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漫步在古镇的S形青石板路上,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川南吊脚楼,以白墙黛瓦为底色,点缀着精美的木雕窗棂和吉祥图案。这些建筑多为三至五进深的木质结构,墙壁或用古朴的木板,或以韧性十足的夹竹编织,间或可见方砖砌就的墙面。阳光透过屋檐的缝隙洒落,在斑驳的老墙上描绘出变幻的光影,让人不禁驻足凝视。
不远处,清代道观禹王宫香火袅袅,承载着当地人的虔诚信仰;横跨溪流的状元桥,则流传着一段寒门学子金榜题名的佳话;而全福门巍然矗立,默默守护着古镇的安宁。
除了有形的建筑遗产,古镇的无形文化更显珍贵。这里是永宁河船工号子和纳溪民歌的重要发源地。清晨时分,悠扬的民歌在山谷间回荡;傍晚时分,粗犷的船工号子在河岸边响起。这些穿越时空的旋律,为古镇平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气。若有幸遇到当地老人,或许还能听到他们即兴演唱这些传承百年的曲调。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古镇增添了别样魅力。地处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四周青山如黛,溪水潺潺。漫步至镇外,可见红色砂岩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苍翠的树林形成鲜明对比。春夏之际,山花烂漫;秋冬时节,层林尽染。无论何时造访,都能领略到不同的自然之美。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