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41|评论: 10

[相如·茶馆] 蓬安一桥,没落在时光里的痛

[复制链接]

以下全文,转载自视频号博主天齐飞扬。

嘉陵江自秦巴山脉蜿蜒而来,在蓬安境内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却也曾是横亘在两岸百姓心头的天堑。蓬安一桥,这座承载了全县人民血汗与期盼的桥梁,从集资筹建时的众志成城,到通车时的欢欣鼓舞,再到爆破拆除时的无奈唏嘘,如今又陷在重建停滞的僵局里,成为刻在蓬安人记忆中一道没落在时光里的痛。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我对嘉陵江的记忆,全是冯家垭口渡口的漫长等待。那时父亲在县城周口镇做小生意,逢年过节总要带着我回睦坝老家,可这短短几十里路,却总被渡口卡得死死的。每次出发前,外婆都会反复叮嘱“早点走”,可即便天刚亮就推着自行车出门,到了冯家垭口还是要面对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拖拉机、自行车、挑着担子的农户挤在土路上,从垭口往下能排到江边,远远望去像一条僵在原地的长蛇。等轮渡的时间没个准头,运气好时一两个小时能轮上,赶上赶集日或农忙时节,等三四个小时都是常事。有一年除夕前,我们揣着刚买的年货去渡口,寒风里站了整整三个小时,眼看着江对面睦坝老家的方向亮起灯笼,可轮渡却迟迟不来。父亲不停地搓着手来回踱步,嘴里念叨着“怕是赶不上团年饭了”,我裹紧棉袄缩在他身边,望着江面上慢吞吞的渡船,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比等待更让人绝望的是“过不去”的无奈。1996年夏天,老家外婆突发重病,父亲接到消息后带着我疯了似的往渡口跑,可刚到冯家垭口就被拦了下来——前一晚下了暴雨,嘉陵江水位暴涨,轮渡早就停航了。父亲拉着船工的胳膊反复哀求,说“我妈还在等着”,可船工也只能摇头:“江水太急,开船就是拿命赌。”那天我们在渡口守到天黑,听着江水流淌的声音,父亲的叹息声比江水还要沉。后来才知道,外婆是靠着邻居帮忙找了村医,才勉强撑到水位下降、我们赶回去的那天。那时不仅是回两路、万和、巨龙、睦坝,龙云、高庙、往锦屏镇、南部王家方向去的人,都得受这份罪。锦屏镇的西瓜熟了,农户们凌晨就背着筐往渡口赶,可等轮渡运到县城,好些西瓜都被挤破、捂烂,只能贱卖给贩子;南部王家的农资要运到蓬安,渡轮辗转两三天,常常误了播种的好时节。“要是有座桥就好了”,这句话成了父亲每次在渡口等待时必说的话,也成了那时所有蓬安人最迫切的心愿,更成了当地政府亟待破解的难题。但建桥谈何容易,626米的跨江大桥,所需资金对当时财政拮据的蓬安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1997年,蓬安县政府下定决心筹建嘉陵江一桥,消息传到冯家垭口时,正在等轮渡的人们都炸开了锅。卖水果的大爷放下秤杆拍手,拉货的司机从驾驶室探出头追问“是真的吗”,连一直沉默的船工都笑着说“以后你们就不用遭这份罪了”。可建桥资金的缺口像座大山,政府只能号召全县群众集资——机关干部每人带头捐出一个月个月工资,相如镇的退休教师把积攒多年的退休金全取了出来,说“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桥通车,值了”;偏远山村的老农背着一布袋零钱赶到集资点,硬币碰撞的声音清脆又让人鼻酸,那是他卖了半年鸡蛋的收入;就连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也主动捐出了第一个月的工资。短短三个月,全县就筹集到数百万资金,这些带着体温的钱款,一点点垒起了建桥的希望。1997年深秋,嘉陵江两岸响起了钻机的轰鸣,蓬安一桥正式破土动工。施工队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冬天顶着寒风浇筑桥墩,雪花落在安全帽上瞬间化成水;夏天踩着酷暑绑扎钢筋,汗水顺着工人们的脸颊往下淌,在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百姓们总爱绕路去工地看看,有人带着刚煮好的玉米,有人提着自家腌的咸菜,看到桥墩一点点“长”出水面,眼里的光比江面上的太阳还要亮。2000年9月30日,这座全长626米、桥面为双车道并设两侧人行道的大桥终于竣工通车,当年的三大庆典活动相如广场落成、一桥竣工通车、成了当年蓬安最热闹的事。通车那天,龙角山上站满了人,锦屏镇的狮子队踩着鼓点过了桥,周口镇的腰鼓队举着彩带迎上来,鞭炮声在嘉陵江上空响了整整一个上午。我和父亲特意骑着自行车从桥上走了个来回,车轮碾过平坦的桥面,父亲笑着说:“以后回睦坝老家,再也不用在冯家垭口等半天了。”

  蓬安一桥的通车,彻底结束了两岸摆渡过江的历史。从县城到锦屏镇的时间缩短到十分钟,回巨龙、睦坝老家再也不用赶早,往南部王家方向的路程也节省了近两小时。锦屏镇的相如故城开始迎来外地游客,两路、马回、长梁、镇源等乡的蔬菜能及时运进县城市场,砂石场的车辆也开始在桥上穿梭往来。大桥成了名副其实的“经济桥”,桥面每天的车流量从最初的几百辆逐渐增加到上千辆,连曾经热闹的冯家垭口渡口,也慢慢变得冷清,只留下斑驳的石阶,诉说着过去的等待。家住锦屏镇的张大爷开了家小饭馆,专做过往司机的生意,每次去吃饭他都会说:“这桥就是我的财神爷,要是没它,我这馆子早关张了。谁也没想到,这座承载着无数人期盼的大桥,命运会如此曲折。2008年汶川大地震,给大桥埋下了隐患,地基受损导致桥梁多处出现细微裂缝;更严峻的是,随着蓬安砂石产业的发展,大型砂石运输车爆发式增长,2015年最高峰时一天通行量达2000多辆,是2008年的好几倍。超负荷运行让大桥不堪重负,2014年被检测为四类危桥,2015年再次检测时已沦为最危重的五类危桥——锦屏岸一侧桥台的竖向裂缝长达5米,最宽处能塞进一根手指,桥墩地基的冲刷深度更是达到7米,站在桥下往上看,能清晰看到桥面的细微晃动,让人心里发慌。彼时凤凰大道、凤凰大桥尚未建成,嘉陵江一桥仍是连接两岸的唯一通道,根本无法断道维修。直到2015年春节前凤凰大桥通车,一桥才彻底封闭。关于大桥的命运,全县人都在讨论:有网友在论坛上发起“留住一桥”的倡议,说“这是全县人集资建的桥,拆了太可惜”,建议花2000多万元加固维修,把它打造成步行景观桥;也有人觉得危桥留着太危险,不如拆了重建。可专家论证后给出的结论,让所有人都沉默了——保留老桥代价巨大,按内河通航标准,新建大桥需向北移两公里以上,还要增加2公里路线和1.5公里隧道,多花3亿元造价,这笔钱几乎能再建一座新桥;而且老桥净空高度不足10米,无法满足嘉陵江三级航道14-15米高采砂船的通行需求,双向两车道的桥面也与绕城北路一级公路标准不匹配,迟早会成为交通瓶颈。
   2018年6月15日,注定成为蓬安人难忘的日子。龙角山上、凤凰大桥上挤满了人,曾经在冯家垭口等过轮渡、在一桥上骑过车的人们,都来送这座桥最后一程。大家沉默地看着江面那熟悉的桥身,有人举着手机录像,有人悄悄抹眼泪。上午10时许,随着一声闷响,毫秒延时爆破技术让大桥逐孔坍塌,被土工布包裹的桥体没有“飞沙走石”的混乱,而是像被抽走了筋骨般,缓缓垂直落入江中。江水溅起的浪花很快平息,可人们心里的波澜,却久久无法平静。爆破后三天,主航道恢复通航,建筑废渣在三个月内被打捞完毕,用于其他道路建设,但老桥留在人们记忆里的痕迹,却再也抹不掉。
  按照最初的规划,新桥将在老桥上游90米处重建,设计为双向六车道,全长1059米,宽39米,按300年一遇洪水标准建造,净空比老桥高7米,能通行1000吨巨轮,预计2020年8月底竣工。消息传来,百姓们暂时抚平了失落,开始期待新桥能延续老桥的使命——有人盼着以后回巨龙、睦坝能更快,有人盼着家乡的经济能再上个台阶。2018年下半年,施工现场开始搭建栈桥,机器的轰鸣声再次在嘉陵江边响起,路过的人们总会停下脚步,隔着江水询问施工进度,仿佛能从钢筋水泥的碰撞声里,听到未来的希望。可这份期待,渐渐变成了漫长的煎熬。2020年8月的竣工期限到了,江面上只有孤零零的栈桥立在水里,看不到大桥的雏形;2021年,栈桥依旧,偶尔能看到几个工人在上面走动,却没了大规模施工的景象。后来人们才从新闻里知道,由于原设计的双塔双索面混凝土斜拉桥投资过大,后期养护成本也高,为了减轻地方财政压力,项目需要变更主体结构形式。可变更手续一办就是数年,施工现场时停时续,像被按下了暂停键。2023年,更曝出项目评标专家因不按标准评标被处罚的消息,让本就停滞的新桥建设雪上加霜,也让百姓们的期待,一点点变成了失望。2025年10国庆假期,我特意绕到嘉陵江边,想看看新桥的进度。站在曾经的一桥旧址旁,只见嘉陵江中长长的栈桥依旧伫立,风吹过的时候,栈桥的钢铁框架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冷清得让人揪心。江对面的巨龙、睦坝老家,早已通了沥青路,可没有大桥,从县城回去还是要绕路走凤凰大桥,比当年走一桥多花20多分钟。刷抖音时,总能刷到关于“蓬安一桥何时能修好”的视频——有人晒出老桥通车时的黑白照片,有人拍摄如今停滞的工地,评论区里满是感慨:“当年集资建桥那么难都成了,现在反而修不起来了”“要是老桥还在,哪用绕这么远的路”。如今,顺蓬营一级公路上的嘉陵江三桥已经通车,双向六车道的桥面宽敞平坦,连通了新老县城和景区,可在我心里,它始终替代不了嘉陵江一桥的分量。那些年在冯家垭口渡口的寒风里等待、集资时父亲递出工资袋的郑重、通车时骑过桥面的欢喜、爆破时站在龙角山上的沉默,早已和老桥的钢筋水泥融为一体,刻进了我的记忆里,也刻进了蓬安的城市记忆里。有时候我会带着孩子去江边,指着江面告诉她:“这里曾经有一座桥,是爷爷那辈人一起凑钱建起来的,以前爸爸回奶奶家,全靠这座桥。”孩子会好奇地问:“那桥去哪了?什么时候能再建一座呀?”我只能摇摇头,望着江面上的栈桥发呆。蓬安一桥的故事,像一段没讲完的话,停在了时光里,而那些关于等待与希望、失落与遗憾的记忆,也成了嘉陵江两岸最沉重的乡愁。
   或许某天,新桥会终于通车,桥面会比老桥更宽、更坚固,可老桥承载的那些岁月——那些在渡口的煎熬、集资的热忱、通车的欢腾,终将在时光中沉淀,成为我们这代蓬安人无法磨灭的印记,也成为那道没落在时光里,一碰就会泛起温柔的痛。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10-17 17:3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应该把一桥修好 锦屏建设好 其他地方先放一下

发表于 2025-10-17 18:5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10-17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怀念过去,展望未来。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代人的悲哀。一个靠“画符”来搞米米的。

发表于 2025-10-18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小幸运哦 发表于 2025-10-17 17:31
蓬安应该把一桥修好 锦屏建设好 其他地方先放一下

其他地方不要管,举全县之财力大力发展建设锦屏镇,让锦屏成为第二个蓬安县城。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8 09:2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野村夫. 发表于 2025-10-18 08:18
其他地方不要管,举全县之财力大力发展建设锦屏镇,让锦屏成为第二个蓬安县城。

发展的重心不在于地域,而在于行业。重点不是先发展哪里。而是重点发展什么行业。现在将重点放在旅游业,是一个很值得反思是否正确的决策
发表于 2025-10-18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罐子村的满银 发表于 2025-10-18 09:26
发展的重心不在于地域,而在于行业。重点不是先发展哪里。而是重点发展什么行业。现在将重点放在旅游业, ...

俗语说:捞鱼打虾,误了庄稼。哪些游山玩水的,鼓吹的。都是瞎吹。
发表于 2025-10-18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野村夫. 发表于 2025-10-18 08:18
其他地方不要管,举全县之财力大力发展建设锦屏镇,让锦屏成为第二个蓬安县城。

你出力把大神南海发展起来。

发表于 2025-10-1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罐子村的满银 发表于 2025-10-18 09:26
发展的重心不在于地域,而在于行业。重点不是先发展哪里。而是重点发展什么行业。现在将重点放在旅游业, ...

你说的对!企业投资的地点一般在水、电、路较方便且政策优惠的地区,蓬安的水源不缺,有充足的电力,唯一的短板就是交通不方便,所以,蓬安,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应当重点修建公路、发展铁路,公路好了,交通方便了,自然有人愿在交通发达,政策优厚的地方来投资,对来蓬安投资创业的,学习深圳市筑巢引凤,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重点扶持,(那时有地税局,对来投资者把地税收入的70%返还企业,鼓励更多的人来投资)。也可适可而止地发展旅游业,而非倾全县之力,把旅游业放在首位。

发表于 2025-10-18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旅游好操作些,随便砌几个花台种点草草就是几百万
发表于 2025-10-18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wh12502 发表于 2025-10-18 16:22
发展旅游好操作些,随便砌几个花台种点草草就是几百万

好骗钱。好报账。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