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融媒记者 黄俊钦 文/图
今年前三季度内江经济“成绩单”中,第三产业特别显眼:增加值760.44亿元、同比增长7.0%,均在三大产业中位列第一。这组数据并非孤立的数字增长,而是内江经济结构从“重规模”向“提质量”转型的直观注脚,既印证了城市消费活力的持续释放,更标志着其以服务、消费、数字经济为核心的“轻量化”发展路径,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第三产业的崛起意味着内江经济正迈向“轻量化”。传统产业结构中,工业和农业往往占据主导,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但如今,内江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逐渐增加,这表明内江不再过度依赖传统产业,而是积极向知识、技术和服务驱动的经济模式转型。这种转变有助于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提升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内江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背后是消费活力的日益活跃。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消费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从数据上看,内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各类消费场景不断丰富,如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电商平台等,都为消费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内江还积极举办各类消费促进活动,激发居民消费热情,进一步推动了第三产业的繁荣。
服务外包产业是内江第三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内江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入驻。目前,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已聚集66家服务外包企业,其中包括阿里巴巴、抖音集团等18家世界500强及行业百强企业。这些企业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升了内江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同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内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化旅游产业同样是内江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江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资中罗泉古镇、威远骑龙坳风景区等。近年来,内江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旅游活动,如大千龙舟经贸文化博览会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提升了内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隆昌市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东兴区、威远县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12个村入选天府旅游名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内江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内江在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产业布局上,内江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明确了服务外包、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重点发展领域,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此外,内江还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川超”赛事为例,内江结合赛事推出的“甜蜜内江·票根作伴”活动,将体育赛事与文化旅游、消费等有机结合,实现了多产业的协同发展。赛事期间,大量球迷涌入内江,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的消费增长。同时,通过赛事的宣传推广,也提升了内江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为内江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展望未来,内江第三产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内江作为成渝发展主轴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内江应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总之,内江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城市经济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标志。在未来的发展中,内江应继续坚持以第三产业为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让甜城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