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四川省2025年强农惠农政策明白纸》,让全省广大农民朋友和经营主体更加便捷、精准、高效地了解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扶持政策。记者梳理了其中4大类备受关注的惠农助农政策清单,内容涵盖粮食生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机购置、畜禽养殖等方面。具体如下:
2025年度种粮大户补贴
为调动种粮大户积极性,农业农村厅、财政厅印发《2025年四川省种粮大户补贴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种粮大户,通过补贴发放的形式引导主体开展规模化种粮,补贴标准为成都平原区100元/亩、丘陵山地高原区200元/亩。
一、享受补贴需符合什么条件?
承包或租种耕地达到一定规模,集中种植主要粮食作物的种粮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经营主体,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县域内单季种植粮食作物需达到的种植面积为成都平原区100亩、丘陵山地高原区30亩。小春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大春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玉米,民族地区主要粮食作物除小麦、水稻、玉米外,增加马铃薯、荞麦、青稞。粮食作物之间的间、套种不重复计算补贴面积;在一个县(市、区)区域内,种植大、小春两季,补贴面积不重复计算,按种植面积大的一季申报、补贴。
2.种粮大户租种耕地必须与土地承包户或村集体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协议)。
3.耕种必须符合当地主要种植模式和技术要求,不得粗放种植,亩产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生产经营管理规范,统一耕种土地、统一购买农资、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销售产品等。
4.吸纳农户务工,带动周边农户适度规模种植,促进农户就业增收。
5.能鼓励承担种植风险,自负盈亏,享有产品处置权。
二、申报补贴需提供哪些资料?
符合补贴条件的种粮大户于2025年6月底前自行向耕地所在的乡镇政府申报收获在当年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申报时必须如实填报《2025年四川省种粮大户补贴申报表》,经所在村委会确认盖章,并提供租种耕地合同书原件或以土地入股的相应证明材料、身份证原件、工商营业执照原件以及相关复印件等资料。
三、补贴资金什么时间发放?
乡镇、县级、市级层层审核确认补贴面积,公示无异议后,各地按照核实后的面积和补贴标准计算分户补贴金额,并在2026年1月31日前将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发放到种粮大户手中;对种粮大户是法人的,通过其基本账户发放。
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
为全力推动我省大豆生产,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农业农村厅印发《2025年四川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实施方案》,针对农户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具体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的种植主体发放补贴,补贴标准为中央财政150元/亩,省级财政50元/亩。可采取现金直补方式,也可以购买社会化服务及生产所需物资,但同一地块、同一季作物带状复合种植不能与油菜生产、轮作休耕同时享受补助。
一、主要支持内容是什么?
支持省内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组织动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优先承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任务,与加工企业开展订单生产;引导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合当地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探索发展大豆与高粱、果桑园、烟草等间套复种,以及花生玉米等复合种植模式。
二、谁可以申报种植补贴?
农户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具体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的种植主体。
三、申报条件及申报流程是什么?
申报条件:县域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面积需以亩为单位开展申报。
申报流程: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主体申报,申报所需资料以当地农业农村部门要求为准。
四、补贴资金什么时间发放?
由国家直接下达项目实施县,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按相关规定发给种植主体。
农机购置应用补贴政策内容及申领流程
一、中省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支持对象有那些?
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其中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和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
二、中省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支持内容是什么?
主要用于支持购置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2025年我省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为22大类41个小类101个品目,机具种类范围实行年度动态调整。
三、中省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标准是多少?
实行定额补贴,即同一种类、同一档次农业机械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具体见《四川省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第一批)》《四川省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第二批)》。
四、中省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申领流程有那些?
实行“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先购后补,县级结算、直补到卡(户)”。购机者自主选购企业自愿投档进入我省补贴范围的产品,向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提出补贴资金申领事项,签署告知承诺书,基层农业农村部门受理补贴申请,县级财政部门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向符合要求的购机者兑付补贴资金。
四川省畜禽规模场强制免疫 “先打后补” 政策解读
一、政策背景
近年来,我省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大幅提升,养殖场户自主免疫意识明显提高。生产服务社会化有了长足发展,为解决中小场户自行免疫难题创造了有利条件。监管信息化能力大幅增强,为提高补助资金在线审核管理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撑。“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强化,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为全面落实畜禽规模场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改革的通知》(农办牧〔2020〕53 号)要求,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四川省畜禽规模场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支持对象涵盖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户(个人)、社会化服务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他符合条件的主体。
二、政策支持内容
(一)实施范围
遵循自愿申报原则,规模养殖场先提出申请,经审核认定符合条件后,即可纳入 “先打后补” 实施范围。依据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政策规定,四川省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动物疫病,推行强制免疫 “先打后补”。
(二)补助畜禽种类
口蹄疫:补助对象为猪、牛、羊等偶蹄动物;
高致病性禽流感:补助对象为鸡、鸭、鹅等家禽;
小反刍兽疫:补助对象仅为羊。
三、补助补贴标准
(一)补助上限标准
疫苗单价补助上限:补助单价执行标准上限,以当年度省农业农村厅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招标采购公示价格为准。
疫苗用量补助上限:计算公式为 “疫苗用量补助上限 = 出栏畜禽数量 × 免疫用量标准+存栏种畜禽数量 × 免疫用量标准”。其中,出栏畜禽数量以养殖场申报期内出栏畜禽产地检疫数量为依据;存栏种畜禽数量以春秋防普查数量的平均值为准。特别注意,当年度已免疫但未出栏的商品畜禽,将滚动进入下一年度享受补贴。
(二)各类疫苗补助免疫用量标准
口蹄疫:种畜(猪、牛、羊)按存栏量计算,每头每年补贴 2 头份;商品畜(猪、牛、羊)按出栏量计算,每头补贴 1 头份。
高致病性禽流感:蛋鸡和种鸡按存栏量计算,每只每年补贴 1.5 毫升;蛋鸭和种鸭按存栏量计算,每只每年补贴 2.0 毫升;蛋鹅和种鹅按存栏量计算,每只每年补贴 2.0 毫升;肉鸡和肉鸭按出栏量计算,每只补贴 0.5 毫升;肉鹅按出栏量计算,每只补贴 2.0 毫升。
小反刍兽疫:羊按出栏量计算,每头补贴 1 头份。
此外,疫苗种类可优先选择四川省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推荐的疫苗种类。
(三)补助金额上限
补助金额上限计算方式为 “A 疫苗用量补助上限 ×A 疫苗单价补助上限+B 疫苗用量补助上限 ×B 疫苗单价补助上限……”(以此类推,涵盖所有符合补助的疫苗种类)。若养殖场实际疫苗用量低于疫苗用量补助上限,则以实际疫苗用量计算补助金额上限。
(四)补助标准的优化调整
各市(州)可根据年度强制免疫补助经费以及辖区内畜禽饲养量等实际情况,在补贴上限范围内,适时调整优化 “先打后补” 补助标准,可统一单个畜禽品种、单个养殖场(户)的补助标准。对于在同一个县(市、区)内设有多个养殖场(公司)的养殖企业(集团),“先打后补” 资金可实行限额支付。
四、申报条件
(一)补助畜禽养殖户规模标准
生猪养殖场:年出栏量需在 500 头以上;
奶牛养殖场:年存栏量需在 100 头以上;
肉牛养殖场:年出栏量需在 50 头以上;
羊养殖场:年出栏量需在 200 只以上;
家禽养殖场:年存栏量需在 20000 只以上;
若农业农村部制定了相关规模标准,则按照农业农村部的规定执行。
(二)补助要求
需购买国家批准的强制免疫疫苗,自行组织实施强制免疫,且疫苗病种(亚型)适用的畜禽范围,需与申请补助的畜禽一致;履行建立免疫档案、佩戴畜禽标识、申报产地检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动物疫情报告等法定义务,并积极配合畜牧兽医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如实、规范填报养殖场基本情况、强制免疫疫苗购置和免疫等信息,并按规定时限完成补助资格申请和资金申请等相关流程。
五、申报程序
(一)直补资格申请流程
畜禽规模养殖场需在 “牧运通” 微信小程序,或当地认可的其他微信小程序上完成注册,并上传养殖场基本情况等信息,同时自愿签订《四川省畜禽规模养殖场强制免疫 “先打后补” 承诺书》;每年 11 月 20 日前,各畜禽规模养殖场需通过 “牧运通” 微信小程序,或当地认可的其他微信小程序,向所在地乡镇畜牧兽医机构提交申请,并填写《四川省畜禽规模养殖场强制免疫疫苗经费直补资格申请表》,提交给当地乡镇畜牧兽医机构进行审核。
(二)补助资金申报流程
畜禽规模养殖场需选择农业农村部批准使用的强制免疫疫苗,实行程序化免疫,并适时进行补免;免疫工作完成后,需通过 “牧运通” 微信小程序,或当地认可的其他微信小程序上传免疫记录等相关信息;次年 1 月 1 日至 1 月 20 日期间,畜禽规模养殖场需向当地乡镇畜牧兽医机构提交《四川省畜禽规模养殖场强制免疫疫苗经费直补资金申报表》,并上传补助证明资料。
六、其他说明
关于该政策的更多详细信息,如有疑问,可咨询当地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以获取更精准、贴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政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