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160|评论: 10

[转帖] 看不起印度,是危险的误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9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久前,印度在与巴基斯坦的空中交锋中折戟沉沙,数架主力战机相继被击落,迅速引爆中文社交媒体的情绪。一时间,“摔飞机”“纸老虎”“大国幻梦”等讥讽声不绝于耳。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诚然,印度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强国尚有差距,但若将这场战术失利简单等同于其国家实力的全面崩塌,未免过于轻率。换句话说,轻视印度,是一种危险的误判。

  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国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印度已稳居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之列。2021至2024年,其年均GDP增速分别高达9.7%,7.6%,9.2%和6.5%,远超多数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

  印度的产业梯度爬升也很快。从“数字印度”到“印度制造”,印度政府正致力打造一个既能支撑本土就业、又能承接全球外包链条的双重引擎经济。



  印度孟买的小吃摊摆出二维码,以便顾客用手机支付。图源:中国青年报援引《纽约时报》

  资本风向的悄然转变,正在重塑印度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从“潜力股”走向“现实力量”,印度仍需时间和锤炼,但在时代风口与战略机遇交汇之际,缓慢积累与爆发式崛起之间,往往只隔着一个转折点。

  低估印度当下的发展节奏,恐将在其真正崛起之时,失去应对与布局的先机。

  一个地缘战略价值不断上升的大国

  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全球秩序重塑的背景下,印度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视作“制衡中国”的关键支点,其战略含金量陡然上升。

  首先,印度横亘在中东能源区与东亚工业区之间,是连通印度洋和亚欧大陆的天然门户。

  从阿拉伯海到孟加拉湾,从安达曼群岛到马六甲海峡,印度的海军正变得日益活跃,其海上存在感明显提升。而“东进政策”与“印度洋岛国外交”也使其在区域战略棋局中收获新的筹码。

  其次,印度在“四方安全对话”(QUAD)机制中的地位愈发凸显。

  作为美日澳印的第四角,印度既不是传统盟国,也非北约一员,但正因其“战略独立性”,反而具备了更加灵活的回旋余地。西方希望通过拉拢印度,在南亚与印度洋构建一个“软联盟体系”,以分担在东亚的战略压力。



  2月13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印度总理莫迪握手。图源:视觉中国

  此外,印度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也在悄然扩展。

  通过水资源调控、基础设施建设与军事援助,印度正在重塑其在孟加拉、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等国的主导地位。在中美博弈持续推进的格局中,印度的地缘角色已从“次要地带”跃升为“大国对冲”的关键枢纽,其战略位势正由区域性强国迈向准全球性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与中国竞争日益加剧的大国

  中印关系,从来就不是一个可以轻松定义的双边命题。它不是纯粹的合作关系,也不仅是单一的战略对抗,而是一种缠绕着历史纠葛、现实利益与全球格局变化的多维博弈。如今,这场博弈的烈度与复杂度正在不断加剧。

  首先是边界问题。中印两国横跨2000多公里的实际控制线,每一寸土地都牵动神经。

  近年来,印度在东段藏南地区不断推进“实控转行政”的策略,试图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与行政管辖形成事实占领。而在中段与西段,印方军力部署也日趋强化。2024年,双方在边境巡逻机制上达成共识,并实现脱离接触,局势暂现缓和。但在表面平静背后,“非公开战略博弈”仍在延续。

  其次是在经济与科技领域的竞争。印度正积极谋求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取代中国的地位。

  尽管中国仍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但印度“去中国化”政策已持续多年。从封杀中国APP、限制中资投资,到提高对中国产品的本地替代率要求,其战略意图日益清晰。与此同时,印度开始加快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投入,试图在芯片、AI、航天、能源等前沿科技领域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甚至实现超车。


  2月28日,印度孟买,孟买科技周上关于人工智能的标识。图源:视觉中国

  最后是在国际话语权上的角逐。印度频频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场合高举“全球南方”旗帜,试图在发展中国家内部树立主导地位,与中国展开“全球南方代言人”的战略竞逐。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发展融资、联合国改革等关键议题上,印度不断提出自己的全球议程主张,力图塑造“独立于中美”的中间力量形象。

  如今的中印关系,正在从“合作中有摩擦”走向“竞争中有接触”,并可能在部分关键领域逐步固化为长期、结构性的战略对峙。

  对印度的轻视,或许能换来一时的优越感,但既无助于中印关系的健康发展,也难以维护我国周边环境的长期稳定。

  中印之间本有深厚的文明互鉴基础与绵延千年的历史联系,不应在情绪化的敌意中,错失本可拓展的合作空间。理性看待竞争、主动管理分歧,才是面向未来的真正成熟姿态。

发表于 2025-7-29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点一百个赞!还是有清醒人!

发表于 2025-7-30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戈壁滩 发表于 2025-7-29 09:51
  给你点一百个赞!还是有清醒人!

印增长及GDP造假注水,把牛粪,贫民窑,路边小摊,土路都算入GDP。
印无AI,其工业占比13,都是进口中国配件组装,包括制药原料,电视手机配件,服装原料都从中国进口。
印巴战,只有以色列支持印,美俄英法都不支持。既使以色列也不会为印而战,实际上,印无一个朋友。

发表于 2025-7-30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日鸿 发表于 2025-7-30 09:53
印增长及GDP造假注水,把牛粪,贫民窑,路边小摊,土路都算入GDP。
印无AI,其工业占比13,都是进口中国 ...

印度为有草书这样的朋友而骄傲

发表于 2025-7-30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近10余年,印度的科技、经济、军事相对发展较快。轻视对手的,不是优秀的政治家。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7-30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本人有多位印度朋友,在工作与生活上者密切接触,可以近距离观察。
根据201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印度有超过10%的人口(约1.25亿人)将英语作为第二或第三语言。在城市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英语水平确实很高,甚至能流利使用。但是它的种姓制度是其落后的一面。这个国家传统与现代、精英与大众、统一与多元之间存在复杂的张力。

发表于 2025-7-31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LS17882116479 发表于 2025-7-30 12:14
其实,近10余年,印度的科技、经济、军事相对发展较快。轻视对手的,不是优秀的政治家。

印的问题山大。
实力的构成是土地,资源,人口,GDP,科技,工业,军力。
印地不大,资源缺乏。耕地虽多,产粮只有中国一半。
因印缺水缺电,缺油缺矿缺粮,缺钱缺技术,独不缺人。印矿产只有些铁矿和稀土。稀土还无精加工技术。
石油天然气全靠进口。
印人口14.6亿人,但英风投公司评估只有1.3亿人有一定消费能力,13亿穷人,其中5亿人是靠救济粮过活的赤贫。
印人八成没受过教育,没受过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人口不算红利而是只吃的无用负担。
印GDP号称4万亿美元,但自已的经济学家说造假注水至少30%,莫迪连四次修改GDP算法,把牛粪,贫民窑,垃圾堆被称为富含生物物质是牛羊食物来源算入GDP,路边小摊,土路都算入GDP。
印无多少出口商品,年逆差2500亿美元,大多数产品靠进口,能出口的只有粮食(在5亿人挨饿情况下),水产,铁矿,部分化学品,服装,人工珠宝,人骨,牛肉能出口。
印工业占比13,基本是进口中国组件组装,其制药原料,电视手机配件,服装原料都从中国进口。
其科技落后,专利排名第14,创新排名第41。
军队虽多但八成武器进口自俄美英法以的猴版武器,自产阿琼,光辉都是万国配件组装。
印有种姓制,军官是高种姓老爷,低种姓的士兵不会为高种姓老爷而战。
印内部矛盾斗争激烈。
200个种族,200种语言,印度教和锡克教,绿教水火不容,教派内战常见。国内还存在N个如毛派的反政府武装。
印制度问题严重。
出名的腐败低效。
因是半独立的联邦制,各邦自有法律,互征税,政令无法执行,往往出不了新德里。
印土地私有,全国土地被N个大小地主控制,国家建设用地,需从无数地主处高价征地,因大量地主漫天要价致印发展成本极高。日为印建高铁,10年不能解决征地问题。
印度从土地资源,人口,政经科技军事都问题重重,不经历革命根本不可能发展。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8-1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日鸿 发表于 2025-7-30 09:53
印增长及GDP造假注水,把牛粪,贫民窑,路边小摊,土路都算入GDP。
印无AI,其工业占比13,都是进口中国 ...

你有几个朋友?

发表于 2025-8-1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美系160国都是中朋友,其中俄朝伊,塞尔维亚,埃及巴西南非阿尔及利亚是核心朋友,既使英法德意也是中国经济伙伴。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