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中区苏稽镇的跷脚牛肉历史悠久,跷脚牛肉汤锅最早可追溯到清光绪年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跷脚牛肉”得名于清末,有人将牛杂放入汤锅煮而卖,吃者络绎不绝,堂堂爆满,其间,没有席位者,有的站着,有的蹲着,有的直接跷着二郎腿吃,故得名“跷脚牛肉”,也成为了乐山的特色名食。
为提升苏稽跷脚牛肉文化品位,突出跷脚牛肉美食文化特色,昨(21)日10时,由乐山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的跷脚牛肉美食文化节在苏稽镇佛峨山庄开幕。该美食文化节作为乐山首届“金秋之旅”中秋国庆文化旅游套餐活动之一,将在节日期间吸引众多游客和市民品尝跷脚美食,享受假日休闲时光。
民俗表演
“牛儿灯”好安逸
在昨日的开幕式上,苏稽镇的村民还为食客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尤其是“牛儿灯”让人印象深刻,幽默有趣的表演,逗得食客们捧腹大笑。
“牛儿,快点干活喽。”在欢快的锣鼓声中,穿着红衣、赤着脚的老大爷与扎着羊角辫、背着箩筐的小姑娘牵着三头憨态可掬的“黑牛”上了场。调皮的“黑牛”一会儿“吃草”,一会儿打滚,一会儿戏水,一会儿争斗,引得食客们哈哈大笑。
“太有趣了,既能吃到美食,又能看到表演。”从眉山到乐山旅游的杨婆婆高兴得合不拢嘴。她说,前几日在媒体上看到消息后,她就和家人专程来到乐山,就为品尝地道的翘脚牛肉和观看有趣的民俗表演。
据了解,“牛儿灯”是用舞蹈形式来表现牛犁田、戏水、争斗等场景,是四川流传多年的民俗表演。
厨艺大比拼
看牛腰丝穿针孔
看完了精彩的民俗表演,跷脚牛肉美食节上最精彩的厨艺大比拼登场。
4位上台比拼的师傅都来自当地有名的跷脚牛肉店,个个烧、煮、烹、蒸样样拿手,都有10余年的从业经验。
牛腰丝穿针、全牛“1+1”……师傅们纷纷在赛场上大显身手,有的将切好的牛腰丝穿过针孔,有的烹饪全牛席汤,还有的制作牛杂招牌菜品。浓郁的牛肉香味弥漫全场,让人忍不住口水直流。
经过现场评委逐一品尝,并从菜品的色、香、味、造型、创意等方面一一打分后,跷脚牛肉厨艺大比拼的桂冠被来自马家跷脚牛肉店的卲碧容摘得。
全牛席坝坝宴
百人共尝美味牛肉
欣赏完精彩的厨艺大比拼后,香气四溢的乡村全牛席也端上了桌,30张八仙桌依次摆开,坐满了想要一饱口福的人。
浓郁的牛骨汤、鲜脆的毛肚、滑嫩的牛肉、脆爽的牛肠,蘸上配以干辣椒面、香菜的佐料,大家吃得直呼过瘾。“这味道,太正宗了,就两个字形容:‘霸道’!”一位成都的朋友特意赶来品尝,此时的他已吃得大汗淋漓。
外国友人
吃得好过瘾
“咦,外国人都来吃翘脚牛肉了。”在坝坝宴现场,一位食客的到来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原来,他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好吃嘴”麦克。
喝牛肉汤、蘸辣椒面吃牛肉……在朋友的“指导”下,麦克埋头大快朵颐。“非常好吃,辣得过瘾。”麦克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品尝翘脚牛肉,感觉太棒了。
据悉,为更好地打造苏稽跷脚牛肉品牌,推动这项传统产业的发展,乐山市中区于近期专门注册了“苏稽跷脚牛肉”商标,每家会员单位都统一了店招店牌,并对其服务质量、菜品质量等进行统一规范。此外,该区还将发放制作精美的DM单,到苏稽跷脚牛肉会员单位就餐的市民及游客凭DM单将享受一定折扣的现金优惠。
另据悉,在美食文化节上,乐山市中区嘉州旅游协会苏稽餐饮分会正式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