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多位网友反映:四川剑阁县龙源镇的综合市场、江石市场的公共厕所存在严重的环境卫生问题,设施损坏,管理缺位,给周边居民及市场使用者带来极大不便,呼吁当地有关部门尽快介入整治。   
   
   
   
   
   
   
   
   
        记者根据反映进行了实地走访。在非赶集日的龙源综合市场,人流量虽不大,但公厕的卫生状况已令人触目惊心。在指示牌的引导下,可见厕所内外环境脏污,地面污秽不堪,更有大量废品堆放在公厕内部,进一步加剧了环境的恶化。据知情人透露,在逢场天人流密集时,此处的卫生状况会更加糟糕。另外,有垃圾池存在生活垃圾清理不及时的现象。   
   
        随后,记者在江石市场看到了类似甚至更为严重的情形。该处的公厕不仅同样面临“脏乱差”的问题,其基础设施也大多处于“瘫痪”状态,冲水管等设备已不见踪影,丧失了基本的使用功能。当地居民无奈地表示,市场每逢赶集日便热闹非凡,但如厕体验却极为不适,公厕的卫生问题已成为困扰大家的一大痛点。   
   
   
   
        走访期间,多位居民表达了共同的诉求,迫切希望当地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一民生细节,切实承担起管理责任,加强对公共厕所的日常清洁维护与设施修缮工作,彻底扭转公厕“脏乱差”的局面,还市民一个洁净、卫生的公共环境。        网评 | “小厕所”关乎“大民生”,莫让公厕管理拖了城市文明的后腿        龙源综合市场与江石市场公厕的“脏乱差”现象被媒体曝光,其触目惊心的卫生状况和几近瘫痪的设施,不仅引发了当地居民的强烈不满,更向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城市公共服务的“里子”是否跟上了发展的“面子”?“小厕所”这件民生“小事”,实则关乎城市形象和百姓福祉的“大事”。        公厕,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城市管理水平与文明程度的试金石。剑阁县这两个市场公厕暴露出的问题——日常清洁维护严重缺失、基础设施损坏无人问津、甚至成为堆放废品的场所——清晰地指向了管理的缺位与责任的悬空。这并非简单的卫生问题,而是公共服务意识薄弱、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集中体现。居民们“唔着鼻子如厕”的无奈,是对相关部门工作实效最直接的批评。        每逢赶集日,市场人声鼎沸,展现着地方经济的活力,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厕的污秽不堪与设施残破。这巨大的反差,无疑是对当地营商环境和宜居形象的一种伤害。它让本地居民的生活品质大打折扣,也让外来者对该地的第一印象蒙上阴影。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解决公厕问题,需要的是相关部门真正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落到实处。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完善公厕建设的“硬件”,更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维护的“软件”,明确责任主体,加强日常监督与考核,确保每一座公厕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清洁与维护。       我们希望,当地有关方面能够以此为契机,迅速行动,彻底整治现有问题,并举一反三,对辖区内的公共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与提升。莫让一个小小的公厕,拖累了城市文明建设的整体步伐,寒了老百姓的心。只有将这类关乎民生的“小事”办实、办好,才能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才能真正擦亮城市的文明底色。□ 羊波 童铃(媒体人) 转载:時代鄉鑒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