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袁立近日吐糟说:我的微博、抖音、视频号再到小红书,全部给封了。在一个视频时代网络信息时代,这就等同于做牢。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不像是得罪人了呀?这么无缘无故地封我的号为什么呢?我是个坏人吗?这是要把我们这些“新黑五类”都逼到X上去吗?
不只是袁立不解,吴钩也百思不解。袁立不过是一位过气的女演员,如今没有戏拍了,她这几年正忙着公益慈善活动,连这种人都要封禁吗?
逐渐忘了袁立。从7月23日开始一连几天,我每天上网都会留意密云洪水。奇怪的是,却很少看到网友发帖报道北京灾区的情况。这个与2023年涿州洪水完全不同,那时网上全是网友报道灾区的消息。与涿州比,密云有点“特别” ,我心里不禁有点不安。
果然,7月29日6点57分,新华社突然称,连续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北京全市因灾死亡30人!这30人的情况统统都没有提,只说死亡了30人!
从23日开始发洪水,29日突然说死亡了30人。此前,我从没有看到报道此事,莫非这30人是一次性死亡的,真吓了我一大跳!
我的预感没错。
7月31日,在北京市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近期强降雨已累计因灾死亡44人、失踪失联9人。会上,据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介绍,密云区因灾死亡37人,其中含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31人。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当天共有77人,其中工作人员8名,69位老人中有失能半失能55人。
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主要承担低保、低收入、重残、孤儿及社会老人的集中供养,包含半自理、失能及自理老人。仅该中心就死亡了31人,占到全区死亡人口84%,我才恍然大悟。
通报称,汛期前,密云区按照工作预案共转移20个镇街205个村1.6万余人——暴雨中,密云为什么没有转移养老中心这些老人?特别是失能老人是最应转移的群体啊!
据财新杂志现场照片表明,该中心水位在两米多,老人只要转移到两米多以上屋顶或窗台、椅子上就可免于溺亡。事实上,后来被救出的44人也就在屋顶或窗台上。转移时间应该也是有的啊!财新称:洪水减退后,洪水留下的水位线高度超过了房间内的衣柜。在房间里面的墙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人留下的手印。
余书记承认,因养老中心所在区域因历史安全未列入转移预案。可是,余书记称该中心有8名工作人员,那8名工作人员事发时有没有在养老中心现场,即使自信可以避开灾害有没有预案。当暴雨袭来,他们当时都做了哪些工作?
从7月23日起,密云遭遇持续几天的强降水,官方报道不住的形容洪水如何暴发,如何特大,相当于几天下了近一年的雨;说密云水库出现1959年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流量 ,但为什么没有人特别关注养老中心里那些失能、孤苦无助的老人?
余书记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是一句口号,应踏踏实实落在措施上……我们的预案是有漏洞的,我们对于极端天气的认识是不足的,我们工作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老人都与我父母的年龄相仿,却因为暴雨灾害不在了。我们同样也非常难过、深感悲痛。”
认识不足就造成31位老人死亡, 这不是一句“对极端天气认识不足”就可以卸责的。死了这么多老人,我知道余书记也会悲痛,但我同样明白,虽然“这些老人与我父母的年龄相仿”,但毕竟不是“我父母”!若是“我父母”,我对极端天气的认识,绝对比任何人足十倍!
没错,“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是一句口号,但洪水还会再来,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必须从追责开始!否则,类似的悲剧必然重演!
那个暴雨夜,那些老人到底遭遇了什么?为何唯独“遗忘”了那些最该牢记的失能无助的老人?请密云进一步调查和及时公开太师屯养老照料中心31名老人溺亡的详情并追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