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县,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惠泽成都平原两千多年、并成就其“天府之国”美名的岷江穿城而过。
茂县的历史非常悠久。先秦至汉代即为古羌人冉駹部落聚居区,汉武帝时纳入版图,属汶山郡。唐代设茂州,宋代延续茂州建制,归成都府路管辖。元代设茂州安抚司,后改为茂州。明代隶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清代仍为茂州,属成都府。民国时期的1913年废州改县,设立茂县,先后属川西道、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解放后,隶属川西行署区茂县专区。1958年与汶川、理县合并设立茂汶羌族自治县(驻茂县凤仪镇)。理县、汶川县先后又拆分出去。1987年,茂汶羌族自治县更名为茂县,沿用至今。
有悠久的历史,就有相应的文物古迹。
在中国唯一的“中国羌族博物馆”中,就陈列着好多件国家一级文物。
在黑虎羌寨,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虎鹰嘴河碉群”。
但我最关心的还不是这些文物,而是一个石雕经幢——无影塔。
据介绍,此经幢位于内城治平寺(皇坛坡处),建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3年)。
据《茂州志》载:“石幢秋月,上刻佛像,状类浮图,秋月明影现” 称古城八景之一,据传每年中秋夜月明塔无影,故民间称无影塔。
此塔高6米,塔身为6棱形石柱,直径75公分,上刻梵文佛经,塔顶帽呈桃状,塔面有“茂州卫”的题字和雕饰,塔身古朴典雅。
1934年5月15日红四方面军入城在塔体正面刻有“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是麻醉中国青年的毒酒”等六幅标语
1982年城街扩建撤,到1988年将塔迁建于解放路于羌兴街南端交会处,同年九月竣工。塔身造型略有改动;塔增高至12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围绕着这无影塔转一圈。很想知道这石塔上雕刻的梵文经文是什么:波若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还是其他不知名的经文?
看到这本是佛门经幢的石塔,本应成为佛门古迹,却因叠加了现代红色遗迹的内容,从而变成了红色文物,不由感叹世事沧桑: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