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889|评论: 0

[生活资讯] 《老子话胡》、《得道经》和《德道经》与《道德经》的来历

[复制链接]


老子从楚国出发,途经洛阳老君山、出函谷关、到甘肃武山县老君山、回走陕西洛老君山,入百濮迁徙之古秦道,经北川、平武、江油老君山、绵阳、梓潼县、广汉三星堆、大邑县甘泉寺、大邑县高山古城、盐店古邛崃桑园古镇、周文王酆都古城、周文出生地歧山岗、殷汤出生地姒鹅山、大禹孙子太康夏朝都城斟鄩、商王亳都、周文王第二次迁都城亳京、古濮国都城邛崃古城、周文王第三次迁都,周武王、周成王、周宣王、周幽王居住过的都城“镐京”原名“鄗京”、“尧”“舜”的第一个都城“蒲畈”、盟津、邛都国、蒲阳县、依政县、永丰村、五津河、“伏羲”原名“庖牺”天社山拜社稷祭天社山、老君山、荣县轩辕黄帝大儿子封国清阳国、轩辕黄帝之第三妃“讳邛”生第五个儿子发明弓箭黄帝赐姓张挥,出生地清阳国清河、屏山县老君山、会东县老君山、云南马估关县老君山、老君山老君山、过三条大江到缅甸、孟加拉国、尼泊尔释迦牟尼出生地路线图。


《老子话胡》、《得道经》和《德道经》与《道德经》的来历
文/狼烟诗影
春秋战国周灵王时期,孔子到到周朝典藏室找老子要修改历史,老子不同意,孔子说,天命不可违,这是周天子安排的,我也无赖啊!老子知道是周灵王的命令,老子没办法,一气之下就离开周朝典藏室,先去楚国居住了三年。孔子后被罢官出逃,孔子说自己这次出逃如丧家之犬,才逃到楚国。在楚国,孔子又遇见到老子,并且忏悔当撕毁记录上古历史的《诗》《书》是一个错误,百分之九十记录上古历史的《诗》、《书》被自己撕为的行为,是不对的。今再遇老子,称老子为师也。过一阵子,孔子回他老家鲁国,带着从楚国挖的幽兰,躲在曲阜的一个山沟里想要新补齐之前撕毁的《诗》《书》上古历史的记录,但抱怨记录上古的历史太少,是因为之前他亲自撕毁了的原因。于是,孔子想要重新根据他自己的想法去写上古历史记载的人物和地方名。因为已经没有参照物,孔子干脆凭自己的想法重新把《诗》和《书》上的历史人物和地方名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写了上去。又重新修改《周礼》著《春秋》之书,后又到他的祖先地四川资中县拜苌弘为师,学习《琴乐》,这是后话。
上图黄色衣服的是孔子真人画像,画像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
老子在楚国隐居三年时间,他听说尼泊尔的释迦牟尼创建的佛教要传到中土,老子说:“如果是释迦牟尼是我中土之人,是可以的,如果不是,就不允许外教传入中土。许多人都说,释迦牟尼祖先是古邛地人。于是,老子决定去尼泊尔(尼泊尔:古称天竺国)会一下释迦牟尼。
老子准备好以后,先到洛阳,休息一段时间,考虑一阵子,还是向函谷关而去。准备路线图是出函谷关以后,从甘肃新疆到阿富汗,再入身毒国,再入尼泊尔会见释迦牟尼。
当老子出函谷关时,遇见曾经在周朝同为周室官的尹喜。尹以前听过老子讲他的道家思想非常有道理,就对老子说:“你出函谷关去那么远的地方,去回得来回不来也不知道?这样,你把你的道家思想写下来,我保存,还可以在你还不来的情况下,我帮你传播你的道家思想”。老子听后同意了,于是就在函谷关,把他的道家思想写了下来了给了尹喜。尹喜知道留不住老子去尼泊尔会释迦牟尼,就问老子什么时候我们再见?我还有不知道的意思再问你?老子说:“四年之后,你去我的祖先地青羊肆找我。那时候,应该已经回中土了”。
老子走后,尹喜读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以为自己已经得到领悟了老子的道家思想,给老子写的命题为《得道经》。尹喜认为这就是老子写的道家中心思想。于是尹喜开始传播老子的《得道经》。
老子去尼泊尔,走到甘肃的武山县,遇到那里居住的胡人,因为要在哪里休息今几天再出发,可那些胡人听说老子要去尼泊尔去会释迦牟尼?就说这个事情他们也听说过释迦牟尼的佛教的一些思想,老子就问释迦牟尼的佛教思想是什么?胡人说:佛教的思想就是一辈子要做“好人”,不要做坏事,人要做有道德之事,帮助别人为天下人所赞的人等。老子听了,这也和自己刚刚写给函谷关尹喜的思想基本一致。就把自己的思想讲给胡人听,胡人听了后,认为老子讲的是“天道”,释迦牟尼讲的是“人道”。老子的“道法要更上一层楼。老子听胡人的评判,更加想要去尼泊尔会释迦牟尼探索“天道”和“人道”思想。老子认为,他的思想已经是同时有“天道”和“人道”了,释迦牟尼的思想只不过和他的思想不是同一条路径而已,但都差不多是同一个道理。于是就决定立马动身去尼泊尔。
但胡人告诉老子,这一条路不如你祖先地由邛入滇,再入缅,就可以到尼泊尔了。老子说:“从甘肃新疆阿富汗入印度再入尼泊尔不是很近吗”?胡人说:“过了青海就是异族,人种不同,困难重重,九死一生的路程。何况还有万里沙漠,十去九不还”。老子听了,决定回走秦道入蜀,再入邛地,经小相岭零关古道入滇,再入缅甸去孟加拉国,再到尼泊尔会释迦牟尼。于是老子还是选择回走,从秦道入蜀。
老子在甘肃和胡人谈的《家思想和释迦牟尼的思想基本相同,只是老子的道家思想要更高一层。
胡人指出,即便他们去身毒国(身毒国:今印度)也不会走阿富汗巴基斯坦去,而会选择从陕西洛南走秦道入北川、平武、江油、广汉、临邛、西昌、云南去印度。因为这一条路在百濮迁徙就已经形成,是几千年上万年前就去印度、埃及时的古道。老子听从了胡人的建议,决定回走古秦道入川去印度。
老子在甘肃武山县和胡人这一段“对话”,后世在文献中称为《老子话胡》。
在道教中,又被撰文为《老子化胡经》。但经过两千五百年,《老子话胡》的故事,被道教修改成神话故事,还有其它各种修改,失去了真正老子在甘肃武山县遇见胡人,并且在胡人部落居住一段时间,和胡人几天的对话故事。后世不但把《老子话胡》更改成《老子化胡经》,内容变成了老子去天竺国教化胡人才有佛陀。这明显是后来的“道家”想把“道教”提升为佛教之祖。如果是这样?道家认为,在天竺国的释迦牟尼家族是“胡人民族”,但在其它文献记载尼泊尔的释迦牟尼家族是“百濮”的一支迁徙过去的。
在明代改动就更多了,还把老子去尼泊尔天竺国会见释迦牟尼的路线图也更改成从甘肃、青海、新疆、阿富汗、巴基斯坦到印度,再到尼泊尔的,这个更改就和明代吴承恩写的《西游记》成了同一条线路。不过,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也没有说是从甘肃、青海、新疆、阿富汗、巴基斯坦到印度的,都是后来在拍电影,把这去印度的线路确定在北方。我们仔细看《原本《西游记》,里面的路线图中的山山水水,地理环境都和甘肃、青海、新疆、阿富汗、巴基斯坦没有关系。是因为拍电影中的人物被拍成新疆人、阿富汗人、巴基斯坦人,所以就成了北方线路。真正的《西游记》中的人物和地理环境也是和老子去尼泊尔的线路地理环境、人物气候是同一条线路。后世还撰写有《老子开天经》完全歪曲历史和传承。后世之改,失去了原有的历史意义。

于是,老子从陕西洛南“古秦道”入蜀,过北川、到平武,入绵阳,到梓潼,入盐亭,观轩辕黄帝之元妃嫘祖出生地。再入广“三星堆”区域,再入轩辕黄帝出生地洙泗流源,又观炎帝——轩辕——玄嚣——颛顼曾经的都城)——“空桑”和——轩国都城——(高山古城),观灭亡轩辕国的最后一个帝王“邛蝉”的出生地“穷桑”(邛蝉的出生地穷桑:今邛崃桑园古范三墩)。再又去参观西周周文王的出生地“歧山岗”,又参观殷汤的出生地“姒鹅山”,又参观了周文王出歧山岗后第一个都城“酆京”,又参观了大禹的孙子太康的夏都“斟鄩”,和“商王”和“殷王”争“王”位的都城“亳”,周文王迁都的第二都“亳京”,(夏朝太康之都城——斟鄩、亳京:今大邑县:盐店古城);又参观古濮国(古濮国:今邛崃临邛古城)。参观了盘古开天地的中华民族人类发源地(ξ水ξ人、昔水昔人、水人、水人、濮水濮人发源地)又参观了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宣王、周幽王出生地,和都城《镐京》(镐京:原名:鄗京,今邛崃五面山中,古埂村,康熙邛州古县志云:五面山即古城山)。再到“尧帝”的妈妈娘家“蒲畈”,和尧的同一个都城“蒲畈”(今邛崃市永丰场,曾又为:邛都国、蒲阳县、依政县)再到周武王和八个诸侯国商讨灭殷纣王的“盟津”)(尧把“蒲畈”让给“舜”后,大禹时期更改名为:五津。殷商末期为盟津,“盟津”是周武王和八国诸侯: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商讨攻殷纣王之地。又到新津天社山参观“庖牺”即“伏羲”拜社稷之地(今新津县老君山,轩辕黄帝遇见黄盖童子献五芝图之地,轩辕黄帝吃稠粳草修仙之地)。老子又到荣县参观轩辕黄帝封给儿子玄嚣的“清阳国”地,也是轩辕黄帝和他第三妃“讳邛”生第五个儿子发明弓箭“张挥”之地。又从零关古道过越西,到到屏山县,和会东县,再从会东县到古滇国,云南马关县,再到丽江市,过三江入缅甸,入孟加拉国,再到尼泊尔《尼泊尔:天竺国),终于会见了释迦牟尼。
汉武帝22岁那年,佛教传入古邛地大光明山,此石头雕刻佛像是根据当时和佛教传入人,带到古邛地的羊皮卷释迦牟尼真身画像而雕刻。衣风格还保留着释迦牟尼两千五百多年前穿的衣着风格。

老子了解到,释迦牟尼祖先地的确在古邛地的大光明山(大光明山:今天大邑县雾中山)后,才知道,释迦牟尼的祖先是“百濮”的一支迁徙去尼泊尔的。于是,老子用他的道家思想和释迦牟尼的佛家思想进行了交流,双方在佛、道中相互领悟,使佛教和道教思想更加融入,更上一层楼的境界,重新修了佛教和道家思想后,允许释迦牟尼的佛教传入中国。但释迦牟尼说,如果现在把佛教传入中国,即使你帮忙传入,也不能长久,释迦牟尼说要在他死后的700年后,才传入中土,将可长久,释迦牟尼又不愿意和老子一同回他的祖先地。释迦牟尼说他死后700年,中土之人会把他的佛教传回中国的。

随后,老子游一遍了印度身毒国等二十一国。
大邑县雾中山开华寺古照壁,还有残破的碑记上,还有不完全的碑文,开头就说了释迦牟尼死700年后,他的佛教才传入雾中山即大光明山的事情。一直说的明朝,实际上在雾中山还有很多古碑,都说到释迦牟尼的祖先就在这里,也介绍了汉武帝时期佛教传入大光明山后,这里寺庙曾达到108一座的繁盛之境,其中有古碑上称“震胆之墟”。初唐四杰王勃的到来,曾专门写下了《释迦牟尼赋》,也证明了释迦牟尼是生在印度,祖先地在中土的情况。故有“印生中土”的记录。下面是雾中山开华寺明代一个古碑上的我的碑文,文字太长,我们就看开篇:《开化寺碑记》夜发地万安鹃邑盖闻佛在拘尸,临灭指嘱戒子娑伽曰:吾灭去七百年,尔往临邛,有山曰:“雾中大光明山,实系古佛弥陀化道之场,累有国王兴建之所。寓彼保护密严,迟后圣者来居”。
后,老子回到古邛地,去参观了释迦牟尼的祖先地大光明山,然后才到成都青羊肆,(青羊肆:今成都青羊宫)尹喜早就在青羊宫等老子,见老子回来,就问到尼泊尔见到释迦牟尼没有?老子把出去的所有见闻告诉了尹喜,并且说释迦牟尼的佛教要在他死后700年后,才会传入他的祖先地大光明山。
果然,汉武帝22岁那年,佛教传入大邑县雾中山开华寺,这就是《南传佛教》。到东汉末年,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夜梦金人,随后从西蜀迎佛像到长安。这个时期佛教到北方,后世称《北传佛教》。
尹喜告诉老子,他已在中原传播他的道家思想已有很多地方,并且将命名为《得道经》,现在很多人到处都知道了你的道家思想。老子想了想后说到,《得道经》是说你的“得道”之源,此名不可,那样只能你一个人得“道”。更改为《德道经》吧 ,这样是说“学道”之人非无德而有道,有德之人而修道,方可得“道”。于是重新更名为《德道经》,去了《得道经》之名,故而世上有《得道经》和《德道经》两个版本。到汉代,研究《道》的人认为,不管是《得道经》还是《德道经》,都不足以和“道”的尊崇与思想传播,于是,在汉代,《德道经》就成了《道德经》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如,“道可道非常道”,正所谓老子云:万事万物要以“道”为先,《德道经》又成了《道德经》,这一时期,临邛人严君平也悟出,《道德经》的真正意境。于是,严君平撰写了《道德指归经》一书。随后,尹喜成为老子的第一个弟子,又随老子去江油老君山取“硝石”,到新津县老君山取“稠粳芝草”,寻邛地“三秀”,练成了“长生不老药”。这就是老子出《函谷关》《老子话胡》老子古秦道人川,《得道经》改名为《道德经》的故事。
老子把从楚国出发到洛阳;再到陕西洛南;再到甘肃武山县;再到四川江油市;再到新津天社山;再到荣县清阳国;再到屏山县,再到会东县,再到云南马关县,再到云南丽江市。过三条大江,进入缅甸到孟加拉国,再到尼泊尔的路线图。
这些地方名都是老子曾经露过此地,曾休息过的地方,讲过“道”的地方。从春秋战国到现在,那些老子休息过,讲过“道”的地方,都存在有老君山、老君庙的名字,至今都有老君庙的存在,这些故事就是从这些老君庙中广泛流传。

作者/狼烟诗影,四川邛崃市人。曾用多个笔名著有诗歌,小说,散文,散文诗数百篇,古体诗,填词两千多首。笔名有:狼烟诗影,田子,哥哥在写诗,温柔一剑,老大,风中孤影,风中流浪……等。作者真实姓名暂时保密。
20250817233945front2_0_7551427_FjLIoAvhWBGoEjA8JDwCZWSXtNm_.jpg
20250817234229front2_0_7551427_FmE5dXxFEENPp-jvifoMqcMMmcvB.jpg
20250817234314front2_0_7551427_Fiwj3QdxaPUPAEy7xVMN9IOEP3AF.jpg
20250817234349front2_0_7551427_FnLcE-WmrrYXaJF8oaUYorE3I-er.jpg




20250817234006front2_0_7551427_FnLcE-WmrrYXaJF8oaUYorE3I-er.jpg

20250817234027front2_0_7551427_Ftc3VPhNOxf-fsDrvMktdDSEUBb5.jpg

20250817234056front2_0_7551427_Ftc3VPhNOxf-fsDrvMktdDSEUBb5.jpg

20250817234159front2_0_7551427_Fiwj3QdxaPUPAEy7xVMN9IOEP3AF.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