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用“百度AI”搜索全网,所获16篇资料证实,我国“三大航上半年预亏超42亿”消息属实,正在感叹之时,孰料又获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华为2025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净利润同比下降32%”这一负面消息,心中便禁不住有点儿颤栗:“我国上半年的经济现状,怎会这样呢?” 百度图片 糅合多方消息,综述如下。 从近日华为发布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财报”可知,该公司上半年也是“虽增收却不增利”——净利润同比下降32%,总负债超七千亿元;华为云业务也面临挑战;此外,还遭受海外企业的诸多指控,国际制裁范围也在扩大,正在冲击华为的全球业务布局。 据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最新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财报数据显示,营收实现小幅增长至4,270亿元人民币,然而净利润却遭遇重创,同比大幅下滑32%至372亿元。而更为引人关注的是,截至今年6月末,华为总负债规模已攀升至7,121亿元。 对于利润下滑的原因,华为的解释是“主要受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战略投入增加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 华为的财报数据显示,华为营业成本增速达9.33%,显著超过营收增速的3.95%,这便反映出公司面临的成本压力正在日益加剧。也就是说,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成为影响盈利的关键因素,仅鸿蒙操作系统一项,公司每年投入就多达“数百亿元”规模。 此外,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科目也出现58.36亿元的重大亏损,叠加供应链成本上升和内部管理费用增加等因素,便进一步压缩了公司的盈利空间。 毋庸讳言,华为云业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且根据最新市场数据显示,在中国云服务市场中华为云市场份额仅占18%,与龙头企业阿里云33%的份额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而且盈利能力也受到市场质疑。 据媒体援引业内消息透露,华为云在2024年已陷入亏损状态,因此扭亏为盈正成为今年的首要战略目标。面对严峻形势,华为云近期启动了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即将对产品部、公有云服务部和研发部等核心团队进行裁撤整合,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此次调整,预计将影响上千名员工的工作安排。 华为云还面临市场对其技术层面的质疑。今年7月,研究团队HonestAGI公开指控华为盘古涉嫌大模型抄袭阿里巴巴通义千问模型。尽管华为方面坚决否认该抄袭指控,但也承认部分基础组件代码确实“参考了业界开源实践”,这一表态在行业内引发广泛讨论。 值得关注的问题还有,国际制裁的影响范围持续扩大,印度、越南、日本、五眼联盟成员国以及十个欧盟国家,也对华为产品实施了不同程度的禁令或限制措施,因而对华为的全球业务布局造成了重大冲击。 【注】本文素材来自网络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