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51|评论: 1

[原创] 今日九九重阳节趣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9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黄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一年一度的民俗传统“重阳节”,本“人民+体验官在特别推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文化产品《你是哪一瞬间意识到父母变老的?》的同时,还搜集了相关“重阳节”的一历史文化资料,聊作趣谈如下,以悦网友。

png
png

人民微博充满人性化、人情味儿地告诉我们:“是家里有事情,他们开始征求你意见时;还是他们拿着手机,问你怎么视频通话时……今日重阳,无论多忙,记得牵起他们的手;即使不在身边,也打个电话道声问候。愿每位长辈幸福安康!这是爸妈想要收到的重阳节礼物。”
是呀,打个电话或发个视频,把它当作爸妈想要收到的重阳节礼物送出去,对于时下手机不离手的儿女们来说,这应该是举手之劳。那么就动手吧,花费几分钟时间,值得!
重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之前,即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早有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而且重阳节又名秋祭,它在中华传统节日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因此“重阳”也叫“重九”。九月九日,两九重叠,谓之重阳。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的民俗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jpg
网络示意图:传说“重九”是避祸

大家知道,“九”在古代有着特殊的寓意,它不仅是最大的数字,象征着“天数”。俗话说“兴尽转败”,九在数字中已经是最大的了,很容易因此而转凶。而一个节日里蕴藏着两个“九”,简直是“大凶之节”!所以在古时候,人们在重阳节这天出游,可不单纯是出去游山玩水,其中还有躲避瘟气和灾祸的原因。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称,东汉时,在豫州汝南(今河南汝南县)有个叫桓景的人。桓景慕道,跟随方士费长房游学求道多年。

有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九月九日,你的家乡将有大灾难,你赶快回去告诉家人做一袋囊,装上茱萸,系在手臂上,领着家人登上高处,饮菊花酒,就可以避祸。”桓景如实地照着师父的话去做,全家登山。等到晚上回到家中时,发现家中养的家禽、家畜果然都暴毙死了。

重阳佩茱萸登高避灾的习俗,就是这样代代流传下来的。而且,民间还把黄历九月称为“菊月”。

jpg
网络示意图:把黄历九月称为“菊月”

民间习俗代代相传,称重阳节有四大习俗。
1、登高
阳节又叫“登高节”。据《西京杂记》重阳登高始于西汉。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就喜爱重九登高,因此描写重阳登高远眺、欣赏山河美景的诗相当的多。

2、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因“糕”与“高”同音,古人又相信“百事皆高”的说法,所以重阳节登高的时候吃糕,象征步步登高。

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4、插茱萸和簪菊花
茱萸,又名“樧”、“越椒”、“艾子”,属芸香科落叶亚乔木。古人佩带的有三种,分别是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其中前两种为中药药材,具有润肝燥脾,温中下气,除湿解郁,去疾杀虫等功能。

古人会在重阳这天插放茱萸来消灾避祸,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当然,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jpg
网络示意图:消灾避祸的茱萸

重阳节还有禁忌之“三不做”。

一、禁忌说节日快乐。
虽然重阳节也是节日,但它更多的是庄重,祭天祭祖,思念亲人,以谢天帝、祖先恩德,要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九月初九,是两个九相聚的日子,九历来就是个奇数,独阴不长,孤阳不生,万物不遂,不通不顺,重阳节不但不是快乐的节日,而且有点大凶之兆。因此,重阳节不要说节日快乐,应以安康代替。

二、禁忌回娘家。
民间习俗认为,重阳节是不吉利的日子,因此结婚三年以内的人,尽量不要回娘家。在中国山东的部分地区,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娘家过重阳,咒死婆婆娘”

重阳节,回娘家是民间大忌,大城市的人可以忽略。

三、禁忌扫墓时嬉笑怒骂。
祭祀祖先,是个很庄重的仪式。祖先的安居之所,切忌互相打闹,跨过坟墓及供品。有些人还带着孩子,乱跑乱碰,随处小便,这是对先灵的不尊重,会被视之为亵渎,万一惹到脾气不顺的气场,回家免不了一顿“麻烦”。
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10-29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老年化的逐步明显,敬老爱老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