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我为你证明
文/狼烟诗影
站在桥上,望着满天彩霞,我的思绪被夏天的风捋了一遍又一遍。水(:xī、jí),从脚下轻轻流过,平缓而幽静,不声不响奔向远方。是怕惊扰我的沉思吗?是要丢弃一个执着而深爱你的人吗?我以为,你从我面前经过时,会向我抛一个媚眼,轻柔婉尔,拖着碧绿的裙纱,在临别时的那一刻,回眸一笑,让我把你的静美,永远记在心里。最终,你还是没向我告别,就这样,越过眼前的那道石堰,从帅男少女脚下轰隆一声,一头扎进古邛地的河滩,轩起一朵朵浪花,头也不回,从这座千年的临邛古城下,一泻而下,与文井江约会去了。
水,据说你有很多个名字?四百七十六万年前,在邛荒之境,鸿蒙山下,你,滔滔不绝地演绎着天地之间的对话。在某一天的某一个时刻,你孕育了一群生命,你们摘山果为食,根茎为粮,喝着清澈甘甜的玉液,于是,你们给取了一个名字,叫“ξ水”(ξ:xī),不知不觉,你就成了“ξ人”。于是,就有了盘古开天地,混沌鸿鹄飞。
在邛荒宝命的日子里,鸿蒙初开的你们,不知在何年何月,你,演化成了“昔水”,于是,你就成了“昔人”。生命的繁衍,生生不息。一百多万年的时间里,你的子子孙孙为了生存,为了寻找更好的栖息地,开始向四面八方迁徙。那时候的你们,又有了新的名字,“人”。“昔水”也有了新的名字,“水”。你们过着母系族社会生活,那是时的你们,进入旧石器时代,你们又有了新的名字,于是,你们又把“水”改名“措水”,你们可以用手磨制石器,那时间的你们,又成了“措人”。有了劳动,母系族社会结束,你们开始了父系族社会。于是你们又有了新的的名字,“碏水”(碏:xí),“碏人”,新石器时代开始。不知不觉,又过了三百万年,你们的部落已经迁徙到全国各地,你们已经有了很多个名字,“稓人”(稓:xí)、“濮人”、人。
直到第一代神农氏发明可以用植物来给你们部落生病的人治病了,你们觉得他很了不起,于是,都非常尊敬他,称他为“神农”,于是,神农氏诞生了,你们有了你们自己的“部落之王”。神农氏、古濮人,又过了数百代,神农氏部落和古濮人部落已经几百个,很多部落一次又一次地向地球的四面八方迁徙,古濮人成了“百濮”,神农氏成了“苗人”,因为数百代后的神农氏发明了种植水稻,青稞麦、红苕、玉麦。几百个古濮人部落一次又一次的迁徙,有一支百濮迁徙到青藏高原西北边缘,形成了古羌人,后来,古羌人又形成北狄、西戎、义渠等北方民族;一支百濮迁徙到青藏高原内部形成藏民族;又一支进入渭河流域,形成了华夏族祖先。
而还没有来得及迁徙出去的一支持神农氏的儿子,他发明了钻木取火,于是你,大家都尊称他为燧人氏,燧人氏的儿子成了“炎帝”。于是,你们的土地又有了新的名字“焟水”(焟:xī、xí),你们又成了“焟人”。还没有来得及迁徙出去的古濮人,以栽培桑养蚕织布为生,于是,“焟水”和“濮水”成了这条河的名字。久而久之,织布的部落多了,这条河又成了“布濮水”。后来,炎帝部落不断壮大,把剩下不多的古濮人赶走了,就只剩下神农氏的苗裔和燧人氏的后裔炎帝部落,独霸了古邛地。布濮水的名字随之消亡,水这个名字又在第十七代炎帝和轩辕黄帝时期延续下来。一直又延续了五千年。五千年啊,水,你是多么的伟大!
自从“人皇”建立了古蜀国,又至轩辕黄帝,经历了三皇五帝,和夏、(殷、商)西周。一直到周平王东迁洛阳,蚕丛建立“后古蜀国”时代,水,你的身世忽然变得扑朔迷离。秦惠文王灭邛蜀后,你的家谱也随之灭亡。
我们苦苦地寻找你的记忆,翻越千山万水,趟过千河万渚,始终,你的家谱总是消失不见。当蒙古大军再次攻入古邛地,或者仅存的一点点记忆,神农氏和炎帝的金台山铜陵碑刻,也又随之荡然无存。那年,崇贞皇帝煤山吊死,吴三桂带领清亲王豪格一路南下,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三光政策。古邛地啊,你再一次毁灭了最后记忆。
今天,不,是昨天,我,打包买下一梱古籍,在里面寻找啊!寻找!终于找到了你“水”。虽然你被民国时期改名为“西江”,现在又被改名为“西河”,甚至还有人把你改名成“江”。但,他们哄不了我,骗不了我的笔记。我将用我的笔,重新把你的身世公之于众。你,是从“ξ水”到“昔水”,再到“水”,又到“措水”,再到“碏水”,再到“焟水”,再到“水”和“濮水”并行的过程,我用我的笔将你记录下来。
你,还是“水”,因为我们都是你的“人”后裔。
结束语:
邛崃今天的西河,他的前世今生经历了什么样的时代,从“ξ水““ξ人”开始才有了“盘古开天地”的人类繁衍生息,到“昔水”“昔人”的时候,中国文献通考考才有了殷商时期《那氏部落》的一篇《商颂那》文章,被西周周宣王的太师尹吉甫记录了下来,放在《诗经》里,我们才知道,中华民族的祖先原来是“昔人”,他们生活在一个叫“昔水”的地方,再后来,因为秦惠文王灭邛蜀,对蜀地进行大屠杀,邛蜀的家谱记录历史的书籍被毁了,到宋末,蒙古大军进攻蜀地,邛崃也不能幸免,蒙古人的烧杀抢掠蜀地人口减少三分之二,还有还剩下一点资料也随之消亡。又过三百年,崇贞皇帝煤山吊死,吴三桂带领清军入关,在清军的支持下,吴三桂和清亲王豪格一路南下,再次入川,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三光政策,鸡犬不留,康熙13年,吴三桂反清,再次入川,在四川和清政府长达七年的战争,这七年,吴三桂把四川人口杀了十分之九,剩下还没有死的原住民只能逃到宝兴,康定,洪雅,荥经,这些人才幸免一死,等到时局稳定,部分原住民回迁邛崃,还有不愿意回邛崃的,就留在了当地。今天,我们去这些地方,有和我们说邛崃话一模一样的人很多,因为这是我采访他们为什么说邛崃话时,他们告诉我是湖广填四川逃到那里,后来不愿意回邛崃的。所以,蜀地历史在明末清初的又一次大屠杀中,最后的历史完全消失。可是,邛崃最古老的西河今天还在,因为《水寒雁》这个临邛八景之一,我当初也以“水寒雁”就是“水寒雁”,后来调查这个“”字之后,才发现的读音是两个,读(xī和jí)。原来和“”字一点关系都没有。于是我顺藤摸瓜,才知道字的前身还有那么多演化过程中的ξ、昔、、措、碏、焟、。。。还有很多相关文字现在手机打不出来,但是和相关字在网上可以查到,都是说这种字就是说的我们“邛崃县“古乡名“或“古昔水”。再一查,居然这个字可以从比甲骨文还早的“ξ”字开始,经历了原始社会的“ξ水”“ξ人”的群居部落,再到母系氏族部落,再到可以手磨石器的旧石器时代,再到父系氏族部落,再到新石器时代,再到农耕时代,再到三皇五帝时期,再到夏、(殷、商)、周,秦、汉、隋、唐到现在,人类的母亲河“ξ水”“昔水”到“水”到现在的“西河”都有完整的文字演化过程。在中国地名文字历史上,这么完整的演化过程,在其它地名文字中绝无仅有,这样古邛崃的水是唯一,没有之一。
作者/狼烟诗影,四川邛崃市人。曾著有诗歌,小说,散文,散文诗数百篇,古体诗,填词两千多首。笔名有:狼烟诗影,田子,哥哥在写诗,温柔一剑,老大,风中孤影,风中流浪……等。作者真实姓名暂时保密。
https://picapp.mala.cn/forum/20250817184506front2_0_7551427_FmrMleqvZB_LMfEanSI95QP-_rsg.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