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方便,却不方便!”日前,有网友反映:位于四川旺苍县张华镇农贸市场一处公共厕所为何只在逢场天开放,其余时间大门紧锁,给周边群众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却遭遇“如厕难”。
在实地走访中发现,该公厕位于张华镇老街附近农贸市场内,外观未设明显“公厕”标识,仅悬挂“家禽区”标牌,若非当地居民指引,外人难以辨识。厕所门外垃圾散落,环境杂乱,两把铁锁牢牢锁住入口,仅能从门缝窥见内部“男”“女”标识。
“想上厕所只能跑远路,或者硬着头皮去附近餐馆借。”居民李先生无奈地说。多位居民反映,该厕所长期由家禽区经营者管理,开放时间极不固定,导致市场周边如厕难问题日益突出。有知情者透露,该公厕仅在赶集日开放,平时始终闭门谢客,致使居民、摊贩和过往行人不得不四处寻找方便之处。
“这里的人流量很大,就是上厕所很难。”当地群众呼吁:有关部门重视这一民生问题,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公厕正常开放,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如厕难题。
网评 | “锁住”的公厕,关不住民生痛点 一把铁锁,锁住了公厕大门,也锁住了公共服务为民解忧的初心。旺苍县张华镇农贸市场公厕“看日子开放”的现象,表面是管理问题,深层次折射出部分基层公共服务意识的缺失。
公厕虽小,却关系民生大事。作为基础公共设施,其核心功能本应是方便群众、服务社会。然而张华镇这处公厕却异化为“限定款”——仅在逢场天开放,使基本需求成了“看天吃饭”。更令人困惑的是,公厕竟由家禽区经营者代管,公共属性被模糊,服务功能被弱化,这无疑是对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曲解。
[color=rgba(0, 0, 0, 0.9)]▲ 以上图片均为现场场景 “如厕难”背后是治理思维的短板。当群众不得不辗转借厕、忍受不便时,反映的不仅是厕所资源的短缺,更是公共服务精准投放机制的缺位。乡村振兴不仅要产业兴旺、环境整洁,更应体现在这种“关键小事”的人性化关怀上。 解一把锁,易;解民生之困,需更多担当。希望当地管理部门能以此为镜,举一反三,真正站在群众角度审视公共服务的每个细节,让公厕回归“公”字本色,让锁住的门为群众敞开。
來源:時代鄉鑒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