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72|评论: 1

[生活资讯] 关注“十五五”这35条高速铁路入纳规可能性最大!分别为四个梯队

[复制链接]

关注“十五五”这35条高速铁路入纳规可能性最大!分别为四个梯队
2025年11月05日
“十五五”规划及其专项规划,预计将在2026年3月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
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将综合评估各省市区申报的铁路项目方案,依据路网重要性、战略紧迫性、客流需求、经济效益、地方财政、施工难度及前期工作成熟度等多维度标准,从中甄选若干新线路纳入“十五五”规划草案。
本文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出了35个高铁项目,部分已在建及近期确定开工的项目(例如雄忻、沪渝蓉、沪杭、宜常等)未列入统计。最终的具体名单和推进时序,请以“十五五”规划纲要及相关专项规划正式发布为准。
以下信息难免疏漏错误,欢迎留言指正:第一梯队:国家战略骨干通道与紧迫连接线这些项目是“八纵八横”的主干或关键连接段,战略意义重大,需求迫切。1. 京沪高铁二通道(津潍段等):缓解京沪主轴压力,服务环渤海与长三角连接,战略与经济性均为顶级。2. 渝贵高铁:包海通道关键段,成渝-黔中-粤港澳主轴,提升西向南向能力,紧迫性极高。3. 阜黄高铁:京港通道最后瓶颈段,填补大别山高铁空白,惠及超2500万人口,是振兴鄂豫皖革命老区、完善国家高铁网的战略动脉。4. 黔吉高铁:渝厦通道组成部分,串联渝湘两省,终结武陵山区“高铁孤岛”历史,推动区域协同发展。5. 广清永高铁:串联成渝-粤港澳主轴,服务中西部协作,扶贫与发展效益显著。
6. 齐海满高铁(齐齐哈尔至满洲里段):国家沿边通道关键组成部分,战略地位重要。7. 南信合高铁:串联长三角与中原经济带,构建沪陕新通道。8. 武咸昌高铁:福银通道关键一段,强化长江中游城市群联系,前期工作较深。9. 宜西攀高铁:服务西部大开发,打通川渝-滇中新通道,战略意义深远。10. 兰汉十高铁:打通西北至华中、华东新动脉,战略价值巨大。第二梯队:区域关键连接与重要补充这些项目对完善区域路网、服务特定经济圈至关重要。11. 宁杭高铁二通道:缓解既有宁杭高铁压力,强化长三角核心区联系。12. 湛海高铁:大陆连接海南岛的关键通道,战略与旅游效益高。13. 太绥高铁:青银通道关键一段,提升山西西向能力。14. 长邯聊高铁:晋东南至山东半岛新通道,区域意义重要。15. 杭临绩高铁:沪昆通道重要分流线,强化杭州枢纽地位。16. 大连至烟台高铁:突破渤海海峡天堑,重塑东北-华东格局。17. 秦沈高铁第二通道:缓解入关瓶颈,提升东北-华北能力。18. 昌福(厦)高铁:强化赣闽联系,完善海西网络。19. 南驻阜高铁:完善中原地区东西向联络。20. 长沙至九江高铁:湘赣两省协同发展的关键纽带,形成长沙至合肥、南京的新通道,缓解沪昆高铁运能压力。第三梯队:局部路网完善与城际需求这些项目主要服务省域或局部区域,重要但紧迫性稍次。21. 盐泰锡宜湖高铁:贯通苏北-苏南-浙北的省域关键通道。22. 运三高铁:晋南与中原、西北快捷联系。23. 包鄂榆高铁:能源金三角区域协同发展需要。24. 怀桂高铁:对接张吉怀,打通旅游黄金通道。25. 荆岳高铁:填补华中高铁网关键缺口,衔接呼南与京广干线,是落实长江经济带战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核心工程。26. 仙洪监高铁:完善江汉平原路网,潜在延伸至湖南意义大。
27. 泸遵高铁:打通成渝南下新通道,带动赤水河流域经济发展。28. 石张高铁:填补冀西南北干线空白,衔接京广京包等干线,提升西部开放通道效能。29. 绵遂内城际铁路:成渝经济圈内部重要连接线,串联川南城市群,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交通枢纽地位。30. 甬台温高铁:沿海通道提质升级,经济发达需求旺。第四梯队:远期规划与研究类项目这些项目或因工程难度、经济效益、前期深度等原因,属于更远期考量。31. 沪舟甬跨海通道:世界级工程,技术难度与投资巨大,属远期愿景。32. 琼州海峡跨海通道:技术挑战极高,需长期论证。33. 滇藏铁路:战略意义非凡,但工程堪称世界最难,属超长期项目。34. 敦煌至若羌铁路:完善西部路网,但需求密度低。35. 兴永郴赣铁路:普速或快速铁路功能更合适,高铁必要性待研究。36. 延吉至长白山高铁:旅游专线,经济效益显著。37. 其余未提及项目:如多条市域铁路、城际延伸段、部分区域连接线等,其优先级主要在省域层面协调,在国家路网层面的战略紧迫性相对靠后。“十五五”时期是中国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的关键五年。在此背景下,高铁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基础设施,其规划建设将告别大规模路网扩张的“上半场”,进入以质量、效率和融合为核心的“下半场”。其基本方针与政策趋势可概括为:“稳中求进、精准补强、融合增效、创新驱动、绿色安全”。核心方针:从“建骨架”转向“强网络、优服务”总体方针将从追求新增里程的“高速增长”,转向“优化结构、补齐短板、提升效能”的内涵式发展。国家层面将更加强调战略性、精准性和经济性的统一。这意味着,大规模新建平行线路或追求“市市通高铁”的过热势头将得到遏制,建设重点将集中于“补强关键通道”和“打通最后一公里”。以下政策趋势值得关注:1. 精准化与网络化布局政策将引导资源向两个方向倾斜:一是强化“八纵八横”主通道中的瓶颈路段和关键连接线,提升整体网络效率;二是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的有效连接,特别是填补区域空白,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如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等。对经济效益存疑的项目审批将极为审慎。2. 多式融合与枢纽增效未来的核心趋势是推动高铁与城市轨道交通、机场、港口等无缝衔接,构建“一站式”综合交通枢纽。政策将鼓励“站城一体化”开发,使高铁站点不仅是交通节点,更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引擎,实现“一条高铁线,带动一座城”的融合发展。3. 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十五五”将是高铁技术持续创新的窗口期。政策将大力支持CR450高速动车组等更高速度等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时聚焦智能化、绿色化。包括智能建造、智能运维、5G通信技术应用等,旨在提升建设效率、运营安全性和旅客体验,并巩固中国高铁的全产业链优势。4. 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财务可持续性将成为重要考量。政策将更加强调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通过优化线路设计、推广节能技术、开发“高铁+”多元经营模式(如物流、旅游等)来改善盈利能力,防范债务风险。5. 深化国际合作与标准输出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框架下,政策将支持中国高铁技术、标准、装备和经验的系统性“走出去”,从单一项目承包转向全产业链合作,提升中国在全球交通治理中的话语权。总结而言,“十五五”期间的中国高铁建设,将不再是追求里程数的简单叠加,而是致力于打造一个更智能、更高效、更绿色、更融合的现代化铁路网络,核心目标是服务于国家的新发展格局,最终惠及民生与经济。
IMG_20250818_140229.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4:4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