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葆连夜冒雨赶赴绵竹清平指导抢险救援
德阳绵竹市清平乡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8月13日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赶赴灾区查看灾情,连夜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抢险救援工作,强调最重要的是保证群众生命安全,要继续抓好处在危险地带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积极做好交通抢通保通和堰塞湖处置等工作,把我省抗震救灾斗争进行到底。
省委副书记李崇禧一同察看灾情并出席会议。
8月13日凌晨,我省“5·12”地震重灾区德阳绵竹市、什邡市发生强降雨,绵远河上游区域12小时降雨量达到227毫米,诱发多处泥石流地质灾害。特别是13日凌晨2点钟左右,绵竹市清平乡特大山洪暴发,多处山体垮塌,形成泥石流达500万立方米,导致流经场镇的河流改道和绵远河清平段堵塞形成堰塞湖,造成交通、通讯全部中断,5000多人被困。截至13日22时,此次灾害造成7人遇难,7人失踪,3人重伤,16人轻伤,379户民房损毁,清平乡四个组600多户民房进水。
灾害发生后,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立即组织力量开展救援,转移并安置被困群众;派出专业力量处置堰塞湖,防止溃坝造成人员伤亡;调集救援救灾物资保障救灾;加强此类地区灾害防范,及时转移危险地带居民,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13日晚,一心牵挂灾情和群众安危的刘奇葆冒着暴雨,前往绵竹灾区察看灾情,指导抢险救援工作。当晚深夜十二时,刘奇葆踩着半尺深的烂泥浆,来到绵远河边的绵茂路“一把刀”地段,了解救灾公路抢通情况。危岩峭立,江水湍急,山坡上不时有飞石落下,一台台挖掘机、推土机正在紧张作业,从泥石流和巨大的石块中间推出通道。刘奇葆步行走到阻碍施工的最大的堰塞体前,察看泥石流滑落、堆积情况,向施工人员了解工作进展、地质条件、处理方案等情况。他对正在施工的四川路桥集团的施工人员讲,绵茂路是清平抢险救灾的生命线,“路桥铁军”要再立新功,继续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克服困难,加紧施工,组织最强的施工力量,以最好的技术手段,尽快打通道路,保障抢险救灾顺利进行。他嘱咐施工人员,在夜间施工时千万要注意安全。刘奇葆还特别嘱咐当地干部一定要早作准备,在公路抢通以后及时做好交通秩序管理工作,千方百计保证公路畅通。
在察看堰塞湖灾情、了解灾区交通抢通情况后,刘奇葆又在绵竹市清平乡“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指挥部主持召开会议,进一步部署抢险救援工作。刘奇葆仔细听取了灾区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生活保障,灾区受困群众救助,灾区物资储备保障,救灾队伍配备以及灾区近期气象分析等情况汇报。
刘奇葆说,这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来势猛、灾情重,但由于当地党委、政府根据气象预报及时发出预警,乡镇、村、组干部全部到一线,采取逐户通知、警车鸣笛示警等形式,以最快速度组织群众转移,将清平乡5000多群众转移到相对安全地带,最大限度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
刘奇葆对抢险救援工作进一步作出具体部署,强调最重要的是保证群众生命安全,要继续抓好处在危险地带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积极做好交通抢通保通和堰塞湖处置等工作,把我省抗震救灾斗争进行到底。
刘奇葆指出,当前要做好十项工作:一是继续抓好处在危险地带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无房户要做好过渡安置,有房户要做好应急避险安置,要选好安置地点,保证居所安全。二是保障食品、饮用水、帐篷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三是医疗卫生和防疫工作要及时跟上,做好伤员救治工作,确保食品饮水安全,确保有病能就医。及时开展防疫工作,预防疾病发生。四是以德阳市为主,派出一批优秀干部深入灾区做好救灾和安民工作,稳定群众情绪,维护灾区秩序。五是尽快组织足够力量和装备,打通通往灾区的道路,对重要救灾道路进行管制,保障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六是尽快抢修恢复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七是派出专业队伍和工程力量,尽快科学安全处置堰塞湖。八是组织空中和地面运输力量,转移受灾群众特别是伤病员,运送救灾物资和人员。九是组织国土地质方面的专家,对本次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和说明,适时对外公布。十是做好重建的准备工作,抓紧制定清平乡灾后重建规划和泥石流掩埋区现场清理工作,筹集救灾和重建资金,准备建筑材料等必需物资,尽快开展灾后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