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将至,国内将迎来新一轮“出游热”。9月16日,铁路12306开放9月30日火车票购买入口,不少网民晒出截图,称“开票即候补”,#12306抢票#话题也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
不少网民表示不解,“为什么明明看到有票,但就是抢不到,只能候补?”“刚刚放票就显示售罄,是几个意思?”“去年国庆也是这样,每次黄金周抢票都很困难!”
还有网民分析认为,“一开始放票都是放的起点到终点,买中间站的乘客只能被牺牲掉了!”“这是趁着黄金周,逼着人多买几站,好多赚些钱是吧?”“张家界的酒店住宿都定好了,只能买成都到长沙的全程票,中途下车,得多花两百多块,这哪是优化运力,逼着普通游客当冤大头。”“好不容易到节假日了,必须让一等座和商务座坐满!”“不信等着看,始发站15天后依然有余票。”
对此,12306工作人员回应,国庆期间购票相对难度较高,需要旅客多刷新关注一下。至于为何出现“开票即候补”情况,是因为有些旅客提交了订单,但还没付款,会出现首页显示有票,进入购买页面却显示需要候补。这一回应再次引发网民不满,“回应挺及时,但问题还是没解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有监管!监管,常买就没有票,要不多买几站就有座!要不就是办理各种会员,付各种费用后就买到,按正常买就没有!”
综合网络观点,“开票即候补”是国庆期间供需矛盾的集中爆发,也暴露出铁路售票机制和信息透明度上的短板。旅客的不满不仅源于抢票失败,更在于缺乏对系统逻辑的充分理解和信任感。官方虽然作出解释,但仅仅强调“未付款订单占位”不足以消解公众疑虑,反而容易被解读为“推诿”。要化解争议,铁路部门需在信息披露和规则解释上更进一步,同时积极优化候补兑现率与中间站配票策略,才能避免同类话题在节假日周期性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