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头椽子先烂——新学期三上订正
插图差错(1-2) 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插图,3页:
浅析 插图的椽子画错了——位置有误。
先说“椽子”。见辞书释义(《现代汉语词典》202页):
【椽子】放在檩上架着屋面板和瓦的木条。
再说椽子、檩、瓦。见辞书“房子”插图(《现代汉语词典》370页):
图中之檩,文字有脊檩与檩:脊檩在最高处,檩在最低处(最低处的檩也叫檐檩)。图中之瓦没文字标示,向下凹为沟瓦,向上凸为盖瓦。 椽子应在成行的沟瓦与沟瓦之间,一条椽子一行沟瓦地排列;或说是每条椽子架起两边成行的沟瓦,又或说是两条椽子架起中间一行沟瓦:最终是N+1条椽子架起N行沟瓦。如果两端山墙代替每边各一椽子,则最终是N-1条椽子架起N行沟瓦。 此外,椽子应画得成一直线。辞书插图部分椽子(指下面接驳的那部分)画得像在上面两条椽子中间,是画错了。所谓“椽子应画得成一直线”,如图:
课文插图中露出的椽子的部分(沟瓦下的方形木条)有十五处,四处在成行的沟瓦与沟瓦之间(实际上三条只是踩边,也算上了),十一处则在成行的沟瓦的下凹处。如此这般,课文插图的大部分椽子就都画错了。若真的这样放椽子,则椽子承受的沟瓦肯定不稳,一放上就会往下掉的。 课文插图所画之误是缺乏生活常识所致。
笔者于2022、2023、2024学年提出质疑。
订正 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同文的插图:
十五条椽子的露头部分全都不见了,于是,也就不存在椽子画错了之虞,虽然十五条椽子的露头部分全都不见也是画错了(这方面不展开说)。 为何十五条椽子的露头部分全都不见了? 如题也——出头椽子(十五条椽子的露头部分)——先烂(全都不见)。 戏说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