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随手一扔,下游祸积成灾
图 文/古代美 江河奔流,本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血脉,承载生命,亦映照文明。然而,近年来一些流域上游地区,垃圾随意入河之举仍屡见不鲜:菜叶秸秆、泡沫纸屑,甚至死禽腐物,皆被“一倒了之”“一扔了事”。这般行为,看似省一时之便,实则种长远之患。 “聚沙成塔,积水成渊”,古人之言,今犹震耳。一人扔之不足惧,众人效尤则成灾。这些本应归于分类、回收或妥善处置的垃圾,随波逐流,汇聚于下游闸口、电站坝前。轻则堵塞水道,影响发电供水;重则污染水质,破坏生态,致鱼虾绝迹、水体黑臭。下游居民生活苦不堪言,清污治涝的成本亦成社会沉重负担。 究其根源,是个别人环保意识薄弱、责任意识缺失,误将公共水域视为“天然垃圾场”,缺乏对自然与邻人的基本尊重。河流不分界,责任岂容推诿?上游与下游共饮一江水,休戚与共、命运相连。每一处随意抛弃的垃圾,都是对整体水安全的威胁,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公然挑战。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保护江河,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唯有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加强监管、提升公民素质,方能还清流于江河,赋可持续以可能。 愿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不做随手一扔的“上游”,争当守望相助的“江河守护者”。唯有如此,方能见一江清水东流,福泽后世,文明长存。
2025/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