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552|评论: 92

千人“坝坝宴席” 我在外面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1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3月10日早上9:30,笔者从新政前往马鞍丁氏庄园"千人宴",10:30分到达现场后;看到已有很多人到场等候了.今日马鞍阳光明媚,宾客络绎不绝.景区和各现场维护人员有序组织进场.进入会场需有出席证件或门票.据主办方安排,第一轮于中午12点左右开始,第二轮于下午2点左右;下午4点左右开放普通游客进入.每轮约有100桌宴席,大约共计150桌左右.文艺节目也将于中午12点左右拉开序幕.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962_20100310120318_ygtut.jpg

会场外陆续有人到场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962_20100310120330_apf6g.jpg

安保人员检查证件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962_20100310120326_kncp0.jpg

琳琅村与附近村民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962_20100310120330_wfmqy.jpg

庄园内已摆好宴席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962_20100310120319_uzvqw.jpg

众多村民在停车场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962_20100310120340_fxny1.jpg

新修的景区道路停放车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10日,仪陇县人民政府在朱德故居纪念园区举行以“游朱德故里,品客家美食”千人宴席,展示客家水席菜品,隆重纪念朱德元帅回家乡视察“五十周年”。
    客家人酒席介绍:
    客家人的宴席一般选在带“九”的日子举办,因“九”与“久”谐音,又因客家人崇尚“酒”文化,所以客家人通常将宴席称为“请酒”。

    客家人敬神崇祖,在宴席的当天早上都必须准备好“三牲”即鸡肉、猪肉、鱼,以及糖果糕点作供品,点香焚烛,或祝、或祈、或谢,十分虔诚,毫不做作。

    客家人的宴席中,对座位很讲究。正厅的座位是主家的外家之位,俗称“坐上席”,上席是必须德高望重或本族中辈分最高的人才能入座。亲戚朋友不可随便乱坐,否则,会让人笑话。

    客家人的宴席中,对头碗菜也是相当讲究的。一般来说,婚宴的头碗菜是红枣莲子汤,意喻为早生贵子;迁居、葬地的头碗菜是豆腐,意喻为富裕、兆头;小儿满月的头碗菜是姜酒鸡;丧事的头碗菜则比较随便,鸡肉、猪肉、鱼均可。但不论何种宴席,都一定会有肉圆和鱼,意喻为团圆和年年有余。还有在参加丧事宴席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不可大声喧哗、说笑。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6_20100310200345_0l150.jpg

参观朱德纪念馆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6_20100310200339_qhbyt.jpg

庆祝大会现场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6_20100310200308_onnyf.jpg

朱德的儿媳赵力平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6_20100310200313_yvrhp.jpg

县长陈科,县委书记杨建华陪同朱德的儿媳赵力平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6_20100310200303_f2o9p.jpg

厨官师齐亮相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6_20100310200329_3ktva.jpg

授予地方特色宴席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6_20100310200341_v7sph.jpg

文艺出演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6_20100310200305_0pg2j.jpg

上菜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6_20100310200339_jgotd.jpg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6_20100310200349_ubp32.jpg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6_20100310200325_jkdn3.jpg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6_20100310200355_swxd7.jpg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6_20100310200319_p3ftt.jpg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6_20100310200341_0lcmw.jpg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6_20100310200301_cv7kc.jpg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6_20100310200317_qw1kc.jpg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6_20100310200343_uciqv.jpg

发表于 2010-3-11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清楚,楼主手机拍的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清楚,楼主手机拍的吗?
ncdjsh 发表于 2010-3-11 09:22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对头,手机拍摄的!1个小时候就发回来快讯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6_20100311080337_spltb.jpg

“千人宴”现场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6_20100311080325_wjsud.jpg

客家人在吃“水席”

http://www.ylrhome.cn/upload_files/article/82/201003/6_20100311080338_arfyw.jpg

厨师在做“八大碗”


  朱德故里南充仪陇县马鞍镇昨日摆下150桌“客家水席”,邀请乡亲代表等赴宴,共庆美好生活
  昨日中午12时,一场带有客家人地方特色的演出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充仪陇县马鞍镇的丁氏庄园举行。台下的院子里,150桌“客家水席”已经开席,八大碗、八小碗次第上来,1500个老乡在这里免费品尝,开怀畅饮。他们以这种客家人传统的宴席聚会,来纪念朱德回乡视察50周年,共同庆贺美好的日子。
  客家水席风俗八大碗、八小碗端上来
  “按我们客家风俗,要敬大家6杯酒。”中午12时,在一名客家司仪的主持下,仪陇县委书记杨建华代表全县30万客家人频频举杯,“客家水席”正式开始。穿着整齐服装的帮手们从临时搭建的厨房里走出来,男的端着盘子,女的上菜,烧白、墩子肉等等,吃完一个,另一个才端上来。南充市烹饪协会秘书长谢君宪介绍,“水席”最初讲究八大碗、八小碗,因为是一道接着一道像流水一样不停地上,而且菜肴多为汤水装,故而得名“水席”,汤菜交替食用,让人感到肠胃舒适。
  丁氏庄园院子里人声喧闹,敬酒的人只能见缝插针,猫着腰。台上是客家表演,台下是客家“水席”,庄园外麦苗青青菜花儿黄,菜香扑鼻,笑语满堂。客家话,仪陇方言、普通话混杂在一起。赴宴的客家小姑娘和老爷爷还用客家话演唱客家歌曲。
  故居管理局买单赴宴者以老家乡亲为主
  昨日的赴宴者均佩戴着特别通行证,丁氏庄园大门口,4名武警分列两旁站岗,两名安保人员一一查验证件,60多名警察在现场维持秩序。一群群未能进入庄园的游客,站在庄园外面的油菜地边上,久久驻足观看。丁氏庄园位于朱德诞生地轿顶山下,与朱德父母故居背向而居。它是清末民初丁氏四弟兄所主持修建的庄园,占地面积达6800平方米。在民国时期就号称“川北第一庄”,堪称客家民俗博物馆,今天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德故居管理局长龙腾飞介绍,此次活动由他们买单,前来赴宴的主要是朱德老家的乡亲代表、县级各单位负责人,包括红四方面军纪念馆、邓小平纪念馆、陈毅纪念馆、张澜纪念馆、黄继光纪念馆等都派员前来参加。
  卫生执法全程监控主厨帮手全部体检
  1500人在一个地方同时吃饭,这可是仪陇县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间聚餐,食品安全成了最大的问题。
  “从3月8日起,我们4名执法人员就住进了丁氏庄园,全程监控150桌‘客家水席’的制作过程。”仪陇县卫生执法大队马鞍卫生执法中队长郭勇说,7名主厨、60多名帮手来自朱德老家的三个村子,他们都在马鞍镇卫生院进行了严格的身体检查,全部都拿到了健康证,而这7名主厨都是做客家菜的好手。
  1000只鸡鸭、350公斤鲜肉、500公斤蔬菜、30公斤食盐……卫生执法人员陪同采购人员,详细审查每一样采购的原始单据,“春天来了,细菌多了,为了保鲜,350公斤猪肉还是分成三批送进厨房的。”一周前,这些主厨和帮手已经行动起来,你帮着抬桌子,我帮着借板凳,宴会所需的桌子板凳全都是从乡亲那里借来的。前天晚上,7名主厨忙了一个通宵。
  新闻资料
  仪陇客家人
  客家人源于古代中原地区的汉族居民。西晋“永嘉之乱”后,客家人世代迁徙,先后迁至江西、福建、台湾、粤东及贫瘠的粤北岭南地区。人少地阔,饱受岭南山地贫瘠之苦的客家人来川如获至宝,再次迁移到仪陇。移迁仪陇的客家人有朱、饶、陈等20个姓氏家族,主要以马鞍、永乐等乡镇为主要定居点,总人口约30万人,至今还保持自己独特的语言和风俗习惯。
发表于 2010-3-11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热闹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热闹
爱凑热闹的人 发表于 2010-3-11 09:29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lol 可惜本人没吃成。门都进不了
发表于 2010-3-11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风促发展

2020年优秀版主 2014年度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0-3-11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很不错,我还没有见过如此场面.

发表于 2010-3-1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2楼还清晰肯定不是手机了,.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风促发展
消水白鹤飞 发表于 2010-3-11 09:39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那是,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很不错,我还没有见过如此场面.
总不来电 发表于 2010-3-11 09:40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多谢电总给面子

发表于 2010-3-11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上班,没时间切。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2楼还清晰肯定不是手机了,.哈哈
ncdjsh 发表于 2010-3-11 09:46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2楼是尼康D最高配置
才买回来,专门拍高清照片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上班,没时间切。
微笑小绵羊 发表于 2010-3-11 09:50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你想去,不一定进得去:lol

发表于 2010-3-11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cxy802


    如果要为此事去,那千方百计就一定要找个位置噻。我才不得白跑!

发表于 2010-3-11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场面大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xy802


    如果要为此事去,那千方百计就一定要找个位置噻。我才不得白跑!
微笑小绵羊 发表于 2010-3-11 09:53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用大洋砸死守门的,给大爷开道进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场面大
云中浪子 发表于 2010-3-11 09:54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肯定又得花好几万块大洋撒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光明媚,花开盛世,3月10日,是朱德元帅回乡视察50周年。仪陇




县在朱德故居纪念园区隆重举办“缅怀朱老总、讴歌大变化”为主题的纪念大会,中午在丁氏庄园院坝内,举行千人“游朱德故里、品客家美食”宴会,展示客家菜品,颁发地方名菜证书。
松青柏翠故乡景,桃红李白大地春




本次活动邀请朱德元帅亲属,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1960年朱德回乡视察亲历者,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省、市新闻媒体记者等参加,并在朱德故居纪念馆影视厅召开纪念活动会,回顾朱德1960年回乡视察情景,讴歌朱德故里5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1960年3月,朱德元帅回到他阔别50多年的故乡,嘱托家乡人民“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此后,他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乡。本次纪念活动,旨在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仪陇后,仪陇取得的巨大变化,讴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力推仪陇客家特色美食,不断扩大仪陇知名度和影响力。
  朱德同志曾赋诗《回大湾》,描述自己阔别故乡52载后返乡的激动心情,“五二年前别六亲,离时笑语记犹真。松青柏翠故乡景,桃红李白大地春。社会人清人享乐,乾坤两造政初新。
造根蔓草艾夷尽,好种嘉禾不患贫。”50年来,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仪陇后,老区人民发扬朱总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全县地方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工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发现的良好态势。朱德故里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全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大关,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亿元,朱德故里成功创建四川省旅游服务名牌。





“好吃,好吃,好多年没吃到家乡的饭菜了,真香啊!”





  【回放】“他最喜欢吃四川的三样东西,豌豆尖、青菜脑壳、临江豆瓣”。
  1960年3月9日,春和日丽。乘车从南充经营山,朱德和夫人康克清回到仪陇。
  “已经是国家领导人了,没想到穿得很朴素,普通灰制服,半新不旧的皮鞋。”时隔46年,南充市公安局退休干部邵文存至今还能清晰回忆起第一眼看见朱德时的情形。他当年25岁,参加了当时的警卫和摄影工作。
  阔别家乡数十载,这次回乡很难得,仪陇拿出十分的热情招待“家乡人”。当晚的餐桌上,放了一瓶酒,炖了一只鸡,加上猪肝、腰花等几样荤菜。饭后,朱德的秘书交代:“朱德同志打了招呼,以后吃饭不要摆酒,多搞蔬菜少吃肉。”康克清还特别嘱咐:“多做些新鲜蔬菜,比什么都好。他平时最喜欢四川的三样东西,一是豌豆尖,二是青菜脑壳,三是临江豆瓣。”
  第二天的早餐和午饭,桌上摆放的全是素食小菜,豆腐、豆芽、豌豆尖啦,仪陇酱瓜、蘑芋豆腐、咸菜啦,甚至还有清明菜、灰灰菜等野菜。朱德和康克清吃得津津有味,连声赞叹:“好吃,好吃,好多年没吃到家乡的饭菜了,真香啊!”有人见他吃红苕不剥皮,说连皮吃不好消化。朱德笑着说:“我消化得了。过去一直是带皮吃的,丢了可惜了。”
  时任仪陇县委书记康智盛后来写文章回忆道:“敬爱的朱德委员长……每餐总是亲切招呼我和他一起吃饭。有一顿,我安排好饭菜就进厨房察看去了。他老人家一直等着,等我坐到他身边,才肯用餐。”
  当时的马鞍公社党委书记石永锡回忆,那时正是困难时期,干部每月只供应十九斤粮,半斤猪肉。朱老总在马鞍吃了三餐,饭桌上唯一的荤菜是一碗肉丸子。“吃饭时,康大姐给我们挑肉丸子吃,还说:多吃点,你们基层干部辛苦。”
  马鞍场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家里,朱德和蔼地询问了房舍主人的情况后,微笑着说:“这房子还是老样子,记得我小时候读书或赶场,总是把斗篷寄放在这里,给他们添了许多麻烦。”当这位老人惊喜地发现,站在她面前的竟是大家时常思念的亲人时,连声喊道:“啊!朱总司令!”老人要下拜行礼,朱德马上扶起,亲切地说:“我叫朱德,朱德。”老人执意要请朱德吃顿家常饭,朱德说:“下次来你家吃饭,好不好?”





1960年3月11日下午,带着深切的感受、带着浓浓的乡情,朱德离开仪陇……从此,他再也没有回到过生他养他的故土。




醉人的丁缸酒  诱人的客家菜





一杯酒,说仪陇,丁缸老酒显神通,中外客人都饮过,饮酒不忘朱老总;




二杯酒,说四川,四川有个琳琅山,朱德威名扬天下,客家人民怀念他;




三杯酒,状元红,一代元帅朱老总,带领群众闹革命,中华大地一片红;




四杯酒,双发财,不忘朱德恩情来,国家大事他操劳,四化宏图绘出来;




五杯酒,是吉祥,琳琅山上好风光,构建和谐好社会,帅乡人民喜洋洋;




六杯酒,六高升,朱德故里好得很,文化旅游发展快,仪陇建设骏马腾!





这六杯酒啊,饱含多少历史的沧桑。县委书记杨建华、县长陈科等领导纷纷举杯,缅怀敬爱的朱老总,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为群众的福祉而共饮共庆,道不完的满腔豪情。





正午时分,琳琅山风景区丁氏庄园,满满当当地放着100张桌子,“游朱德故里、品客家美食”千人坝坝宴在《拥军花鼓》的舞蹈中准时开席。全场宾客共同倒上醇香四溢的丁缸美酒,举杯同贺美好生活,放眼望去,千名宾客笑逐颜开。大品碗、龙眼肉、蒸膀、夹沙肉、水滑肉、坨子肉、糯米南瓜等一份份丰盛的佳肴,陆续被帮忙的群众用掌盘送上筵席。好香啊!走过丁氏庄园108间房子,眺望神韵依然的轿顶山,处处都是佳肴芬芳,规模之宏大、场面之壮观绝不亚于康熙、乾隆两朝的几次“千叟宴”。南充市烹饪协会副会长柏富荣为朱德故里客家水席授牌,南充市烹饪协会秘书长谢君宪为朱德故里客家水席厨师李树江颁发名厨证书。





仪陇客家美食—水席宴通过仪陇客家人民间厨师口口相传得以传承,和川北民间婚丧嫁娶的“坝坝宴”相得益彰,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全席共12道菜、12大碗,均用蒸、炖方式烹制而成。据悉,“坝坝宴”在四川客乡的盛行,成因有四:一是客家人注重血脉亲情,故族聚活动甚多,有聚才有宴,有宴方有聚,此乃聚宴形成巨宴之因;二是客家人在迁徙途中往往历时数年、数十年,且整村整族而动,加之秉性使然,此乃由巨宴生成野外宴之因;三是四川气候相对平和,一年365天的宴席,天天都可露天,且广大的乡野又解决了房舍的窄小和对交流、联谊的隔离;四是客家人心胸开阔、光明磊落、热情好客的品格所致。




    据考证,客家人的宴席一般选在带“九”的日子举办,因“九”与“久”谐音,又因客家人崇尚“酒”文化,所以客家人通常将宴席称为“请酒”。客家人敬神崇祖,在宴席的当天早上都必须准备好“三牲”即鸡肉、猪肉、鱼,以及糖果糕点作供品,点香焚烛,或祝、或祈、或谢,十分虔诚,毫不做作。客家人的宴席中,对座位很讲究。正厅的座位是主家的外家之位,俗称“坐上席”,上席是必须德高望重或本族中辈分最高的人才能入座。亲戚朋友不可随便乱坐,否则,会让人笑话。客家人的宴席中,对头碗菜也是相当讲究的。一般来说,婚宴的头碗菜是红枣莲子汤,意喻为早生贵子;迁居、葬地的头碗菜是豆腐,意喻为富裕、兆头;小儿满月的头碗菜是姜酒鸡;丧事的头碗菜则比较随便,鸡肉、猪肉、鱼均可。但不论何种宴席,都一定会有肉圆和鱼,意喻为团圆和年年有余。还有在参加丧事宴席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不可大声喧哗、说笑。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