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663|评论: 15

[群众呼声] 几岁的农村娃娃走几十里地去上学?进步还是倒退??[已回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31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磅!广安一地拟注销33所中小学,请债权人及时申报!
7月28日,岳池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发布关于辖区33所中小学校拟申请注销登记的公告。
公告称,岳池县龙藏小学校、岳池县银塔小学校、岳池县杜家小学校、岳池县响水小学校、岳池县郑家小学校、岳池县大城小学校、岳池县催龙小学校、岳池县文明小学校、岳池县香山小学校、岳池县新民小学校、岳池县渠河小学校、岳池县保华小学校、岳池县雷峰小学校、岳池县新华小学校、岳池县高升小学校、岳池县黄龙小学校、岳池县郭家小学校、岳池县齐心学校、岳池县铺芽小学校、岳池县团结小学校、岳池县高桥小学校、岳池县观桥小学校、岳池县安东小学校、岳池县石城小学校、岳池县踏水小学校、岳池县断桥初级中学校、岳池县普安初级中学校、岳池县三官庙小学校、岳池县大佛初级中学校、岳池县赛龙初级中学校、岳池县裕民初级中学校、四川省岳池县中和职业中学校、岳池县伏龙初级中学校等33所中小学校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8-7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 您好。您于2025年7月31日在麻辣社区网上反映反映岳池县撤并学校的相关问题,现回复如下。  一、关于33所中小学校拟申请注销登记的依据和原因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及出生人口减少,我县部分农村学校生源持续萎缩。为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时代深化改革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川办发〔2020〕80号)、《四川省乡镇行政区划与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四川省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方案〉的通知》(川两改组〔2021〕2号)及市县相关工作要求,按照“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场镇或片区集中、资源向寄宿制学校集中”原则,我县逐年撤并100人以下的小微学校,合并部分初级中学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  此次公告涉及的33所学校,并非今年集中撤并,而是自2021年起,结合城乡人口流动、生源变化等实际,分年度逐步推进撤并的。今年集中办理法人证和机构编制注销,是对前期已完成撤并工作的规范化收尾,目的是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  二、关于“几岁的农村娃娃走几十里地去上学”的问题  您所担心的“几岁的农村娃娃走几十里地上学”,我们完全理解。保障撤并学校学生就近入学权利,是校点布局调整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撤并学校,我局实行“局班子成员包联片区、机关各股室包联学校,学校领导包联年级、教师包班联生”机制,制定“一校一策”的学生分流安置方案,充分保障每名学生的入学需求:学生原则上就近就便到并入学校就读;符合城区就读条件的到城区学校就读;个别特殊情况由我局协调安排。 每年需待8月底所有学生均到意向学校报到注册后,相关学校的撤并工作才会完成,绝不存在学生“走几十里地读书”的情况。  三、关于“进步还是倒退”的思考  教育的进步,不在于学校数量多少,而在于每个孩子能否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部分小规模学校虽“离家近”,但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本质上是教育资源的“分散式薄弱”。  通过科学撤并与资源整合,我们将优质师资、资金集中投向保留学校,不仅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更实现了“上好学”的目标。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更完善的课程、更专业的师资和更安全的校园环境,这正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应有之义。  感谢您对岳池教育工作的关心、关注。如您还有疑问,可直接咨询学校,或致电我局监审股(电话:0826—5221018)。我们将认真倾听、及时回应您提出的疑问,共同推动岳池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岳池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 2025年8月7日
满意(0)
不满意(0)

 楼主| 发表于 2025-7-31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家委会呢?开过家长会?询问过家长的意见吗?最起码你也要配几个校车接送吧!
大规模关停农村小学(即“撤点并校”)虽以“优化教育资源、提高规模效益”为出发点,但实际运行中暴露出诸多弊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教育公平受损:弱势群体的教育权被“结构性剥夺”
- 上学远、上学难:农村学生平均上学距离显著增加(小学离家超10里,初中超30里),偏远地区学生每天通勤数小时,交通安全隐患激增。
- 辍学率反弹:因路途远、经济负担重,2008-2011年间全国小学辍学率从5.99‰升至8.8‰,退回1997年水平,低年级成为辍学主体。
- 隐性排斥:能进城读书的多为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而贫困、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被迫留在萎缩的乡村学校或失学,形成“贫者愈贫”的恶性循环。

---

2. 教育质量并未实质性提升
- 规模≠质量:实证研究表明,合并后的学校与未合并学校的学生成绩差异不显著,所谓“资源整合”未能转化为教学效果。
- 巨型班级与资源稀释:合并后学校班额膨胀(部分班级超百人),教师难以关注个体,寄宿制学校食宿条件差,学生身心健康受损。
- 师资流失:农村教师待遇低、编制不稳,优秀教师被城镇学校“挖走”,剩余教师老龄化、兼科现象普遍。

---

3. 家庭经济与文化成本激增
- 教育支出飙升:寄宿生年均额外花费超千元(交通、住宿、伙食),抵消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效果,迫使部分家庭因教返贫。
- 陪读现象泛滥:家长进城陪读导致农村“空心化”,如内蒙古出现“牧民陪读村”,少数民族儿童母语能力退化,文化认同断裂。

---

4. 乡村社会生态的系统性破坏
- 村落消亡加速:学校是乡村文化中心和凝聚力的象征,其消失直接导致村庄公共生活凋敝,加速“村空”进程。
- 文化传承断裂:学校撤离切断了乡土文化(如方言、民俗、农耕知识)的代际传递,乡村少年成为“文化无根”的群体。
- 边疆安全隐忧:边境地区学龄人口向城镇集中,可能影响未来边防人口稳定性。

---

5. 政策执行中的程序正义缺失
- “一刀切”行政命令:部分地区硬性规定“规模小于某标准即撤并”,无视地理条件(如山区、牧区)和村民实际需求。
- 民主程序缺位:多数撤并未征求家长意见,强制推行引发群体性抗议(如黑龙江教师罢课事件)。

---

6. 长远代价:人力资本与社会分化的恶性循环
- 收入差距固化:浙江大学研究显示,通勤距离增加显著阻碍农村学生人力资本积累,其成年后收入远低于城市同龄人。
- 代际贫困传递:被迫辍学的农村儿童更可能成为新一代低收入劳动者,加剧城乡阶层固化。

---

政策反思与转向
2012年国务院已叫停盲目撤并,提出“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但“后撤点并校时代”仍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如何通过财政倾斜、师资本土化、寄宿制补贴等措施,保障最弱势农村儿童“就近上好学”的权利。

发表于 2025-7-31 12:3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口迁徙的必然后果。

资源一定是跟着人口走的 人口都走了 学校留着也是空壳。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5-8-1 04:3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8-1 09:4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8-1 09:4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mmqm 发表于 2025-7-31 12:04
所谓的家委会呢?开过家长会?询问过家长的意见吗?最起码你也要配几个校车接送吧!
大规模关停农村小学( ...

支持你的观点

发表于 2025-8-1 10:4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镇化是宏观指挥棒,八几年指挥去湖南湖北,九几年指挥去广东沿海,二零儿年西部大开发,近几年城镇化,指挥你去哪就去哪,因为在那里才能搞钱(资金在那里),以个为本,深挖人的潜力。今年乡村振兴共多少银两?这些去哪里?到处都是高标准,改田改土。?这些银两会集中在那里?

发表于 2025-8-1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名单里的学校,有些学校是没有学生读书了,所以撤消。有些是把初中学校合并到小学,只是没有初中学校这个名字了,学生读书还是在原来的初中校点,学生读书不受任何影响的。城镇化是全世界发展的规律,我们也不能例外。

发表于 2025-8-3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经验:
### 一、**制度保障:法律与财政双重倾斜**
1. **立法保障教育公平**  
   日本出台《偏远地区教育振兴法》《过疏地区对策紧急措施法》等法律,明确对人口稀少地区学校给予财政、师资、设施等方面的优先支持。
2. **财政投入精准倾斜**  
   - 中央政府承担教师工资的1/3,地方政府承担2/3,减轻基层财政压力。
   - 对偏远地区学校额外补贴校车、宿舍、教材、午餐、健康检查等费用。
   - 设立“地方创生转移支付制度”,2021年预算达1028亿日元,支持乡村教育等项目。

---

### 二、**师资优化:稳定与提升并重**
1. **待遇倾斜**  
   偏远地区教师享受“偏远地区津贴”、严寒补助、单身赴任津贴等,收入普遍高于城市教师。
2. **教师轮岗与联合研修**  
   - 推行城乡教师轮岗制度,确保师资均衡。
   - 小规模学校联合开展跨校研修,解决校内教研资源不足问题。

---

### 三、**教学模式创新:复式教学与社区融合**
1. **提升复式教学质量**  
   制定《活力校园建设国家指南》,明确保留小规模学校的条件,并推广复式教学优化方案。
2. **社区共建“学习共同体”**  
   - 北海道设立“地区学校支援总部”,组织居民、企业参与“周六教育活动”,如农业体验、传统文化学习等,增强学校与社区互动。
   - 大学与科研机构介入,如“移动理科教室”项目弥补实验资源不足。

---

### 四、**资源整合:学校合并与村镇调整**
1. **科学调整学校布局**  
   制定村镇合并标准,如合并后人口达8000人需设1所中学,避免资源浪费。
2. **城乡教育均等化**  
   通过村镇合并简化行政,提升基础设施利用率,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

### 五、**社会参与: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1. **“村落支援队”制度**  
   政府招募城市青年赴农村服务,约50%队员最终定居并创业,带动人口回流。
2. **职业启蒙教育**  
   在基础教育阶段融入农业、传统工艺等课程,增强农村学生乡土认同与就业能力。

---

### 启示与借鉴
日本的实践表明,解决农村小学空心化问题需**法律保障、财政倾斜、社区参与、师资优化**四者协同。中国可借鉴其经验:
- **制定针对小规模学校的专项政策**(如教师津贴、跨校教研);
- **推动学校与社区产业联动**(如农耕体验、非遗传承);
- **探索“教育+乡村振兴”融合项目**,将学校作为区域文化复兴的枢纽。

发表于 2025-8-3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kbgjxs 发表于 2025-8-3 09:50
日本经验:
### 一、**制度保障:法律与财政双重倾斜**
1. **立法保障教育公平**  

这是ai写的。
发表于 2025-8-4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征求当地村民意见,哪怕有一个学生 都应该保留下来

发表于 2025-8-4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办法一个学校5就 6 个娃娃 老师比学生多

发表于 2025-8-4 09:0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kbgjxs 发表于 2025-8-3 09:50
日本经验:
### 一、**制度保障:法律与财政双重倾斜**
1. **立法保障教育公平**  

DeepSeek

发表于 2025-8-4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小学倒闭是人口迁徙的必然结果,以后大学也会倒闭。

发表于 2025-8-8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进城买房的无所谓。但是对确实很贫困的老百姓就成大问题了。乡镇人口流失是大趋势,如果一个乡镇学校就几个学生,也确实浪费社会资源。政府应该对极少数的不能进城读书的孩子应该拿出具体措施,可以考虑进城住校读书,决不能让一个孩子无学可上。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