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9|评论: 5

[走遍四川] 峨眉半山两日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2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居住峨眉山脚,已经记不清究竟爬峨眉山有多少次。

     人们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但我不这么看。比如,与之朝夕相处的峨眉山,尽管经常爬山,或坐车上山,看惯峨眉秀色,但却始终情人眼里出西施,不离不弃,总是乐于一时兴起,说走就走,兴致勃勃一次次上山!

     尤其今年,继数月前分别从伏虎寺经由万年寺,徒步到雷洞坪和从清音阁经由洪春坪,仙峰寺到雷洞坪到达金顶后,昨天又结伴朋友再次从伏虎寺出发徒步到峨眉半山仙峰寺,住宿一晚后,今天原路返回下山。

     要说,一年中三次徒步上山,这种频率够高。那为什么如此钟情屡屡徒步上山,究竟为何?

     说来也简单。第一次与朋友一起从伏虎寺出发,经由清音阁,再到万年寺、息心所最后到达雷洞坪,主要想体验多数人一般不走这条线路,我们去尝试一下找找新感觉;第二次则是独自一人,走大多数人习惯的清音阁、仙峰寺、最后到达洗象池、雷洞坪、金顶。

      昨天策划的仅仅只走半山仙峰寺,最大的考量是想登山看山中秋色,同时去感受仙峰寺独具一格的免费茶话会。

      一年中竟然连续三次徒步登山,理由就这么简单!


8509ffa12db946f7af585331eeba4ebb.jpeg
2e56a0e218304d249c9a8b1d5b5e87ed.jpeg
4b3b870beb8e4fa4bd80fb137df54f15.jpeg
890a6ec2d999474ab52793af9c623d0a.jpeg
d29004f34b7d477ca34eb4b41441cbc3.jpe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2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11
e204f6be8e974b6fa55d7eb3379c12c6.jpeg
bcc63205014943d1b6802eae5003a265.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2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山

      昨天徒步仙峰寺,十几天前我们就急不可耐,跃跃欲试,遗憾的是那几天居然连续天天下雨,迫使我们登山计划一再流产,非常郁闷!

     昨天天气终于放晴,我们收拾好行囊,早7点半过,城里打车到伏虎寺出发。

     原计划驱车直接从五显岗徒步,重点体验清音阁到仙峰寺峨眉山这一段山中最精华的路段,舍去不必要的伏虎寺到清音阁路段,但限于黄湾修路,这段路无法舍去。

      不急不躁,伏虎寺到清音阁,耗去我们两个半小时。从清音阁开始,正式徒步仙峰寺。一路上,沿清澈见底的溪流上山。一如既往,好感有加。沟底溪水潺潺,奔流不息,哗哗声响。山路弯弯,石阶洁净。群山连绵,巍峨耸立。加之难得的冬日阳光照耀,让人心情格外好。

       边走边看沿途风景,路边左侧溪沟清澈见底的水流,始终让我钟情不已。与同伴感叹:这溪水太安逸了,哪天驱车上山,就在溪边煮茶品茗,甚至小酌,岂不妙哉 ,惬意十分!身居峨眉,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福利,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事,何乐不为?

       开始见路上行人不多,后来慢慢人多起来。纳闷:不是周末,何以如此游人不断。后来恍然大悟:一定新近流行的秋假居功至伟。不难看出,游客绝大多数都是年纪轻轻的男男女女,应该都是大中学校学生放假促成。

      行走其间,乐于与同行者搭讪聊天。与几个外省人大约四十多年纪聊天,他们都还佩服我的体能与速度,自愧弗如。说他们其实体力尚有,只是膝盖痛,不得已无法提速,很是无奈。我渐渐超越,领先他们,深感体能与膝盖健康,缺一不可。

       前次走过一次全程到雷洞坪,记忆中洪春坪之前一段上坡路还是有点长度与难度,但此次或许熟悉、或许与同伴聊天,感觉比上次轻松一些。

      遗憾的是走到洪春坪,山门牌匾怎么换做“千佛禅院”,非常不解!同时庙宇门前脚手架矗立,进入寺院内,更是拆得七零八落。看样子要大动干戈,升级换代,迈向豪华版寺庙。之前的古朴本真或许就此远去,一去不复返!

      不知不觉到了99倒拐起点,这既是山中景色精华地段,也是全山爬坡吃力的第一个需要挑战的难关。前次没有怎么感觉,顺利到达茶棚子,路过仙峰寺,继续往遇仙寺,再到九岭岗,也都还好。这次目的地近多了,仙峰寺即是终点,不需赶路,不需奋力向前。但爬到茶棚子,原以为马上就到,结果不尽然!从茶棚子到仙峰寺,一公里的上坡路,依然软脚,依然吃力。我算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借宿

      此次爬山,属于休闲型,不是一般意义的非到山顶不可的常规操作。目标锁定半山仙峰寺,主要冲寺内别具一格茶话会而去。

      自从听闻山中庙宇内居然有各路豪杰聚会,指点江山,纵论天下,品茗燃香。心里就一直期盼着、向往着,急切的想把希望尽快变成现实,一听为快!

     打定主意,仙峰寺住一宿,既饱览半山秀色,又聆听诸位高谈阔论,何其快哉!

     有幸的是,蒙朋友引荐,住宿可以提供方便,遂按图索骥寻去。遂人心愿,一切顺利,更是出乎意料的满意!室内温馨雅致、格调清新。举凡一应设施布局,考虑周到详尽人性化,普通酒店无法与之媲美!

      与朋友步入室内那一刻,更觉惊讶震撼:峨眉半山庙宇住宿,竟然如此高端大气,智能马桶、暖气、电热毯、日式茶座、榻榻米等,实在是出乎意料,始料不及,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当然,仙峰寺外部重新扩建修缮,同样今非昔比,与近五十年前我之徒步峨眉山顶旧模样,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记忆中好像也曾经在此住宿一夜。

      之后同伴建议不妨就近去九老洞看看,我欣然应和。五十年前,记得只是在黑黢黢洞口张望片刻离去,没什么特别印象。此次径直步入洞内,令我眼界大开。洞深几许,估计几十米。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灯光照明一应俱全,虽不及贵州大名鼎鼎织金洞,但峨眉半山,居然有如此喀斯特地形,堪称奇观!

      值得称道的还在于晚餐,每位30元,仅素食,感觉有点小贵。但自助餐菜肴品种多样,味道可口,却也令人赞不绝口!豆腐鲜嫩美味、花生酥香脆、莴笋嫩……次日早餐花生粥稀饭也可圈可点。




e64d8d554bf948b782b1097a3c924c1a.jpeg
fb48f5c603404f66999af2df54787c8d.jpeg
20ae4c00e40c4585825f7de32ebe1885.jpeg
8dace87039d54f5dbd040769bd781e8a.jpeg
8509ffa12db946f7af585331eeba4ebb.jpeg
356ee9043f7744c68818bdbc44eb243c.jpeg
3185a344a730430c941be66e21f978a9.jpeg
83918df23eaf410fb2d9ab0f744f2d2b.jpeg
2569983ce9f440da83165191b9638b85.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2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
f34aa6eb3dc04cdc88ab91255c1a44db.jpeg
ed9967cc98e14cb49fbbbfba53166fa3.jpeg
3315bd02fe2c4ce2b910dbaeb3d13a3d.jpeg
1036f5ea23774887ba595d10d4f34bdc.jpeg
7a4d634a3dab49fc9a11e37723b5062b.jpeg
4c1157dce0cc4f85916ee31cb19f552f.jpeg
c445a8381ecf4b35bf90e6625b5d167b.jpeg
193a86036ddb4676bfc2db08f86596b9.jpeg
51e37fe8be26446287812da147082537.jpeg
495d18ad6d4c44beac48f18d19f4fcf5.jpeg
d29004f34b7d477ca34eb4b41441cbc3.jpeg
b05663a69f5a46f39c58e1b92f2cbec9.jpeg
e94f11ddb15546228608f8319608f780.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2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茶话会

      晚饭后,休息片刻,惦记着此次爬山峨眉半山主旨茶话会,与各路大咖谋面,聆听高人指点江山。遗憾的是7,30准时参与,却见室内空空荡荡,无人问津。纳闷:咋回事?何以空空如也,一个人都不见?莫非传说中的都是不负责任的噱头?

      空荡荡的茶室内,布置倒是雅致古朴,条幅书法字画,都有些古色古香,很能诱发来者思古幽情。但室内除了一个打工模样男子坐在炭火盆旁独自玩手机,空无一人。我们有些无趣的转悠、查看,后来进入一个工作人员女性,倒是开朗的与我们攀谈,并解释,因为主讲师傅临时外出,茶话会暂停。闻此言后,心里顿感失落失望。差不多是专程冲这半山寺庙茶话会上山,居然无缘。唉!

      接着打听此前茶话会具体内容形式如何,工作人员告知,主要是讲经修心一类,我才略感释怀。也是,峨眉半山寺庙茶话,岂能高朋满座,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乃至说三道四,评头论足。现如今,何处能够寻觅往昔各类文艺沙龙般的聚会?

      如此这般,刚才的失落减轻许多。

     随后与女工作人员围坐火盆,彼此侃侃而谈,倒也有些生趣。随后又陆陆续续进来不少游人,都是清一色的年轻男女,如我们这般年纪的一个都没有。

     年轻人围在火盆旁,相互叙述爬山经历。他们或者时间匆促、或者体力不济、以及其他原因,居然有人稍微歇息后,竟然还要摸黑继续爬山到遇仙寺——在我们看来完全不可思议!怎么都得住下再说,要上山何必非得走夜路呢?

‍    之后,我们又走出寺庙,观看夜色山中景色。没想到,庙宇被灯光打扮得非常漂亮。灯火阑珊,一幅不夜城的模样,尤其是进进出出的游人不断,还有门前的餐饮、零食,充满市井烟火气。

‍ 没想到,仙峰寺这个地方,上或下都必须依靠两条腿走路的地方,居然如此多的游人,也把这个半山寺庙演绎得十分接地气。



‍                                                                                                日出

      尽管峨眉山观日出被金顶垄断,但仙峰寺位居半山,俯瞰山下面朝东方,一样可以晨观日出。为此,我们早早作好准备,天未见亮,穿戴整齐,特别注意寒冷加上厚衣保暖。

      从庙宇左侧往九老洞方向步道,几步路到倦皇台小亭子,正对山下东面。放眼望去,天际线一抹红晕横亘,如水平线平直。四周寂静,悄无声息。天地间肃穆苍茫,黎明前的黑暗渐渐消失,远山层层叠叠,若隐若现,有如丹青水墨。隐隐约约,可以窥探山下城廓灯光闪烁。

     三三两两游人驻足亭子前,静待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虽然此处远不及金顶,没有云海翻腾,没有舍身崖的万丈绝壁,但一样的登高望远,一样的平视前方,等待日出,那份期待心情相差无几。

      待我出门绕过寺庙,瞥见树林缝隙中黎明前的一线红晕,依然激动的用手机拍照拍视频,唯有把这半山观日出的一刻记录下来,才不负此行。

走到亭子观景最佳处,拍了不少照片和视频,还不满足,又再往前继续寻找不同的角度,力求全方位反映日出精彩一刻。

      渐渐地,远处黑云缝隙处,红日竭力挣脱束缚,奋力冲破黑云压迫。刹那间,红日犹如金瓶炸裂,金水流淌,渲染四周,映红天际,映红树木。一幅日出天边画图跃然眼前,让人激动兴奋,也瞅准时机拍照留影。




1e8562a601d5491283cac0ffd08e449d.jpeg
1f15153b8444469bac44c206654db978.jpeg
3c24bd93626643fe9b265503aafedb76.jpeg
6ca3bf8f66a741ee9af0fd1102fb97ef.jpeg
033b61bac1ca4ad9aec544f327a06609.jpeg
337d79a9e94a4b428fa0a7309432c10d.jpeg
c9fe3435e22c42fc93c5a2f256a2ab1e.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2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山

      看过日出,再不紧不慢吃早餐。20元一位。花生浆稀饭、馒头,咸菜、蔬菜,也还可口。

饭后立马原路返回下山。

     都说上山不易下山亦难。确实,虽然心理上感觉下山远比上山轻松,至少不太吃力,不会太消耗体力,但连续几十步石阶,不停的往下,还是不太适应,怎么都不比平路舒坦轻松。

     昨天怎么吃力上山,今天就怎么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往下捱。好在天气非常给力,阳光洒落在群峰之中,山路也阳光铺满,人的心情非常好。远远望去,层峦叠翠的山峰没了昨天的云雾缭绕,却有“识得庐山真面目”的真真切切。

     下山路上,几乎没有游人。后来看见前面有两女一男学生。与之聊天,得知他们居然昨天夜里十二点摸黑到仙峰寺,非常吃惊。怎么会这样?原来他们手头拮据,学生党穷游,六点以后进入景区,不想买票。功课没做好,体力又不济。继续上山和下山两难,最后被迫选择难度小一点的原路返回。

     眼前花样年华学生,只为逃票做出多大牺牲!100多的门票,让他们吃尽苦头却还未能如愿上顶,只能痛苦返回下山!

     后来他们一直前前后后随我们一道走到纯阳殿。特别是一线天猴区,他们胆小怕猴,希望与我们结伴壮胆。

‍    昨天上山,游人不算多,观猴者更少。今天下山游人明显增多,且几乎都走观猴步道。不少猴子出没,与游人互动,不失山中一景,

     看着眼前的学生,怜悯心油然而生。高企的门票,让他们做出错误选择,得不偿失的来了一次峨眉山,却只是碰壁般的劳累与烦恼懊悔,未能如愿登顶还遭罪。为什么有关方面不能给他们网开一面?

     整个下山路上,绝大多数都是上山,我们几个下山的纯粹是逆水行舟。越到后面,看到越来越多的上山游人,熙熙攘攘,如同过节。确实,秋假的出台,拉动太多消费,不愧是一出高招!

     下山途中,阳光灿烂,难得一见好天气,比之昨天,阳光照耀更甚,几乎怀疑如同盛夏烈日当空。山林被笼罩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我们心里涌动出特别的快意。如此寒冷的季节穿行在连绵起伏的大山中,享受着阳光沐浴,太难得了!就连下山的疲劳也赶走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前次完全忽略,昨天意识到一点,今天完全搞明白的是,沿途各大景点路边,均立有不锈钢园柱,标明所在位置海拔高度、所在地名、爬山里程占全部里程份额……非常人性化!只不过圆柱太小,不够醒目,以至于前次爬山完全疏忽大意,压根没有察觉。

     早八点下山,边走边停,拍照,休息,不疾不徐,一直到下午接近两点,走到纯阳殿吃豆花饭。再悠哉悠哉到山脚爬山起点伏虎寺坐公交车回家,结束两天一夜的峨眉半山游。虽然没有更多可圈可点的跌宕起伏的剧情,但作为一个峨眉人,随随便便上下峨眉山,往返自如,游刃有余,轻松拿捏,也实实在在算是峨眉人特有的福利之所在!

      外地人不远千里,不辞辛劳,车船劳顿,好不容易才来爬一次峨眉山。身为峨眉人,若不隔三差五上山,岂不愧对峨眉,有负仙山?!



‍                      2025,11,20



68874537ef7848aba75b7a634d23eb18.jpeg
fb48f5c603404f66999af2df54787c8d.jpeg
8509ffa12db946f7af585331eeba4ebb.jpeg
8651ba559a6a405087cadf92d6378604.jpeg
79a6b5eaafa14ad4a2258258f338de63.jpeg
82fe02b1db474483ab13777122e494e3.jpe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