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和彼得·豪伊特(Peter Howitt),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理论的阐释。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
其中一半归乔尔·莫基尔,表彰他“通过技术进步确定了持续增长的前提条件”。莫基尔揭示了科学突破与实际应用如何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自我驱动的过程,进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另一半则由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共同获得,表彰他们“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持续增长的理论”。在1992年联合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他们解释称,增长是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的:说它“具有创造性”,是因为它以创新为基础;说它“具有破坏性”,是因为旧产品会逐渐过时并失去商业价值。
79岁的莫基尔出生于荷兰莱顿,父母是大屠杀的幸存者。1974年,他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西北大学教授。阿吉翁于1956年出生在法国巴黎,其母是著名时装品牌Chloé的创办人。彼得·豪伊特于1946年在加拿大出生,现为美国布朗大学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衍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采访时表示:莫基尔以大量微观史料和宏观叙事相结合的方式,指出现代经济增长之所以在工业革命后才真正启动,不是因为单一技术突破,而是因为一个思想范式的转变:人类开始系统性地追问“为什么”,而不只是“如何”。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所博导、长聘副教授谢丹夏对每经记者回忆了阿吉翁和莫基尔教授的教学给他带来的影响,称这奠定了他对经济增长研究的浓厚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