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7年8月2日“证券之星官方微博”就在《全球央行警告投资者:非理性繁荣终将破灭!》一文中警示道:“过去几个月的共同政策信息是,要警惕全球市场估值的过度乐观,这反映在资产和地域罕见的低风险溢价。”如今,股市泡沫加剧形成,国际投行发出警告——中国股市出现“非理性繁荣”,股民切不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众目睽睽,中国经济正在呈现持续疲弱态势,即在债市承压加大、房地产泡沫破裂、通货紧缩等深层结构性风险的多重挑战之下,中国股市却脱离经济基本面不断上涨,更在近日创下10年来新高。因而有国际投行及策略师发出警告——中国股市泡沫化加剧,“非理性繁荣”无法长久持续。
近期,中国股市不断震荡上行,8月22日上证综指收于3825.76点,这是自2015年8月以来的最高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股市累计已上涨14%;在股市带动下,中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从年初至今,也上涨了近29%。
百度示意图
24日,有媒体报道,仅在过去一个月内,中国股市的市值就增加了近一兆美元,而沪深300指数也从今年的低点上涨了20%以上。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在关税战和房地产危机等重压下举步维艰,从消费趋势、房价到通膨都在向投资者敲警钟。国际金融机构纷纷对中国股市这种脱离了经济基本面的反常上涨能否持续,提出了质疑。 他们认为,中国市场存在“非理性繁荣”,股市泡沫正在加剧形成。股市的反常上涨,让官方在应对经济放缓时面临更加复杂而又严重的挑战,因为出台促进经济成长的措施可能反而会加剧股市泡沫的更快形成。实际上,这种“市场牛市与宏观熊市”之间对峙的背后,是资源的严重错配。
市场观察家们发现,当前中国股市的情况与2015年的情况有许多相似之处。虽然目前股市的涨幅远低于10年前的迅猛成长,但低迷的经济和不断下跌的工业价格与股市上涨的对比,已经引起了观察家们的极其不安。因为当前未偿还的保证金债务总额为2.1万亿元人民币,而2015年高峰时这个数据为 2.3 万亿元。
这让我们想起了10年前的疯狂时期......当然,现在下定论,还是为时过早。因其种种迹象显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经济结构性转变。
官方从今年8月8日起,恢复了征收政府及金融机构发行债券的利息收入增值税,明显加大了中国债券市场压力,因此彭博大幅度调降了中国国债的总回报指数。然而,在债市承受压力的同时,中国股市却表现得“异常强劲”,这种巨大的反差背后,可能意味着有大量资金正从债市涌入股市,从而导致出现了热钱追逐下的“非理性繁荣”。
百度示意图 而历史告诉我们,过度的狂热,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笔者认为,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频频“暴雷”的现状面前,应当看到这正反映出中国经济长期以来过度依赖房地产的基础,可能正在逐渐崩塌;“豆腐渣工程”也反映出基础设施投资模式的潜在缺陷与资源浪费,因而对长期的经济发展构成了结构性挑战。 笔者认为,此刻的中国经济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内部结构性问题与外部地缘政治挑战相互交织。而这一切,都在提醒着广大投资者,“中国经济的‘非理性繁荣’可能无法持续”。何况,近日来股市的“高歌猛进”,实际上是几大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大盘股在托市,它们每只股票哪怕仅拉升0.02%,都将推动大盘全线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