏波折的帝王生涯,使他的精神遭受极大刺激,称帝以后,政治上无所作为,生活上窝窝囊囊,武则天改朝换代,废了李显做女皇。但事后,因为众人不平,迫使武则天让位于李显。于是李显便登基两次。


还有朋友有空的时间去查查 李显、李贤都被武则天贬到巴州过,谢谢你的关注。

发表于 2010-10-3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儿时,曾有"太子贬巴州"这个川剧戏。太子被贬后多次到<现在的望王山>山顶,面朝长安方向思乡泪望。从南坝那座很大的太子坟墓,可见巴州当时还是个荒蛮之地。很多传说都能充分说明太子贬巴州是个真实的历史故事。这几年全国不少城市为开发旅游资源都在古人身份上争执不休,巴中却放着这些资源不用确实有点浪费。

发表于 2010-10-3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望山因此而来。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