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雷军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的演讲引发网络热议。网友评论,雷军的演讲堪称一场完美的商业秀。
雷军的口中,40万辆交付量是亮眼的业绩,57.9亿元研发投入是厚重的筹码,1800人团队是硬核的底气,连“安全为基础、质量为根本”的口号都喊得掷地有声。可这场唾沫横飞的所谓“行业共建”的宣言里,唯独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他对此前发生在成都的小米车燃烧事故中逝去的生命哪怕有半分道歉的提及。
此前,小米汽车遭遇严重事故。据“成都公安”13日通报,2025年10月13日凌晨3时18分许,天府大道南段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31岁当事人邓某某驾车与李某驾驶小型轿车发生碰撞,事故造成驾驶人邓某某死亡,涉事两车不同程度受损。经检测,邓某某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通报一出,就有人说事故是酒驾导致的,雷军本无责任,无需道歉。这话错得离谱。公众要的不是“为酒驾背锅”的歉意,而是一个将“安全”挂在嘴边的车企CEO,面对用户生命逝去时该有的人文温度,可他一句“对逝者表示哀悼”的话也没有。雷军选择了沉默,沉默地在聚光灯下大谈“AI大模型”“人车家生态”,以致于沉默地,把40万辆销量当成勋章,仿佛那起夺走31岁生命的事故,只是与自己无关的网络乱象。
雷军一边痛斥“黑公关、水军”,一边却用最冷漠的姿态,践行着“选择性发声”的双标。事故通报里写着“酒驾”,但公众追问的不是“谁的责任”,而是“车辆起火后,应急逃生是否真的便捷?”更希望听到他对所谓的“安全设计”,能否在极端情况下护人周全。还有那,小米客服回应时的那句“有机械应急拉手”,都远不如雷军在演讲中花10秒钟回应一句“我们会进一步普及应急知识,并核查车辆安全细节”来得更有分量。可他偏不,他宁愿把精力放在“呼吁全行业共建生态”,也不愿低头看看那起事故背后,用户对安全最朴素的焦虑。
雷军的所谓“发声”让人失望。他口中的“智能化重塑用户体验”,原来从不包括对生命的敬畏?他强调的那个“端侧AI能情绪识别”,却怎么也识别不了公众对逝者的惋惜,他更读不懂用户对车企责任的期待?
雷军在大谈“L3、L4试点让出行更安全”时,有没有想过,对成都事故的逝者家属而言,再先进的智能驾驶,也换不回那个凌晨失去的生命?对千万小米车主而言,他口中再宏大的“生态蓝图”,也不如他在事故后来一句有温度的回应更能让人相信他口中的“安全是根本”。
在我看来,雷军口中所谓“不是零和博弈”“携手共建生态”,也不过是包裹着商业利益的漂亮话。雷军是真不明白,还是在装不知道,行业责任不是舞台上喊口号,而是在事故发生后不回避不沉默,敬畏生命,也不是把“安全”写进PPT,而是在用户遭遇不幸时,他应该放下口中业绩的傲慢和拿出他该有的担当。
雷军的演讲越高光,就越衬托出他对逝者的沉默越刺眼;他把“抵制网络乱象”说得越恳切,就越让人觉得,他对生命的冷漠。其实,雷军对生命安全口号化的发声,才是他那个行业最大的乱象。
小米汽车,40万辆的交付量再高,也填不满人文关怀的空洞,57.9亿元的研发投入再多,都换不来雷军对逝者的一句哀悼?也难怪,雷军被网友调侃为“雷吹吹”了,因为他的商业演讲,没有哪怕一点刻在车企骨子里的敬畏心。小米或许不用为事故道歉,但雷军该为自己口中的那句“安全为基础”的大话欠疚,因为是他把“安全”当口号喊,把生命当成了调色的背景板。
真想不到,雷军,竟会如此冷漠,他的安全宣言,为何对逝者三缄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