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4|评论: 0

[散文随笔] 笔耕不辍 誉满桑梓:我的老师———彭州著名纪实文学作家陈述诗先生

[复制链接]

笔耕不辍 誉满桑梓:我的老师———彭州著名纪实文学作家陈述诗先生

陈述诗,男,汉族,四川彭州人,1938年12月9日生,初中文化,中共党员。原彭县供销合作社联社干部,历任彭州市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彭州市委宣传部正部级调研员、《彭州报》总编辑、《成都日报》终身特约记者。作为彭州乃至成都地区备受敬重的纪实文学作家与资深新闻工作者,其作品长期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四川农村日报》《成都晚报》《脱霞报》《中国青年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权威媒体发表,以饱含深情的笔墨记录时代变迁,书写社会风貌。

在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陈述诗先生始终秉持扎根基层的采风精神。他长期深入宝山村,倾力宣传全国农村先进典型——宝山村及其老书记贾正方的感人事迹,为该村被誉为“全国农村一面旗帜”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望其写作之路,始于煤油灯下的“爬格子”。作品初以蜡纸刻印,留下纸页墨痕;后化为铅字印刷,每一步跨越皆令他激动不已。写作困倦之时,他不沾烟酒,唯以冷水浇头洗脸,无论寒暑,清醒之后继续伏案疾书。这份执着与坚韧,贯穿其笔耕不辍的岁月。

他的足迹遍及彭州乡间田野与工厂车间,以手中之笔为时代立传、为百姓发声。除宝山村外,其笔触亦涉及彭州水利建设、工业发展、民生变迁等诸多领域,留下大量珍贵的一手记录。这些作品不仅见于报端,更凝结为《彭州报》《彭州纪事》《热土》等多部文集,成为研究本地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史资料。

陈述诗先生的卓越贡献与深远影响,至今为人铭记。2025年7月,四川省政府原省长张忠伟同志莅临彭州时,特邀他一同重访龙门山镇宝山村,并探望老支书贾正方。据悉,此系近年来的第四次此类访问,足见陈先生作为宝山村历史与发展的“活档案”及其报道的持久价值。

先生为人谦和,提携后进不遗余力。他不仅以作品示人,更以严谨的新闻态度与深沉的乡土情怀感染后辈。他曾说:“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此言成为许多后学新闻工作者的座右铭。

作为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与陈先生相识的后学,我一直视其为良师益友。在他的引领下,我亦走上通讯报道之路。无论在私下交谈、会议场合,甚于领导与同仁面前,陈老总不忘肯定我的写作与勤奋。他的赞赏、鼓励与鞭策,始终是我坚持笔耕的重要动力。

陈述诗先生以一生热忱,为宣传彭州倾注心血。其精神风范,深深感召后辈学人。他的一生,与脚下这片土地紧密相连;他的文章,已成为彭州记忆的一部分。

(丁穆松)
2025年11月26日
20251126104546front2_0_7851053_FshBzMSpM8o3HLSfRmtGUYKwrLP-.png
20251126104543front2_0_7851053_FmgfrAE58QzkVF0nq7dcf1pKbx4L.jpg
20251126104543front2_0_7851053_FnTEJR8CrxRCh5zy7cmvmOX_C6Ip.jpg
20251126104543front2_0_7851053_FmF4lfRsO_T1z_eBAp7tOCpyR6up.jpg
20251126104543front2_0_7851053_FinPpY-h-XTaMTI1aIW1tRdKxb6l.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