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初一我都会安排家人搞一些活动,今年我们单车柳江。本以为一路上应该很安静,没想到一路惊来一路险。
刚开始还不觉得,待车至止戈就明显感觉到上行的车辆多了,特别是摩托车,一辆接一辆嗖嗖嗖地就飚过去了。好多车还是刚出来的让我垂涎欲滴的新款,性能相当好,马达声音很小,突然紧贴着你从身边窜出吓你一身冷汗。汽车的速度也非常快,而且超车技术极好,弯道超车那叫一个绝。好多都是成都牌照,估计在成都大街小巷操练出来的,对付洪雅这样的小地方自然不在话下,逢到堵车那见缝插针的水平令人叹为观止。
我见阵势不对,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再次强调三点:第一,逢堵必避;第二,成一纵列相距三至五米;第三,靠边行驶不得随意变道。并且发了狠话:今天这个年肯定有人过得不舒服。不出所料,去程三起车祸,回程一起车祸。还好,都不是很严重,没有死亡发生。距离东岳两公里左右的一个大弯,是事故频发区,我曾亲眼目睹的在这个点发生的车祸就不下五起,有一次居然一辆常跑这条线的中巴车在这儿开翻了。今天又一次在这里亲睹车祸。一辆摩托车栽在路边的沟里,一女的满脸的血坐在路边,一男的鼻青脸肿在那打电话。我本想拍个照给他们留点纪念,又怕人家骂,只得压抑了这个欲望。但说实在话,我是真的同情不起他们来,凡是在这个弯道出事的,几乎都是车速过快,怨不了别人。
到了柳江,路过停车场一看,好家伙,密密麻麻尽是车,摩托车更是多得像是在开展销会。刚在古镇亭子里坐下老婆就接到朋友电话,问是不是在柳江。说是。说你们没在桥上吧。说刚到,在长廊休息呢。说桥垮了,你们见到了吗。晕死,怎么出这么个事。跟着电话就打不出去了,线路忙,估计外面太多电话打进来问情况,大过年的亲朋好友来电都不问候新春快乐了,都问你安不安全。今年这个春节不说说安全还真不行。
年前我应邀参加了一个安全工作会议,在会上做了一个简短发言,我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尽管我们的安全宣传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做得好,但整个民族的安全素质是极其低下的;大概全世界只有中国政界对于在任官员有安全责任一票否决的说法,而且事实上也有不少官员因此仕途折戟,但要说这些官员全都视安全如儿戏我不相信;有一些确实罪不容赦,但有一些实在为整个民族的安全素质低下背了黑锅。
官员为百姓背黑锅这种说法大概我是首创吧,肯定为一些网友不齿。这个说法不具有普遍性,但它陈诉了一个客观事实。在这里我想更进一步阐明的是,官员在安全问题上不仅为百姓背黑锅,同时也为其属下的具体执行者背了黑锅。
关于中国官员对安全的重视,我想没有必要去怀疑。在这个帖子的初稿里我有一千多字是专门论述政府官员为什么重视安全,我把它删了。其中不乏诛心之言,不合时宜,当然主要是因为有点跑题。但中国很多事坏就坏在仅仅停留在“重视”上,我们把“重视”一词分解开来一看就知道,它的意思其实就是重点关注,光看不做哪行。当然你要要求官员们事必躬亲也不现实,具体工作还需要基层管理人员具体去执行,问题就在于基层管理人员也官态十足,他们也只会“重视”。所以从柳江垮桥事件可以看出,我们的基层执行力是何等薄弱。
柳江古镇出现安全事故不是第一次,去年就出现过泄洪时淹死人的事。显然古镇管理机构并没有吸取教训,终于导致今年春节铁索桥垮塌事件,伤及几十人,影响极坏!洪雅人民对柳江的宣传可谓不遗余力,甚至什么“云南丽江,四川柳江”这等让人笑掉大牙的浮夸之辞都出来了。在种种宣传之下招徕了大量游客,但古镇管理方是怎么对待这些慕名而来的游客呢?连管理混乱都谈不上,因为根本没有任何管理!没有任何强制性的警示牌,更看不到执勤人员和安保人员。两座漫水桥,一座滚木桥,都窄得只能勉强容两人侧肩而过,两岸游客相向而行时危险系数极大。去年就出现过游客滚水,今年有没有不知道,但如不改进以后肯定还会有。两座铁索桥,无人管理,任游客在上面乱蹦乱跳,胡乱恶作剧惊吓他人。就算今天桥不跨,也难保哪天蹦一两个人下去。
要说柳江政府对古镇游客安全问题完全不重视我不相信。省市讲稳定,县乡讲安全。可以肯定,“安全”两个字是他们的口头禅,但,也仅此而已。
柳江垮桥事件应该让很多部门引以为戒,这个引以为戒不是让部门头头们去“重视”,去大会小会不停地讲,而是要身体力行地去检查去落实。而且不少部门应该改变工作作风和工作观念,尤其是洪雅交管部门。洪州大桥桥板断裂尽管和工程质量有一定关系,但如石笔至106线的一截公路的报废一样,运管部门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说他们是披着执法的外衣,行着敛财的勾当,根本没有把交通安全当成一回事。关于洪雅运管的问题我不在这篇文章里重点讨论,我会收集资料另行开贴,单谈洪雅运管。因为这个帖子是借安全谈基层管理执行力的问题,所以谈谈疲软的洪雅交警。
洪雅交警的工作作风历来为洪雅人民诟病,去年十一月发生的殴打市民事件曾在网上轰动一时,尽管由于方方面面的压力,此事很快风平浪静,而且被殴者也颜面丢尽地在网上实名认错,承认诽谤,但事实如何,相信大家都清楚。我赞成家丑不外扬,但如果家丑不内惩,不吸取教训,只怕这样的事还会发生,小丑就可能变成大丑。我说“疲软的洪雅交警”恐怕不太确切,至少他们在两方面是很坚挺的。一方面是对老百姓,一方面是对上级官员。对老百姓他们在罚款方面很坚挺,对上级官员他们在站姿方面很坚挺,每当看到他们站在路口迎接上级官员时笔挺的站姿我们就可以领略到洪雅警界的风采。他们的疲软只表现在一方面——执行力,今年春节洪雅交警的表现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初一这天洪雅至柳江一路车辆很多,用川流不息这个成语来形容毫不过分,显然有关部门已经预见到这个情况,责成交警队安排交警在这一线上监察,但具体执行情况非常糟糕。就我所知洪高线限速是六十码,这个标准应该是比较科学的。而且就我多年在洪高线的行车经验来看,这段路况机动车超过六十码安全系数会大打折扣,特别是我曾多次提到的东岳至止戈两公里路段的那个弯道,在那里车速超过六十码你想不翻车都难,而且那里的视线局限使你很难想到要提前减速。但这一天来往柳江的车速都很快,摩托车都很少低于六十码的,更别说汽车了。当然这里有一个主要问题,限速警示很不明显,就连我这样轻车熟路的人都记不大清到底哪个地方有警示标识,更别说外地游客了。但交警对普遍性的超速行驶熟视无睹仍然可以反映出他们对交通安全的漠视。
可能有交警看了我的帖子很委屈:我大过年的我容易吗,你们都在玩我还在站岗,再说了大过年我查人家超速罚人家款不找事吗?对有这种想法的人我只能说:你是出自于纪律部队,但你对上级命令的执行力还不如我一个普通工人。你在路边是站岗不是当稻草人的,你都把自己当稻草人那开车的更把你当稻草人。如果交警稍有一点责任心,这种大量超速行驶的现象其实很好解决。洪高线没有隔离带,你完全可以在路中间摆放一个临时性的限速牌,一来提醒速度二来隔离来去车辆三来迫使减速。同时你还可以抱个测速器对着来往车辆射啊,就算没有测速器你随便抱个什么黑匣子哪怕是纸糊的也能产生威慑作用啊。如果连这些简单的点子都想不到,实在是没有资格站在路口披着一身合法的外衣吓唬老百姓。
无论是柳江政府还是洪雅交警,加强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工作作风是当务之急,如不有所警醒,类似的事件还将发生。工作做得好不好不是纸上功夫,述职报告写得再好平时工作拖泥带水也无济于事。今年还有五一、十一两个大假,柳江古镇同样会热闹非凡,届时让我们再看看这两个单位是如何去改变他们的工作作风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