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不论今】之七
非常时期,避谈非常之事。继续谈论古人,寻求古鉴良方。今天的【谈古不论今】栏目,将要讲述《聊斋志异》中那个生性轻佻的朱生,因为一句玩笑话而引来冤狱的故事。
话说那个生性轻佻的男子遇到一桩冤,心起悲悯,扛下罪责。一年之后,就在男子要被斩首的关键时刻,一位神秘人物悄然而至……
清朝时期,阳谷县人朱生,虽然年纪不大,却生性轻薄,放荡不羁,尤其喜欢开一些无底线的玩笑。
有一天,丧妻的朱生去求媒婆为他牵搭姻缘。他来到媒婆家门口,看见媒婆邻居的妻子王氏,心中暗自赞叹:“这女子真漂亮啊!”他一边走一边斜眼瞅着王氏。
进到媒婆家里,朱生对媒婆说明来意:“我家媳妇过世了,今来请您帮我牵牵红线,找个媳妇。”
“这事就包在我身上!”媒婆信心十足地说。
孰料这朱生不离本色地开起了玩笑:“刚刚看到您家的邻居,长得文雅又美丽,您若为我找媳妇,她是最合适不过的。”
媒婆一听,也顺势开玩笑道:“可以啊,但是您得先杀了她的丈夫,我就替您完成心愿。”
“好的,没问题。”朱生也随口戏谑地回答媒婆。
不料在一个月后王氏的丈夫被杀弃尸野外。原来,王氏丈夫外出讨债,在回家路上遭遇不测。
县令便下令拘捕了王氏的邻居和地保,严加拷问。但案情陷入胶着,毫无头绪,只有媒婆提到那天跟朱生的玩笑话。这一下倒好,县令便怀疑凶手就是朱生,于是下令逮捕了朱生。但几经拷问,朱生一概不予承认。
县令又怀疑起王氏来了,心想:“莫非王氏与朱生有染,于是谋害了亲夫。”于是,又下令抓来王氏。
王氏被押到衙门审问。她说:“不,我丈夫不是我杀的,冤枉啊!”
县令见王氏不承认,即下令对王氏酷刑拷打。王氏被折磨得九死一生,承受不住,只好招认。
县令又令人押来朱生,喝问:“王氏都承认人是她杀的,你有什么话说?你也是同谋!”
朱生一听,心中思忖:“王氏乃一位娇弱女子,怎么经受得了严刑拷打?”他虽然个性轻浮,但生性倒也善良,此时顿起悲悯之心,便对县令说:“王氏说的全是假话!她既得冤死,还得背上不贞洁的臭名声。纵使这事鬼不知神不觉,但我于心何忍?”他接着道:“我从实招来就是了。人是我杀的,我想杀掉王氏丈夫再娶王氏。是我一人所为,王氏不知情!”
县令问:“你有什么证据?”
朱生答:“有血衣为证。”
县令即刻派人到朱生家中搜查,却遍寻不得,便又将朱生严刑拷打。被折磨得昏厥又醒来的朱生,虚弱地说:“我母亲不舍我被判死刑,所以不忍拿出证据。大人,您就让我回去拿吧。”
朱生回到家中,母子俩涕泪相对。朱生对母亲说:“给我血衣,我也得死;不给,我也得死。既然都得死,晚死不如早死的好。”
朱母一听,泪如雨下。便走进屋内,随后拿出了血衣。
经县衙审视后,衣服上确有人血,于是判了朱生死刑,择日斩首。后来又经过几次审理,朱生都表示毫无异议,不再翻供。
一年之后,处决的日子到了。正当县令下令押上嫌犯时,突然冲出一人,瞪大眼睛怒视着县令,大声骂道:“你如此昏庸糊涂,怎么能治理百姓!”
衙役见状,一下涌而上抓住此人。只见那人振臂一挥,数十名衙役全都被推倒在地。县令见状也害怕,想要逃跑。那人大喝一声:“我是关公马前的将军周仓!你这昏官若想逃跑,老夫马上杀了你。”县令吓得全身颤抖,呆在原地。
那个自称“将军周仓”的人又接着说:“杀人的是宫标!与朱生有什么关系?”话一讲完,那人居然就昏了过去。不久后又醒来,但脸上毫无血色。有人问:“你是谁?”那人说:“我是宫标。”
原来宫标本就素行不良。那天他知道王氏丈夫讨债回来,便起了歹念:“他兜里一定很多钱。”
于是他便将人杀了。可没想到王氏丈夫兜里什么也没有,他就把王氏丈夫弃尸野外。后来,他又听说朱生被屈打成招,便暗自窃喜:“这下应该是神不知鬼不觉了,没人会知道人是我杀的。”
这天,宫标糊里糊涂地就走进了衙门,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更一无所知。宫标被抓后,一番严刑审问后,也就招认了。
县令问朱生:“人不是你杀的,那血衣又是怎么回事?”
朱生答:“大人,我也不知道。”
于是传来朱母。不料朱母却说:“既然儿子早晚都得死,我就割了手臂上的血,再染到一件衣服上。”
闻言,县令派人检验,果然发现朱母左臂下有刀痕,伤口还未完全平复。
后来县令被上告弹劾,免除官职,还被判罚款赎罪;再后来,便在羁留期间死去。
一年过后,王氏的婆劝说她改嫁。王氏因为感激朱生的侠义相助,也就嫁给了他。
诗曰:荒唐人做荒唐事,昏庸官判昏庸案。
【注】本文取材《聊斋志异》编撰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