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98|评论: 0

[交流共享] 李笑非|忆抗日战争时期“三益公川剧艺员军训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7 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笑非|忆抗日战争时期“三益公川剧艺员军训队”

文|李笑非


1938年,成都市三益公大戏院的川剧艺人们,在“全民抗日,一致对外”的口号指引下,成立了“军训队”,又称“防护团”。当时,社会上的军训称为“挨门丁”。三益公大戏院的军训队,连长是川剧著名须生演员杨玉冰,军训队下属三个排,一排排长是川剧名净张崇德,二排排长是打大锣的李伯康,三排排长是丑行演员卿玉教。军训队共有50多人,全是自愿报名参加,任务有三:一是教育自己,保护自己;二是敌机空袭时维持社会秩序,严防汉奸破坏,严防坏人抢劫偷盗;三是招之即来,出川抗战。

1938年春的一个晚上,三益公大戏院演出结束后,舞台上电灯与演出时亮度一样,几张“弓马桌”(演出用的道具)、“四杂头”(管头帽化妆的)桌子、大衣箱、二衣箱叠衣服的桌子,分别合拢成了五大桌,全体演员有的坐着,有的站着,围成了五个大堆,“桌”上放着花生胡豆,烧腊白酒,还有豆腐干。杨玉冰老师高举一碗白酒,站在舞台正中太子菩萨面前,面向大家高声地说:“老师们,师兄师弟们,我们军训队从今晚起成立了!(掌声)我没有什么招待大家,只请大家在一起喝杯‘冷淡杯’。围在一起象征着我们‘不是和气找来忤孽吃’,而是团结起来了!(掌声)‘冷淡杯’象征着我们军训队的任务是艰苦的。”杨老师宣布了军训队的三大任务和各排的名单与排长名字,还下命令:全体队员从第二天早晨起,在东门东教场开始参加升旗和出操。他讲话的神态和语气,好像《下河东》的赵匡胤(杨老师的拿手戏),既庄重又威严;又像《三尽忠》的张世杰(杨老师的看家戏),既诚挚又谦恭地与将士们研究战略战术;又使我感觉到像《踏五营》中的火山王杨艾在传授高怀亮的枪法,既亲切又严厉。这三个艺术形象与杨玉冰的生活形象融合在一起,使我对他老人家十分喜爱,觉得可亲、可敬。据说,那晚的“冷淡杯”是他卖了一件狐皮长袍,卖成二百元钱来作招待费用的。当时的舞台上有的在表态,有的在祝酒,猜拳声、玩笑声、口哨声和台下的围观者发出的许多不同的喧笑声构成了一曲立体的“交响乐”,这段“交响乐”演奏到了深夜,大家才各归“窝棚”。

第二天早晨,他们开始了升旗和出操。升旗时唱了两首歌,一首是当时的国歌,二是《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每天出操,除了常规的训练外,还有时代的特点,一、一、一二、一,敌机临空冲下,一二三四,炸弹飞来,卧下,……在这参加升旗出操的十多天里,不但出现过艰苦动人的细节,也还出现过滑稽可笑的“洋像”场面。但是,军训队始终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地度过每天早晨。

十多天后,每人领到一套灰色布军服,成都的驻军还为军训队发来四十多支步枪和四支手枪,连长和排长带上盒子炮,每个队员一支步枪,还有两支大的三角旗,上写“三益公川剧艺员军训队”,一支插在三益公大戏院门口,一支插在书院街平民大戏院门口(三益公人员很多,分一班人在平民大戏院演出)。队员们穿上军装,背上步枪,带盒子炮的“首长”进出剧院,门卫要立正敬礼。我和三益公的科生们见他们又威风又神奇,真是羡慕得要命,由于我们年龄太小,又不够尺码(身材矮小),所以不能参加,大家都感到很遗憾。

据川剧著名武丑演员万鹤林(一排队员)回忆,某天一位朋友请川剧著名净角演员张崇德和他去吃午饭,地点在“心花街”(兴化街)内一家饭馆,不知谁人暗地向连部告了密他们正在吃饭时,突然杨玉冰连长和几个队员站在他们面前,将他俩叫回。第二天早晨集合时,杨玉冰连长叫张崇德、万鹤林出列说:“你们知不知道我们军训队的队员是不许去‘心花街’的,你们违反了军纪。”此时,杨连长命令赵小如(名净赵九如之子,小生演员,一排队员)出列,叫他去取下挂在队部的“红烧鲢鱼”(打手心的工具),再命令赵小如执行,每人每只手各打两个手心。解散后,大家笑着问他们“红烧鲢鱼”比馆子头的鱼如何?

“这有啥说的,错了就错了,应该逗硬”,他俩边搓手边回答说。从这事来看,军训队的纪律是严的,自我教育是过硬的。

军训队不仅要在成都这个大后方直接为人民大众服务,还要在舞台上配合宣传抗日进行演出活动。当时最受观众欢迎的有三方面的剧目:一是《柴市节》《扬州恨》《交帅印》《杀家告庙》《绵竹关》《吴汉杀妻》《失岱州》《江油关》等……还有《岳飞传》和《明末遗恨》的连台本戏等;二是新编时装戏,如《殷汝耕》《芦沟桥头姊妹花》《碎镜》《汉奸之女》《孤鸿离雁》等;三是新编川戏和在连台本戏、传统折戏中加唱新段子,如《乞儿爱国》《车夫爱国》《别窑从军》《临潼关李渊劝军》《二度梅·梅白高劝民》;连台本戏《济公活佛》中每本济公要唱一段有关抗日的新词等……

今天看来,这三方面的剧目还有封建糟粕,有的新词也加得生硬,但是,当时也起到一些宣传抗日的作用,表现了川剧艺人的爱国热情和他们积极投入反侵略宣传活动的激情。平民大戏院的舞台被手榴弹炸了之后,该剧场实在不能演出,更主要是日机侵袭更加频繁,三益公大戏院被迫分了一班人到内江、自贡等地演出,更名“启民剧社”,由刁廉泉、王国昌负责,主要人员有:小生:杨瑞卿、李文德、黄合秋、黄君瑞;旦角:静环、爱美玲、青莲(女)、白丽娟、玉惠珍;花脸:陈禹门、陈国君、黄中富,须生:陈淡然、贺从光、刘化平、肖明安、陈青云、王国昌(传统戏演得少,主要演《孤鸿离雁》等时装戏);丑角:陈全波、东方髡;鼓师:陈敬忠、蔡玉民。

这时,我随我的第二位老师——川剧表演艺术家、须生演员陈淡然同去,到自流井(今自贡市)后,三益公大戏院的分班“启民剧社川剧艺员军训队”宣告成立,大家选出我的老师陈淡然为队长,名鼓师陈敬忠为副队长,我也光荣地被吸收为军训队队员。我头戴一顶灰布熨斗帽,身上穿了一套灰布军装,脚穿草鞋,上装又长又大,我把皮带勒了又勒,裤子太长挽了又挽,左肩横挂一个杂物袋,右肩横挂一个温水瓶,还栓了一张雪白的洗脸帕,我这个样子,不说大家都知道,是个名副其实的勤务兵。军训队在发展,新队员在增加,重庆和各州府县的川剧艺员中,一定还有类似成都三益公川剧艺员军训队性质的不同名称或其它形式的民间组织存在,因为我们川剧人都是爱国的,是“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