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511|评论: 2

中国究竟为什么不稳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5 00:10 | |阅读模式
      据媒体报道,内蒙古每月维稳费5千万。一年维稳费就是6亿元。内蒙古人口只有2413.73万。全国的人口在13多亿,是内蒙古的人口的约60倍。那么,全国每年的维稳费大约360亿元。这是一个保守估计,因为上述维稳费,是专项费用开支,不包括日常开支的维稳费。日常的维稳费用,包括安全部的办案费用,公安部门各级的安保费用等,这些日常费用,起码是上述专项维稳费用的几十倍!但即使花费如此巨金,却也未能维持住稳定。

      根据公安部门的统计,从1993年开始,中国发生的社会群体事件一年有8700起,但到了2005年,上升到8万7千起;2006年超过了9万起,到了2008年,一年超过12万起。政府费尽心力地遏制“群体事件”,但中国的情况每年都在变,2008年发生西藏事件,2009年发生新疆事件、通钢事件,恶其性程度都令人触目惊心。而2010年上半年竟然发生10余起屠杀儿童、官员事件事件;接连不断的台资“富士康”工人自杀,并以此引发各地外资企业工人罢工抗争,震动了中国,当然也震动了世界。

      至今为止,这些工人还没有完完全全接受资本家所提出的条件,仅在5月份,在全国各地所发生的罢工事件将近有15起,其中包括河南、山东、江苏、广东、云南、北京、甘肃、上海、重庆,都是一些沿海地区和一些富裕地区。可以预测,随着中国官僚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加深加重,政府的维稳费用将会快速增加。

      维稳费用,也许会成为压垮政府财政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媒体报道,日资上海“夏普”、日资无锡“尼康”相继罢工。北京凯莱大酒店和北京星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停工要求提高工资;河南平顶山市工人居然打出“请共产党母亲给碗饭吃”的横幅来挑战政府。面向海外的大陆网站承认说:“当前中国市场的新变化,低端加工、低成本模式正在改变,劳资纠纷正在加剧,无罢工时代已经过去,劳工阶层开始采取更强烈的争取利益的行动。”国内的《财新网》报道说,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去5年,中国近四分之一的工人没有任何加薪。国际劳工权益组织指出,迄今为止,中国的工人从经济腾飞中受益甚微;30年来,中国一直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发展;有评论认为,在中国大陆,没有腐败、或腐败气味不太多的钱款在GDP中占1/4 左右,但养活了99%的民众;而腐败之款,在GDP中约占1/3左右,它则供养占人口总数约1 %的富人无忧无虑地吃喝玩乐、狂嫖滥赌。

      而中国主流经济学界和电视报刊给广大人群的印象是:经济发展的速度极快,叫“腾飞”;人民生活已达到了“小康”;还有的报刊渲染说,中国十几年来的经济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为几百年来所未有。当世界不少国家的经济发展发生“减速”、有的国家还发生了“经济衰退”的时候,只有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仍“健康、稳定、持续”地高速发展着,并可一直持续到本世纪中叶,直到超过美国!

      但中国历史上有个特点,凡是真的 “形势大好”时,报刊上倒也并不怎么凑热闹式地跟着大声叫好;而到了经济空前困难的时候,主流报刊上却整日价“形势大好”、“形势极好”、“形势一派大好”的标语口号式宣讲满天飞。诊断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真的健康,第一条诊断标准不应当是“发展速度”,而应当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数据显示:中国的“总供给”已经大大超过了“总需求”,出现了非常的不平衡。目前,不仅没有一种商品供给不足,而且商品种类中86%均供过于求,而且国内的“库存积压商品总值”已经高达数万亿元之巨!这是个令人恐怖的事实,但在当权者似乎无人因此恐怖,恐怖的仅仅是交椅“不稳”而已。

      由于发生了这样严重的“供需失衡”,纵使金融业没有腐败的问题,仅只由于我国消费品及商品房的高度积压,国家的金融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难以避免的高“呆账”率。因为商品积压,全社会资金就必然陷入周转不灵。何况,目前在中国腐败已经浸润了各行各业、正在深入骨髓。

      2010年6月15日,中国银监会发布《银监会2009年报》指出,对银行业而言,2010年经济运行和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中的新老矛盾相互交织,不确定因素较多,银行业稳健运行仍面临风险和挑战:1.银行不良贷款双控(控制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压力加大;2.房地产行业贷款风险隐患上升;3.重点领域信贷风险显现,地方融资平台信贷隐藏较大风险;4.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5.银行“资产表外化”潜藏风险;6.输入性风险不容忽视;7.流动性风险压力增大。

      在广州工商银行信贷部工作的肖女士说,目前银行信贷风险加大是肯定的,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在国家的房产调控新政作用下,贷款风险令人担忧。前广州中国银行资深理财师施先生认为,这七大风险主要体现在信贷风险上,而目前国内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内需,国内投资又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上,也就是信贷的主要风险在房地产领域。如果目前的房价进一步下降,银行业的风险则马上会暴露出来,形成连锁反应。2010年5月的房地产资讯显示,成交量和成交额都大幅减少,房产的价格也在松动,但大的降价还没出现。施先生认为,如果出现房价大幅下降,那银行业的风险就会彻底暴露,银行大量不良贷款就会出现。但施先生不认为在中国这样的体制下,国有银行会破产,他说:“在国外,可能银行会破产,但在中国,可能一些小的银行会兼并,大的国有银行肯定不会破产的,政府会有财政支援,哪怕印钞票都会支援的,当然会由此导致最终将损失全部转嫁到老百姓身上。”

      中国的“坏账率”到底有多高?始终没有清楚的材料。人们猜测在20-60 %之间。而西方国家的银行不良贷款率通常仅有1 %!可见,中国经济的“库存承受力”和“呆账承受力”,的确是异乎寻常!在这一点上,中国人真是了不起。

      在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国家甚至大量举债进行投资,用以弥补来自民间的气力不足的“总需求”。但无论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或是投资电力、输气、乙烯项目之类,还是制造业,总之钱花了,虽然医得眼前疮,但不可避免的进一步的结果只能是:“总供给”在以后只会越来越巨大。这样,投资越多,生产得越多,然后“总供给”进一步与时俱进地膨大,“总需求”只能相对的愈益不足,从而形成人们常说的“恶性循环”。

      显然,若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只能扩大总需求;为了“扩大总需求”,经济学家们一直在呼吁“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显然是个很正确的看法;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外需”只占一小部分。而GDP 中80%还是须由“内需”来消化。那么,我国的“内需”情况到底怎么样呢?照理说,这个“内需”消费力应当主要来自全国工资总额,而全国工资总额应当是我国清白的“合法收入”的一个大头。2009年的全国工资总额网络上查不到,但2010年5月21日新华网报道说,中国8%的人拿全国工资总额55%!

      但历年的“工资总额”,在GDP 中的比重都是很低的。而且这个比重,在改革以来的绝大多数年份里是负增长。正因为我国“工资总额”的比重如此之低,所以,腐败这匹“野马”在中国才有了广阔的钱财世界可以纵横驰骋。

      腐败的金钱有几个流向:一是流向国外,一是流向豪华的洋房、汽车、还有出国旅游、吃喝嫖赌等,再就是大量进入了“居民储蓄”。中国大量的腐败黑钱正涌流向国外,美国、澳洲、东南亚无所不有。据报刊材料,我国1997 -1999年以“携款潜逃”为标志的资本外逃为520-530 亿美元,2000-2002 年达到600- 800亿美元了,也就是6000亿左右的人民币。虽然现在腐败分子对外“携款”已经成了“国家机密”而不被公开,但近年来的腐败黑钱涌流国外,更加变本加厉。官媒承认的“移民潮”就可以佐证。腐败黑钱流向豪华的洋房、汽车、还有出国旅游、吃喝嫖赌等,就更是广大民众正在亲眼目睹。日前山西一个县煤炭局长腐败落马,经查其在北京就有房产35处、家财过亿元。广东李启红做中山市市长短短3年,家族财产就高达20亿之多,产业涵盖房产、地产、娱乐、证券。此外,中国的储蓄现在也成了“洗钱”的大块肥皂,中国的银行也变成世界最大的“洗钱”场所。在国内各商业银行从来不问存户巨款的来源,不需要任何鉴定或监管。经济学者们也很配合,他们将存钱称为“隐私”,似乎谁要过问,就会破坏市场经济,谁就是“红眼病”!似乎“红眼病”比洗钱的“罪”还要大。所以,不管官员们从各式各样的行贿受贿大量弄到黑钱,他们就都会毫无顾忌地将钱存到银行,以后再用来投资、买房、吃喝嫖赌、骄奢淫逸……。因此在中国,黑钱、白钱、灰钱、黄钱都一概自由流动,顺理成章。这种对“暴富者”的娇纵,如此大量地泛滥,在西方法制国家是根本不能想象的。

      中国政制对腐败极为宽容,如从来没有计算过全国官员贪污收入的“总量”,国家统计局也没有公布过类似统计。不但省略“贪污总量”,而且还为一种社会丑恶行为不断扩张。例如 “有权者”并不一定就是单位领导人,掌握这各种权利的人,即使是医院收款员,手持罚款本的警察,都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来为自己谋利。这已是非常可悲的一种深入民族骨髓的腐败。在中国,1980年代的“腐败”现象曾经引起人民普遍不满,但1990年代后又大进了一步, “贿赂公行”。行贿受贿都上了一个台阶,深入到各行各业和各个角落,大大小小的权都和钱联系了起来,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为自己能多获得钱、多多享受而奋斗,并已经毫无顾忌。

      一个公然腐败的社会,不但不能长治久安,就是保持现状稳定,都非常困难!

      日前,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经济学家哈继铭和邢自强发布报告指出,明年中国可能面临严重的失业问题,因随着中国人民币4万亿元振兴计划下的工程完工,数千万临时工将会失业。而制造业最近的加薪潮和各省市调高最低工资,可能促使企业主对招聘员工更加谨慎。哈继铭和邢自强引述中国发改委的研究预估,人民币4万亿元振兴计划的各项工程,为中国创造了560万份长期新工作和近5千万份临时工作。报告指出,明年中国劳动市场的人力供应将增加3900万人,其中758万人是大学毕业生,600多万人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力,2500万临时工将失去振兴计划相关的工作。两位经济学家指出,若2011年中国经济成长率放缓至7.5%,仅会创造近8百万份新工作,导致失业人数增加3100万。

      6月1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十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上,国家人保部副部长张1300万人将难以就业。可以预见,大规模失业将会给中国进一步带来不稳定。

      但6月13日,公安部布置全国公安机关“2010严打整治行动”,部署集中开展为期7个月的严打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涉枪涉爆犯罪、黑恶势力犯罪,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电信诈骗犯罪、拐卖儿童妇女犯罪、“两抢一盗”犯罪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一句话:严打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治安。

      因此,很多网民质问:为何不严打贪官污吏、行贿受贿职务犯罪?是太多了打不过来?还是他们早就抱成了团没法打?或许更加深刻的原因是:倘若严打职务犯罪,势必将引来群众的热情和怒火,引火烧身,危及体制?!

      其实,严打刑事犯罪固然需要,但不会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稳定。如今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相互博弈又相互勾结呈现出越来越病态的怪状;在中国,靠体制吃饭的不仅仅拼命地谋取小集团及个人的利益,而且体制内外相互倾轧又互相渗透,藉此构成官商勾结、官员与黑道勾结的腐败温床。就说遍布中国各地的娱乐场所,夜总会乃至赌场,哪一家背后没有红道、黑道的靠山?!唯有全力、全面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是维护稳定的根本途径!

      然而,面对上上下下结成密集丝网的官僚体系,政治改革举步维艰,牵一发而动全局。以稳定为口实的压制将国家政治改革自新的希望,更变得遥不可及。如今政府已经害怕哪怕任何小团体群众的“胡闹”,至于触及根本的体制改革,沦为奢望。

      中国为什么不稳定,病因非常清楚;药方也非常到位,但中国却不敢服用。


      万里如虎 加帖在 猫眼看人http://club.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3483609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6-25 10:44 |
      当社会矛盾急剧堆积,当腐败和分配严重不公已经到了无以复加之时,当局政府已经找不到什么是主要矛盾必须马上解决.他们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维稳,用一种透支未来的假性繁荣去掩盖可能随时爆发的决堤洪水,他们都企图自己能够在决堤之前全身而退--然后将决堤之祸转嫁给下一届倒霉的接盘人.如果不是这种思维,腐败早该遏制,公车私用的问题早该制止,分配严重不公的问题哪会愈演愈烈,勤劳不能致富,不劳而获者养尊处优--这样的社会难道就是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果真代表了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的社会是科学发展观?这样的社会和谐在哪里?

发表于 2010-7-16 09:38 |
物极必反,月盈则亏,如此周而复始,天地之常也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