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里,城市绿化带的白果缀满枝头,却引发一场家庭争论。近日,有成都网民在麻辣社区“群众呼声”平台发文,吐槽妈妈热衷捡拾路边白果回家炖汤,网民直言“这份‘浓烈’的母爱实在招架不住”。
>>老妈沉迷捡白果炖汤 网民无奈求助官方
这位网民描述,自家妈妈经常前往公园和绿化带,专捡掉落的白果,还坚持要用这些果子炖鸡汤。自己曾多次劝说妈妈不要捡绿化带里的白果。她认为绿化带里的白果不仅喷洒了农药,还会吸附汽车尾气和灰尘。可妈妈一句“娃娃不识好歹,去买还得花钱”直接驳回了网民的建议。
眼看说服不了倔强的母亲,网民只好向相关部门求助,希望通过官方科普,让妈妈明白食用路边的白果的风险。
不止网民的妈妈热衷于捡白果回家炖汤,记者发现,秋天捡白果回家入菜的大有人在。在不同的社交平台均有众多网民分享自己捡来的白果,对于在路边捡白果的行为,部分网民还称之为“捡秋”。其中,在绿化带捡白果的群体包括“老中青”,大部分人认为绿化带的白果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还是炖汤优选。
>>官方回应:路边白果存在双重隐患
这份“隔空求助”很快得到了回应!10月21日,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在麻辣社区“群众呼声 - 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进行科普,明确指出路边白果存在双重安全隐患,呼吁市民勿捡拾、食用路边白果。
一方面,银杏果本身含有银杏酸等天然毒素,生食或处理不当易引发中毒,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另一方面,作为行道树的银杏树长期暴露在汽车尾气等外界污染中,会吸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官方同时给出食用建议,若想食用白果,请通过正规市场购买,并彻底煮熟、少量食用,为了健康,请勿捡拾路边的银杏果。
群众呼声平台也提醒广大市民,秋日捡拾银杏果虽看似“省钱”,却暗藏健康风险。守护家人饮食安全,还需从正规渠道选购、科学食用做起,莫让“省钱”变“伤身”。 (川网传媒·麻辣社区记者:杨杰 陈玉楼 实习记者:牟萌)
原帖:路边的白果到底能不能吃?求相关部门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