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39|评论: 0

[麻辣新舆情] 三只松鼠“鼠名文化”引争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8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三只松鼠员工入职后需将名字改为“鼠某某”的事件,引发网络舆论热议。公司方面解释称,这是内部文化,旨在营造亲切感与品牌特色,且并非强制要求。然而,从舆论反馈来看,大多网民无法接受。

  事件起于2025年11月11日,一消费者网购三只松鼠板栗申请退货,发现收件人名为“退货鼠服务协”,谐音“退货死”,感觉被冒犯,在社交媒体发帖投诉。随后,有网友曝光会议现场照片:所有名牌以“鼠”开头,包括党委成员;创始人章燎原称“松鼠老爹”,夫人“松鼠老母”,员工岗位如“发货鼠”“客服鼠”。25日,话题#员工入职三只松鼠咋就成了鼠辈#登上热搜,引发热议。

  网民意见呈现明显分化。有网民认为,“鼠名挺有趣、亲切,能够打破职场等级感,增强团队凝聚力,甚至形成品牌记忆点。”“起鼠名挺好玩,叫同事鼠某某也更轻松。”但更多声音表达了担忧和反感。“这种文化可能带来隐形压力:同事都取鼠名,不取就显得不合群。”“名字是身份象征,被迫改名是一种软性强制。”“典型爹味管理!企业文化过度、荒诞,像职场PUA。”“感觉像职场cosplay,还有服从性测试!”更有网友提醒,“劳动维权时使用花名可能增加取证难度,增加隐性障碍。”

  有观点认为,与阿里的花名不同,“鼠名”容易引发不适。在中国传统语境里,“鼠”的意象多偏向负面,即便有外来可爱动漫形象铺垫,也难扭转大众长久以来的固有认知,用“鼠”字作为花名前缀,本身就容易引发负面联想。现实中,还不少花名会悄悄绑定层级关系,打破了团队的平等氛围,制造内部隔阂,违背了企业文化包容凝聚的初衷。

  《大众日报》认为,此番围绕“鼠”名的讨论,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其实都在表达对健康职场生态的相同期盼,一端是平等、活力、个性张扬,一端是规范、清晰、保障有力。这两种诉求并非对立,而是共同指向理想职场应具有的特质:既需要创新的管理方式激发活力,也需要坚实的制度保障维护权益,既要打造团队凝聚力,也要守护个体独立性。因此,这番讨论的落点,不应是简单地宣判花名文化的对错,而应以此为契机,重新确认健康职场文化的基石。好的企业文化,须建立在坚实的权益保障底线之上。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满意(0)
不满意(0)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