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371|评论: 2

《崃山文萃》许龙/邛崃一中高中生活琐记(中)

[复制链接]

      穿过教学区沿高、初中教室之间的东西向道路向西走几十米,就能进入占地面积约60亩的体育场,田径跑道,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场在体育场中依次分布,下午课后是我们放下课堂上的紧张锻炼身体的所在。
      体育场与东校区的分界线上,有一条碎石面的公路,南连校南的原城关粮站北大门,北通当年的围城路,实际上是城关粮站储备粮运进送出的大道,常有汽车从上面进出。公路西面紧靠一条水沟,沟中水自文脉堰来,经过粮站流向新公园的红荷池,学校三个鱼塘的水也由此获得补充。   
      体育场西南面,一条宽约4米的道路穿过左边的医务室,右边的实验楼,拐了个弯,通往学生住宿区,即我们说的邛崃一中西校区。
      那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古院落,宽阔的天井周边全是砖木结构的老旧房舍。最北的一间房子最为高大,大约有十来根大圆木柱子支撑着房顶,下面原来罩着一个大厅,里面能聚集数百人,相传是古代书院学生开会点卯之处。后来大厅面向天井筑了一堵墙,墙上开着木质方格窗户和两扇木门,把大厅改造成了我们班的学生宿舍。天井东西两侧的房舍同样改造成了宿舍,不过没有我们班的宿舍那样高大宽敞。
      宿舍区周边生长着数十棵参天楠木古树,枝叶遮天蔽日,粗壮的两人才能合抱。我住的宿舍窗外不远处就有一棵桢楠树,树大根深,枝叶繁茂,把窗外的阳光遮挡得严严实实。后来我离开学校入伍当兵去了,回校看望老师时发现这些树不大多不见了。听说大的树被砍去修建成都什么展览馆了,至今我都不知究竟。好在小一点的桢楠树躲过一难,继续生长在原来的地方。前些年学生宿舍区拆除,靠里改建成了教师宿舍,西面成了书院街宽阔街道的一部分。有几棵原生长在西校区的桢楠古树,成了街道东侧的路树,被打围保护了起来,可惜今天存活下来的没有几棵了。
      在我的印象中,西校区应该是一所古代书院之遗存。但有史记载的邛州书院,只有鹤山书院一说,其位置也不在此地。
      关于鹤山书院,古籍上有如下记载:明正德十三年(1518)巡抚卢雍、知州吴祥建魏了翁祠于城西善政街,题额“鹤山书院”;嘉靖九年(1530)重修,安磐为之作《重修鹤山书院碑记》;万历三十三 年(1604)知州牛大纬重修,将书院行馆合而为一,扩大规模,可容500余人,提学官署和试院均设于此,牛大纬亲自作《重建魏鹤山书院并增置校士馆记》;清康熙三十年(1691)知州戚延裔重建;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州段以清建府治南,将书院与试院分而为二,四十二年(1777)知州叶体仁重修并拨学田以增膏火。由此可见,邛州鹤山书院的位置最早应该在南面是学道街,东面是善政街的邛崃中学东校区(今文昌中学)古考棚处,乾隆年间改建至府治南。
      去年,我和高祥君、唐文栋调研邛崃消失了的古牌坊时,采访了住在书院街东侧的原邛崃中学教师宿舍小区内的几位老人,从与他们的摆谈中得知,小区大门即原邛崃一中西大门,门外原来立有名为“崇正书院坊”的牌坊,坊名来自此地古时曾建过崇正书院,书院街也因此得名。虽然有“崇正书院坊”和老一辈人的说法佐证,但我未见过史籍上有临邛“崇正书院”的记载,心中仍有疑惑。网上一查,外地的“崇正书院”颇多,这些书院以“崇正学,迪正道”为理念,传承“天地有正气”精神教书育人。我个人认为,原邛崃中学西校区的学生宿舍古建筑是崇正书院之遗存可能性极大,但仍需进一步考证求实。(未完待续)
      图一:1965年5月8日,邛崃一中高六七级一班城镇户口同学在学校农场劳动归来合影。图中左二是班主任胡文清,后排左五为笔者许龙。
      图二:邛崃一中高六七级学生毕业50周年留影。
20250808210329front2_0_7417959_FnhUEqy1PGnDixFPYZhG5UGNq0FR.jpg
20250808210329front2_0_7417959_FtqlNmc5ReTTWD9nYPwOPHljQ6hG.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8-16 17:3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邛崃一中高中生活琐记》留言选录
          读一段历史小记,感受时光的洗礼。那些未曾谋面的人,似曾相识的物,都淹没在过往岁月里!
        欣赏阅读了许龙老师的美文!邛崃一中历史悠久,培育了众多优秀的学子。高74级毕业的我,读了该文,心中满是对学校的怀念!对校长、老师的感恩,对同学情谊的美好回忆。遗憾的是再也看不到邛崃中学的原址了!但有关邛崃一中的教学精神与美好,依然留存在我们心中。
        作者通过对校园环境、教师教书育人、同学之间的友谊的生动刻画,真实还原了那段交织着汗水与欢笑的青春岁月。文章如同一扇时光之门,让读者得以窥见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感受到高中生活的独特魅力与深刻意义。
        文章语言风格质朴自然,既有对往事的温情回忆,也不乏犀利的批判。如他那一代人经历的“停课闹革命”,发人深省,真实还原了高中生在那个年代面对升不了大学压力的真实心境,让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感。
        合上书页,邛崃一中的点点滴滴,仿佛都在诉说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这篇琐记提醒我们,校园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青春的战场、心灵的栖息地。那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实则是构成人生底色的重要拼图。
        同学情如同“陈年老酒”或“常青树”,随着时间推移愈发醇厚。即使分离,那些共同度过的青春岁月依然能温暖心灵,成为生命中不可替代的回忆,它教会我们包容、成长,并在时光中沉淀为永恒的力量。
        文中对老师的回忆,点明了他们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明灯,用无私的爱与智慧点亮了同学们前行的道路。老师的付出如同春雨润物,无声却滋养着学生们的心灵,用耐心和关怀帮助学子们克服困难,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感恩有您,愿您桃李满天下,幸福安康!
        母校的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我们的欢笑与泪水,是记忆中最温暖的角落。校园的风景与人文景观,更是文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细节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更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历程,那是属于青春的味道。

 楼主| 发表于 2025-8-16 17:4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