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散布的许多信息,令人真假难辨;尤其是谣言一旦成为了社会情绪的载体,我们应该如何穿透信息的迷雾?这是时下全社会一个待解的重大课题。 毋庸讳言,社会是否安定肯定与社会舆情有着扯不开的紧密关系,而且也特别与经济是繁荣或是衰退,休戚相关。也就是说,如果经济大环境好都能赚钱,大家就不愁吃饱,也就没有心理压力,自然也就天下太平;如果经济不稳定,大家感到生活压力巨大,就会吃不饱睡不好,心理问题将随之飙升,而犯罪率也会大幅度地增加。 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繁荣。主要体现在从1985年到1990年,日本的土地资产总额经历了戏剧性的膨胀,从大约1000万亿日元飙升至近2400万亿日元。特别是到了1990年底,日本全国土地的市值高达2365万亿日元。 这一数字是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5倍,而日经指数也从1985年的12000点飙升至1989年的38957.44点,总市值膨胀了近四倍。然而,因其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其经济的盛宴便在1989年末至1991年初,戛然而止。
于是日本的民间资产急剧萎缩,企业与金融机构纷纷倒下,投资与消费者的信心受挫,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便接踵而至,导至日本经济从此步入了漫长的停滞时期。因经济崩盘很多企业破产,成群的打工者失业;加上日本严重的老龄化社会问题,便无可避免地加剧了日本年轻人找工作愈发困难的社会乱象频现。
以史为鉴,一旦社会上闲散人口增加的太多,必定就更加容易引发社会矛盾激化,即偷鸡摸狗、拦路抢劫之类的社会治安事件也就会层出不穷、屡见不鲜……而且,如果社会矛盾仍在不断加剧,那么尽管是还没有花掉手中钱用于买房的人,恐怕也不可能都会享有很平稳的日子来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