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豫园,向往已久。不仅因为它是中国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因为它是由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为父亲潘恩(曾任刑部尚书)所建,耗时20余年才大功告成,取‘豫悦老亲’之意,即让辞官回乡的父亲精神愉悦、安享晚年而命名。这位颇有孝道、很有成就的四川老乡我十分的敬佩,很想去看看他的杰作。在一个阳光明媚、秋高气爽的日子,我们乘地铁辗传来到豫园。
跨进古朴典雅、高大庄重的豫园起点三穗堂,仿佛瞬间穿越时空走进了那遥远的历史长廊。堂内悬挂的“三穗堂”“灵台经始”“城市山林”三块金匾,雕刻的稻麦、瓜果等图案,古色古香的字画,吸引着我的眼球。驻足欣赏,低眉凝思,寓意深刻,体现了五谷丰登、官民同乐、城市园林与自然、文化相互交融的理念。始建于明嘉靖38年(1559年)的豫园,能有如此高远的立意,令人赞美!从三穗堂进入园区,我们怡然自得地漫步小径。举目环视,目光所及,这里没有喧哗的闹市,没有汽车的奔跑,没有密集的民居,没有空气的污染,环境清幽秀丽,仿若世外桃园,所到之处,风景宜人,古风扑面,生机盎然,布局玲珑精巧:
深秋时节,银杏树叶明亮而金黄,仿若一棵棵黄金树一般,由豫园主人潘允端亲手栽种的那棵银杏,树齡已有445年,尤其引人注目。枫树叶变得火红,与银杏叶相映成趣,是豫园另一抹浓烈的秋色。除了银杏和枫树,园内还有苍劲的青松、挺拔的翠竹、柔美的垂柳、飘香的桂花等林木花草,各种色彩交织,晕染出豫园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秋景。
徜徉在林木花草间的小道,亭台楼阁不时进入眼帘,座座青瓦红墙、飞檐翘角、古色古香,造型迥异,各显其美。目睹此景,不禁为老祖宗的卓越智慧与匠心而赞叹!这些古建筑有的与古树相伴,相互守望,诉说着沧桑岁月的故事;有的与水相依,感受水的柔情,耹听流水的欢歌;有的则居高临下,若登其上,定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走进古建筑,文化积淀深厚,内容丰富多彩。印象最深的除了三穗堂外,还有点春堂——堂内雕梁画栋,门窗隔扇雕刻的戏剧人物栩栩如生。后有临水槛,匾额字体“飞飞跃跃”如行雲流水。点春堂曾是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军的指挥部,陈列有起义军武器、“日月钱”货币及文告等,见证了那段风火岁月,如今是“上海小刀会起义纪念馆”、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玉华堂——布局精巧,与假山池廊错落分布。内部的装饰有木雕、砖雕、石雕等,件件精美绝伦。堂前有江南三大名石之一的“玉玲珑”,孔洞奇特,以‘皱、漏、透、瘦’闻名,古人曾赞它“一炉香罡石底,孔孔烟出”。万花楼——原为明代花神阁遗址,是一个以花卉为主题的庭院,楼四周有梅兰竹菊泥塑漏窗,楼内百年红木家具皆刻有花木图案;多回廊曲槛,依墙缀石峰、植翠竹;其功能是祭祀活动和同业议事的场所。除上述外,在众多古建筑的房顶上,还可观赏到栩栩如生的古人、动物及花草的浮雕。在古建筑之外的池塘之中,矗立着秀丽端庄的江南少女乳色塑像,游动着成群结队的金鱼。在流水之上,架设有供游客通行、连接景点的古典曲桥。当看到明代叠石大师张南阳构筑的大假山,令人啧啧称奇!据介绍它是江南最大的黄石假山,被誉为“江南假山之冠”。……响午时分,我们在名为“豫园食集”的“小吃王国”用餐。这里不仅有吃的,而且还可品尝到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餐后继续游览,直到夕阳西下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豫园,在我的眼里它是一幅秀美风景与古风古韵相互交织的壮丽画卷,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前来观赏,享受无穷的快乐。在这里,我要为四川老乡、古人潘允端践行孝道营造出的千古流芳的杰作大大点赞!
|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